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二娟
(三門峽職業(yè)技術學院師范學院,河南 三門峽 472000)
委婉語是用一種含蓄隱晦,使人感到愉快或高雅的說法代替令人不悅的語言表達使人際交流達到比較理想的效果。它是協(xié)調人際關系的重要語言手段,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語言現(xiàn)象,廣泛存在于政治、經濟、教育和日常生活等各個方面,形成了各個民族語言中的共有現(xiàn)象。委婉語通常采用隱喻、借代、迂回等修辭手法隱晦地表達日常交際中遇到的一些令人不悅、惹人討厭或令人尷尬和恐懼的行為和事物。委婉語在語義表達上具有明顯的特征:語義民族性特征、語義揚升性特征、語義含蓄性特性、語義幽默性特征。只有充分了解委婉語的語義特征,了解漢英國家的風俗習慣、語言文化,增強自身的閱讀理解能力,提高漢英的鑒賞和應用水平,才能在交際過程中游刃有余,高雅從容。
作為人們交流思想、溝通感情的一種工具,語言具有隨意性的特點。嚴格來說,語言與所指代事物之間其實并不存在必然的聯(lián)系,用什么樣的語言表示什么意義完全遵從習俗。然而人們還是把語言與某些事物等同起來,說到這些語言時,會引起人們恐懼、厭惡等心理,為了使人際交往更融洽,人們在提到某些令人不快的事物時會變換成一種更讓人舒服、更婉轉溫和的說法,于是委婉語應運而生。
中國自古以來就是禮儀之邦,而且中國人偏重于“中庸”思想,說話辦事不能說得太狠、做得太絕,凡事講究個“雅”字,但許多事情還不得不表達出來,因此,為符合中庸和諧的要求,委婉語在中國很早就出現(xiàn)了。漢語委婉語的使用址早見于2000多年前的《詩經》中,此后,在漢語發(fā)展史上,用典、折繞、諱飾、析字、雙關、諷喻等修辭手段廣泛運用,體現(xiàn)了古人推崇委婉修辭的心態(tài)。為了創(chuàng)造一個輕松和諧的交流氛圍,現(xiàn)代漢語中依然保留著大量的委婉語,用文雅含蓄的語言來避諱那些令人不悅的事物或詞語。
英文euphemism(委婉語)一詞源自希臘語,譯為“好的說法”、“ 好聽的話”或者“吉言”。 希臘語和拉丁語就一直被視為有教養(yǎng)的語言,英語委婉語的出現(xiàn)可以追溯到1066年的諾曼征服,由于盎格魯撒克遜本族語遭到貶毀,諾曼人和當地上層階級為了顯示其高貴地位,常用高雅的拉丁語和法語詞匯來表小一些令人不悅或者尷尬的事情,這些詞語也逐漸融入到英語語言中,成為最早的英語委婉語。
委婉語是一種特殊的語言表達形式,是人們?yōu)榱耸股鐣煌_到理想的交際效果而創(chuàng)造的。委婉語是用另外種說法來代替直言,用溫和婉轉的詞語代替粗魯生硬的詞語,用高雅含蓄的詞語代替粗俗無忌的詞語,使人們之間的交流更加輕松和諧,避免尷尬和粗俗。委婉語用模糊的語言指代事物,將使用的語言與真實所指的事物拉開一定距離,從某種語境上說,距離越大越顯委婉,但也并非無限制地拉大,這種距離不應超出能讓人通過聯(lián)想或推斷來理解這個語言代碼的真實所指的限度。例如,如果說一個跛足的人“身體不太好”,委婉的目的是達到了,但是意義是模糊的,沒人明白你的真實所指,容易造成意義傳達失敗的結果。假如換成“腿腳不方便”則豁然開朗了。由此可見,委婉語雖然具有含蓄性、婉轉性、間接性等語言特點,但又因其與所表述的事物之間的密切相關性,在選擇委婉語時要慎重。
委婉語屬于語言交際的較高層次,具有三個基本功能。一是避諱功能,避免刺激,給人以安慰;二是禮貌功能,保護面子,給人以文雅;三是掩飾功能,掩飾企圖,使人放松警惕。善于使用委婉語,可以體現(xiàn)一個人的修養(yǎng)和高雅,但是委婉語的使用發(fā)乎于誠而形于言,因此在使用中要避免過度使用,否則會給人一種矯揉造作、虛偽的印象,有時還會使人感到莫名其妙、不知所云。
漢英兩種語言分屬于獨立的語言系統(tǒng),而且,由于受到不同的自然環(huán)境、歷史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漢英兩族人民在生活方式、風俗習慣、價值觀念、美學觀念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異,使得漢英委婉語之間存在很大的差異,形成各自獨特的語言特色,被打上深深的民族文化烙印。委婉語的語義民族性特征體現(xiàn)在它反映了特定時代、地區(qū)和社會環(huán)境的道德、政治、民俗和社會心理等文化現(xiàn)象。以死亡為例,分析一下漢英委婉語的民族性特征。
漢語中大概有300多個有關死亡的委婉語,人們對于不同年齡段人的死也有不同的表達方式,比如將老者之死稱為“壽終”、“謝世”;幼年之死稱為“天折”;中青年之死稱為“英年早逝”;將士之死成為“陣亡”、“捐軀”;年輕貌美的女子死亡稱作“香消玉殞”。到了近代,將那些為了革命事業(yè)而死稱作“犧牲”、“獻身”等等。英語關于死亡的委婉語沒有漢語多,而且也沒有漢語分的復雜,比如:close one’s eyes, be with God,end one's day, breathe one's last, go west, hand in one's accounts, rest in peace, go to heaven, to leave the world等等。
委婉語的目的就將那些不愿直接提及的有損尊嚴、令人不快的事物或行為用一些高雅美好、令人愉悅的語言進行表達,有利于引發(fā)美好聯(lián)想,促進交流的順利進行。因此,語義的揚升性特征也是委婉語的一個重要特征。職業(yè)委婉語可以很明顯的體現(xiàn)委婉語的揚升性特征。由于社會分工不同,人們選擇的職業(yè)也有高低貴賤之分。為了保護他人和自己的面子,人們在談到或者介紹一些 “低人一等”的工作時,通常使用美化、揚升、擴大名稱范圍等方式使這些職業(yè)名稱更加美好、令人羨慕,從而提高了人際交流的效果。
