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艷萍
(遼源市龍山區(qū)南康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中心,吉林 遼源 136200)
高血壓病是臨床中常見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可致多器官損害,亦是腦卒中、心力衰竭等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1]。本病多發(fā)生于中老年人群,尤其是老年患者,而近年來有明顯升高趨勢,嚴重影響著老年人的健康及生活質量,需給予積極的治療,在治療的同時如能配合護理干預,對于改善患者的病情及生活質量具有重要的意義?,F將筆者的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選取2016年10月~2018年3月我中心收治的老年高血壓病患者112例作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觀察組與對照組,各56例。其中,觀察組男31例,女25例,年齡61~78歲,平均年齡(69.9±5.3)歲,病程8~25年,平均(14.5±2.4)年;對照組男32例,女24例,年齡62~79歲,平均(69.5±5.8)歲,病程7~24年,平均(14.1±2.6)年。兩組患者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1 對照組
按照高血壓病的常規(guī)護理措施進行干預,建立健康檔案,免費為患者測量血壓并詳細記錄,指導患者合理服用降壓藥物,針對其它合并癥給予健康指導,免費為患者發(fā)放宣傳手冊、播放健康節(jié)目等,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做到勞逸結合。
1.2.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方案的基礎上,再實施社區(qū)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2.2.1 健康促進
結合高血壓病及老年患者的特點,進行數據統(tǒng)計和分析,并制作成通俗易懂的圖片、視頻等,免費為患者發(fā)放或播放,每周開展健康講座,提高患者對高血壓病的認知程度和重視程度等,對于促進患者病情的恢復,預防危險因素的影響,保持血壓的穩(wěn)定均具有重要的意義。
1.2.2.2 心理疏導
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心理問題明顯,以消極情緒為特點[2],如抑郁、悲觀、孤獨、擔憂等,亦可見緊張、恐懼、急躁易怒、焦慮等,護士需要多與患者交流,使其感受到關心、溫暖和安慰,有助于消除其不良情緒,減輕心理壓力,樹立信心等。
1.2.2.3 社會支持
老年人多存在孤獨感,因此家庭成員的關心和照顧對于老年高血壓病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護士應積極與家屬或朋友交流,告知其多陪伴患者,給予家庭支持、社會支持,并幫助患者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有利于老年患者的管理,促進其病情的穩(wěn)定和生活質量的提高。
1.2.2.4 飲食干預
在飲食方面,護士應指導患者注意攝入足夠的營養(yǎng),保證纖維徐、維生素、蛋白質的足量攝入,同時注意低鹽、低脂、低糖飲食,適當攝入水果、蔬菜及粗糧,減少腌制品、醬類、油膩性食物及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攝入等。另需注意的是,不可過飽或過饑,睡前不可進食等。
采用生活質量綜合量表(CQOLI-74)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包括軀體功能、心理領域、物質生活、社會領域等指標。
采用SPSS 16.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處理,采用t/x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s,分)
表1 兩組患者的生活質量比較(±s,分)
注:與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n 軀體功能 心理領域 物質生活 社會領域觀察組 5683.67±4.86*88.14±3.82* 87.69±3.58*86.35±4.20*對照組 5672.31±4.9774.06±3.9575.28±3.7473.16±4.29
綜上所述,針對老年高血壓病患者,在常規(guī)護理方法的基礎上實施社區(qū)護理干預,可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效果理想,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