摘 要: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發(fā)展,對于高中化學方面的教學程度要求也更加嚴格。為了讓學生更好地了解化學,學習化學的相關知識,并將其理論知識付諸于實踐,廣泛的應用于生活中,將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與高中生所學到的化學知識聯(lián)系起來,最終培養(yǎng)學生獨立自主的學習能力,文章在化學生活這一問題上談一些粗淺的建議。
關鍵詞:高中化學;生活化
一、高中化學教學生活化的意義所在
應新課改的要求,高中的教學模式有了很大的改變。目的是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充分激發(fā)學生的熱情,讓學生能夠將知識實踐化,運用到實際生活中,提高將知識融會貫通的能力。課程教育改革考慮到學生的未來發(fā)展,更加注重知識與生活的銜接,通過學習一定的基礎知識,讓學生能夠獨立地去解決一些生活中的問題。同時,課改要求教師自己也要有一定的生活體驗和授課經(jīng)驗,努力調動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積極性,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相比老的教學方式,生活化的教學更形象生動,直擊人心,能夠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讓其更好地學習化學知識,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熱情,使學生自主并自覺完成化學學習任務。從而提高高中整體教師的化學教學水平,推動化學教學生活化的不斷發(fā)展。
二、高中化學生活化的具體策略
(一)在課堂上引入生活化實例。課堂上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有趣的學習氛圍。高中化學課程學習內容相對固定,以傳統(tǒng)方式為學生講解課本知識難免枯燥乏味,但是將生活中的實例引入到課堂能夠使原本單調的理論知識變得生動起來,學生學習起來會更加有趣。將生活中的一些現(xiàn)象與理論知識相結合,學生更容易接受,也能夠讓學生更深入理解理論知識,讓學生明白知識的學習不單單只是為了“應試”,還能服務生活。例如,廢水如何利用?又如蚊蟲叮咬后,利用酸堿中和反應,用牙膏涂抹可以減輕癢痛。生活化實例調動了積極的課堂氛圍,拉近教師與學生的距離,讓學生能夠全身心投入到化學的學習中去。
(二)在教學設計的過程中體現(xiàn)生活化。課堂效率的高低很大程度取決于教學設計。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要理論知識與教學方案關聯(lián)在一起。新穎有特色的教學方案能夠使學生更快地融入課堂,找到知識的切入點,從而加深對知識的掌握。為了改善學生為學習而學習的局面,教師必須在一定程度上對自己的教學設計有所突破。教師的課程內容設計應向實際生活貼近,并以此考查學生的邏輯思維、動手操作能力,從而更為客觀地檢查學生對于化學知識的掌握。例如,氧化還原一課,教師讓學生自主查找潔廁靈和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即鹽酸和次氯酸鈉,學生通過所學的知識去分析其消毒能力,以此作為氧化還原反應的實驗品,比真正的實驗材料更接近生活,有利于學生理解和學習相關的知識點,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應用能力。教學的生活化設計,能夠使學生體會到化學這一課程所獨有的樂趣與意義,感受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通過學習化學知識更加熱愛生活,還可以學習到一些基本的生活常識與技能。
(三)在實驗教學中體現(xiàn)生活化。高中生對于形象生動的東西更容易接受,而由于化學知識的復雜抽象,學生接受起來相對較難,知識的晦澀難懂容易讓學生對化學失去興趣,難以達到師生在化學課上的共鳴,甚至出現(xiàn)化學課上的“冷場”。這就要求教師及時設計動手操作的實驗課程,讓學生親自動手感受化學實驗過程中的神奇,從而樹立學生對化學的新認識。有些化學實驗危險性較高,教師也可借助現(xiàn)代科技發(fā)展的成果,利用新媒體設計化學實驗的演變過程。例如在鐵和濃硫酸發(fā)生化學反應的時候,濃硫酸的腐蝕性極強,在學生操作過程中存在極大的危險,這時教師就可以設計實驗操作的視頻來引導學生學習相關知識。又或是實驗室制取氫氣同樣適用。這一過程的設計可以讓多個同學共同完成。這樣既可以清楚所學的內容,同時也有效避免了因操作不當帶來的危險性。學生通過實驗操作,增強了動手實踐能力,強化了獨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發(fā)現(xiàn)、解決問題,將理論知識與實驗操作聯(lián)系起來,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四)在作業(yè)的布置上聯(lián)系生活。高中化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為了能讓學生更好的學習化學知識,教師不僅在課堂上要聯(lián)系生活,在作業(yè)的布置上也要更加注重與生活的聯(lián)系。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化學的能力,增強其對化學的興趣,而且也可以幫助學生在生活中更好的運用化學知識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教師在布置作業(yè)時應注重盡可能的把作業(yè)與學生的課外生活聯(lián)系起來,加強學生的生活體驗,從而達到對知識的熟練掌握,激發(fā)學生對化學的熱愛。例如可以讓學生培育一種植物,通過放入含有不同化學元素如氮、錳、磷、鉀等肥料,去觀察植物的長勢。教師將作業(yè)生活化,引導學生探究生活中的化學問題,使學生在思考中感受知識的奇妙,同時多引導學生自己在家也可以做一些簡單的化學操作,積極鼓勵學生了解課堂以外的知識,展開有針對性的教學工作。
三、結語
伴隨著經(jīng)濟社會的快速發(fā)展,人們更加注重教育工作的發(fā)展,高中的傳統(tǒng)化學教學模式已經(jīng)難以適應科技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教師應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積極建設有趣的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其實踐性教學活動中不斷地進行創(chuàng)新發(fā)展,構建有自己特色的高效率教學模式。這樣才能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fā)學生對化學學習的興趣。教學的生活化策略,需要教師能夠從自己的生活中總結實質性經(jīng)驗,并 在課堂上將知識與生活緊密聯(lián)系引導學生去思考,同時使得教育教學知識得到一定水平的提高,使教育教學模式更好地適應新課改的要求,從而促進國家教育事業(yè)的繁榮發(fā)展。至此,生活化教學策略的開展就是把學生所學的理論知識與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建設學生感興趣的生活化課堂,讓學生在現(xiàn)實生活中學習化學知識,進一步引導學生學會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化學。更好地體驗化學從生活中來并服務于生活的神奇奧秘!
參考文獻
[1] 劉玉蘭.高中化學教學中生活化的應用探究[J].教育界(基礎教育研究),2014(11):161.
[2] 胡立佳.高中化學生活化教學策略研究[J].學周刊,2014(24):32.
作者簡介:王文珍(1990.05- ),女,山西朔州人,懷仁市第一中學,中教二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