漢語文化中,通過揚升、美化的方式將“低人一等”的工作委婉表達出來的也有很多,比如現(xiàn)代人習慣于將“教師”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理發(fā)員”稱為“美發(fā)師”,將“清潔工”稱為“城市美容師”,將“三陪小姐”稱為“公關小姐”,將“大齡青年”稱為“單身貴族”,將“掮客”稱為“經紀人”, 將“無業(yè)人員”稱為“自由職業(yè)者”。英語國家的職業(yè)委婉語也有很多,比如:受過專門教育或技術訓練的技術人員稱為“engineer(工程師)”,隨后,其他行業(yè)也競相效仿,比如,將“garbage collector(垃圾清運工)”稱為“sanitation engineer(環(huán)衛(wèi)工程師)”,將“plumber(水暖工)”稱為“beating engineer(供暖工程師)”。
另外,像一些低賤的職業(yè),漢英都有相應的委婉語來稱呼,漢語有106中稱呼妓女的委婉語:青樓女子、姑娘、神女、小姐、女校書,勾欄女子等等。英語國家也有不少,比如:lady of the evening, street walker, street girl, working girl, pavement princess, ca11 girl等等。
為了達到順暢交流的目的,漢英委婉語有意在語言與所指事物中留有一段距離,達到言盡于此,意在言外的目的,既保留了說話人的面子,又照顧到聽話人的感情,沖淡人們的嫌惡或恐懼心理。
比如中國古代人們便用“別室、側室、次室、二房、偏房”來借代小妾、小老婆,使其聽起來不會顯得粗鄙、刺耳;用“不同意”表達“反對”;用琴瑟不合、琴瑟失調來代指夫妻感情不好;另外,還有一些隱秘的事情,在不得不說的情況下人們經常含蓄表達。例如在談到男女性行為時,人們常用“那事、房事、同房”等代替;用“方便”代指上廁所,女性來月經會用“好事來了、倒霉了”代替;用“肚子唱空城計”來代指“餓”等等都屬于此類表現(xiàn)手法。
為了照顧貧困國家的情感,英語中將最初的“poor nations”或“backward nations”改為underdeveloped nations(不發(fā)達國家)、developing nations(發(fā)展中國家)、emerging nations(新興國家)、less-developed countries(欠發(fā)達國家)[1]等表達方式。英語國家也會把一些私密的事情用委婉語代替,比如“go to bed with someone”或者“sleep with sb”代指“to have sex with sb.(與某人發(fā)生性關系)”;用“friend”婉代“homosexual(同性戀者)”等等。 這些委婉語既可以含蓄曲折表情達意,又可以避免尷尬粗俗,使交際行為取得良好的效果。
用妙趣橫生、幽默風趣的語言代替生硬粗魯、低俗不雅的表達式也是漢英委婉語的一大特征,這一特征可以緩解談話雙方的心理障礙,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使交流順利進行下去。委婉語的幽默性特征是將語義揚升提高一個層次,以此來消除談話雙方不愉快的聯(lián)想使交流達到理想狀態(tài)。
中國民間有關“死亡”的委婉語就生動地體現(xiàn)了委婉語語義幽默性的這一特征,比如斷氣、咽氣、伸腿、蹬腿、翹辮子、下黃泉等等,這些口語色彩濃郁的詞語來代稱死亡可以緩解談話雙方的悲傷情緒。又如對一些妻子比較強硬,丈夫軟弱的家庭模式常用 “妻管嚴”來稱呼丈夫;有些地區(qū)的導游用“唱歌”代替上廁所,這些表達方式既幽默又委婉。
英語中也有很多幽默風趣的委婉語,讓人忍俊不禁、回味無窮。在海灣戰(zhàn)爭中,英國的飛機、裝甲車屢屢被美軍擊中,先后有幾十名士兵身亡,這種誤傷被稱為“friendly fire(友好的炮火)”。日常生活中,人們如果花了一大筆錢買車,那么經常會說“It costs me an arm and a leg to buy the car”意思是“買車花費了我一只胳膊和一條腿”;英語中用“answer the call of nature(響應自然的召喚)”表示“上廁所”這些委婉語用有趣或可笑的語言使我們在一些尷尬的場合下仍然保持輕松愉快的心情。
綜上所述,委婉語作為社會文化的一個部分,滲透于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反映了人性的敏感方面,通過對漢英委婉語語義特征的分析,不僅對于我們深入了解委婉語的文化價值,了解委婉語所依托的深層文化內涵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還有助于我們更好地掌握和使用這種語言工具,幫助我們在文化交際語境中恰當地選擇合適的委婉語進行表達,使我們在社會交往中更加靈活自如,如魚得水。
[1] 莫運國.英漢委婉語的文化內涵初探[J].高等教育研究,2003,(03).
[2] 張宵.漢英委婉語對比與翻譯策略[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與教學),2009,(02).
[3] 牛煜,杜耀文.淺談英漢委婉語的比較和翻譯策略[J].山西科技,2008,(05).
[4] 張勇.英漢委婉語的語義對比研究[J].時代文學(下半月),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