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麗萍
(夾江縣人民醫(yī)院,四川 樂山 614100)
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是指孕婦在妊娠前不存在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在妊娠期間首發(fā)糖耐量異常或糖尿病的情況。該病是妊娠期女性的一種常見病。據調查,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病率為1%~5%。近年來,受環(huán)境、飲食等因素的影響,我國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趨勢。孕婦一旦發(fā)生妊娠期糖尿病,極易出現妊娠期高血壓、早產、娩出巨大兒、羊水過多、呼吸窘迫綜合征、低鈣血癥、新生兒低血糖等母嬰并發(fā)癥。該病的發(fā)生不但會對母嬰的健康造成影響,還會增加孕婦在產后發(fā)生2型糖尿病的幾率[1-2]。目前,臨床上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主要是指導其控制飲食、進行適當的運動、使用胰島素進行干預性治療。為了確保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血糖控制的效果,還應對其實施有效的護理。為了探討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舒適護理的效果,筆者進行了本次研究。
本次研究的對象是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期間夾江縣人民醫(yī)院收治的106例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將其中接受舒適護理的53例患者設為研究組,將其中接受常規(guī)護理的53例患者設為對照組。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關于妊娠期糖尿病的診斷標準。在妊娠前,這些患者均無糖尿病史,其均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自愿參加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書。本次的研究對象排除存在嚴重的心血管疾病及精神疾病的患者。研究組患者的年齡為23~40歲,平均年齡為(31.25±1.41)歲;其中,有初產婦31例,有經產婦22例;其孕周為31~40周,平均孕周為(35.79±2.85)周。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2~38歲,平均年齡為(30.95±1.28)歲;其中,有初產婦32例,經產婦21例;其孕周為30~41周,平均孕周為(36.13±2.96)周。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在這些患者住院期間,對對照組患者進行飲食護理、運動指導等常規(guī)護理。對于血糖水平控制不理想的患者,護理人員遵醫(yī)囑為其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為其調整胰島素的用量。對研究組患者進行舒適護理。進行舒適護理的方法是:1)護理人員了解患者的病情及進行各項檢查的結果,以平緩、親切的語氣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評估其情緒狀態(tài),了解其心理需求,根據其實際情況為其制定個性化的心理護理方案。對其存在的不良情緒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為患者列舉血糖水平控制較好的病例,以增加其對治療疾病的信心。2)護理人員對患者及其家屬進行與妊娠期糖尿病相關知識的健康教育,以提高他們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認知及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耐心、細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問題,以消除其顧慮,使其能夠主動地配合治療。3)護理人員密切監(jiān)測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定期監(jiān)測其胎心及胎動的情況,確保其胎兒處于健康的狀態(tài)。為患者營造一個舒適、安靜的住院環(huán)境,確保其病室內的干凈、整潔,保持其病室內有適宜的溫度及濕度,經常為其病房進行通風,保持其病房內空氣的清新。4)護理人員督促患者要嚴格控制血糖水平,指導其多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少食多餐,確保日常飲食的清淡,并進行適當的運動。根據患者的血糖水平及孕周為其制定合理、健康的飲食方案,以保證其營養(yǎng)均衡,進而有效地控制其血糖的水平。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控制的效果若不理想,應遵醫(yī)囑為其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以降低母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從而改善其妊娠的結局。5)在患者每次進行產檢時,護理人員將其各項檢查的結果整理成曲線圖或對照表,根據具體情況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指導。
記錄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前后其各項血糖指標的水平、對護理的滿意度、其及新生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血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指標。采用我院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問卷調查兩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該調查問卷的滿分為100分。得分≥90分,表示患者對護理非常滿意;得分為75~89分,表示患者對護理滿意;得分為65~74分,表示患者對護理一般滿意;得分≤64分,表示患者對護理不滿意??倽M意率=(總例數-不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使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護理前,兩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均低于接受護理前(P<0.05)。且研究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及糖化血紅蛋白的水平均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前后其各項血糖指標的比較(±s )
表1 兩組患者在接受護理前后其各項血糖指標的比較(±s )
組別 例數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 糖化血紅蛋白(%)護理前 護理后 t值 P值 護理前 護理后 t值 P值 護理前 護理后 t值 P值對照組 53 7.26±1.15 5.34±0.95 9.37 0.00 12.78±1.41 7.29±0.85 11.01 0.00 7.64±2.51 6.87±0.84 2.12 0.04研究組 53 7.32±1.18 4.76±0.83 12.92 0.00 12.63±1.35 6.52±0.76 14.61 0.00 7.71±2.63 5.49±0.42 6.07 0.00 t值 0.27 3.35 0.56 4.92 0.14 10.70 P值 0.79 0.00 0.58 0.00 0.89 0.00
調查的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對護理的總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對護理總滿意率的比較
研究組患者及其新生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分別為9.43%、11.32%,對照組患者及其新生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分別為24.53%、28.30%。研究組患者及其新生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均低于對照組患者及其新生兒(P<0.05)。詳情見表3、表4。
表3 兩組患者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比較
表4 兩組患者的新生兒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的比較
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其飲食結構逐漸發(fā)生改變,孕婦的飲食呈現出多且精的特點。孕婦缺乏足夠的運動,其體重超標的情況較為常見。肥胖能夠導致孕婦機體的血糖水平出現紊亂,進而可增加其妊娠期糖尿病的發(fā)病率。隨著孕婦孕周的延長,其體內妊娠期激素的分泌可逐漸增多。此類激素具有抵抗胰島素分泌的作用,可抑制孕婦體內的糖代謝,使其體內胰島素的釋放與抵抗的作用出現失衡,進而可引發(fā)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體內的微血管可出現病變,使其內皮細胞的細胞壁出現增厚,使其微血管的管腔變窄,從而可導致其微血管的供血不足,進而可使其出現妊娠期高血壓。研究發(fā)現,與一般的孕婦相比,妊娠期糖尿病患者更容易發(fā)生泌尿系統(tǒng)疾病。如果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血糖水平控制不佳,其機體出現的代謝紊亂可進一步加重,使其體內脂肪分解的速度加快,其體內血中酮體的濃度可明顯升高,從而使其胎兒出現宮內窘迫等癥狀。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胎盤若長期處于高血糖的狀態(tài),可使其胰島素β1細胞明顯增大,產生大量的胰島素活化氨基酸轉移酶,從而可加快其體內蛋白與脂肪的合成,最終導致其胎兒的體重超標,增加其進行剖宮產手術及發(fā)生產后出血的幾率[3-4]。目前,臨床上主要是使用短期胰島素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治療,同時配合對其進行飲食護理及運動指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妊娠結局與其血糖水平的控制情況有關。為了有效地控制妊娠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降低母嬰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對其進行及時有效的護理具有重要的臨床意義[5]。
舒適護理是一種新型、個體化的護理模式。該護理模式以患者為中心,通過對其進行整體、全面的護理,使其能夠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主動地配合治療,從而降低其及新生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在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進行舒適護理期間,對其進行健康宣教,能夠提高其及家屬對妊娠期糖尿病的認識。護理人員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及時評估其心理狀態(tài),并有針對性地給予其心理疏導,有利于與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可緩解患者的不良情緒,增加其對治療的信心。遵醫(yī)囑定期對患者的血糖水平進行監(jiān)測,為其制定科學、合理的飲食計劃,有針對性地為其使用胰島素進行治療,不僅有利于改善其臨床癥狀,有效地控制其血糖水平,還能改善其體內脂代謝紊亂的癥狀,提高其體內胰島素的敏感性[6]。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較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其血糖水平,降低其及新生兒并發(fā)癥的發(fā)生率,提高其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