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英霞 王楊
摘 要 微信已經成為大學生社交的主要手段。高校在德育素質教育開展的過程中,既要使大學生全面認知到微信對其社交行為的影響,又要把微信作為一種教育方法來開展德育素質教育,以達到提升高校德育素質教育效果的目的。
關鍵詞 微信;大學生社交;德育素質教育
中圖分類號 G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6-0360(2018)17-0039-02
1 微信及其特點
1.1 微信功能
微信是一款通信軟件被廣泛地應用于手機。在功能方面,微信的主要功能涉及到發(fā)送圖文和視頻內容、微信可以提供定位搜索、可以進行群聊、實時視頻與講話、支持多項插件功能。目前隨著微信的升級,微信支付功能也被充分地利用起來。由于微信強大的功能,使得微信得以廣泛地推廣開來。從某種程度上,我們進入了微時代,微信儼然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
1.2 微信特點
1)具有語音性的特點。微信具有語音功能,使用者可以隨時隨地通過語音功能來進行有效溝通。由于微信具有理想化的語音識別功能,使得微信的語音性成為微信的明顯特點。
2)具有社交性的特點。微信所具有的功能能較好的滿足使用者社交的需要。一方面,微信的社交性使得使用者的溝通突破了時空的局限性,做到隨時隨地溝通。另一方面,微信社交功能可以被視為一種社交的手段,使用者可以充分地利用這一社交手段開展社交活動。
3)具有群體性的特點。利用群聊功能,使用者在微信上可以進行群聊。微信群聊功能不但簡化了發(fā)起群聊的程序,而且便于人們之間的溝通與互動。
1.3 微信給大學生社交行為提供的支持
1)提供社交平臺。一方面,微信可以為大學生建構社交平臺。微信為大學生提供網絡社交的功能,實現(xiàn)大學生社交溝通。另一方面,微信為大學生社交提供傳播平臺。大學生可以通過多元化的手段在微信上進行信息傳播。
2)提供社交支持。微信為大學生的社交提供全方位的支持。一方面,微信使得大學生形成自主性的社交意識,大學生可以依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開展社交。另一方面,微信不但使大學生的社交行為更加直接,而且使得大學生在社交中處于平等交互的關系。
2 微信對大學生社交行為的影響
從目前大學生使用微信開展社交行為的實際情況考察,微信對大學生社交行為的影響處于兩個角度,既有積極影響,又有消極的影響,我們只有全面地看待微信對大學生社交行為的影響,才能使大學生更好地利用微信進行社交。
2.1 微信對大學生社交行為所產生的積極影響
1)大學生可以創(chuàng)建自己的朋友圈。大學生利用微信功能的支持,為自己的社交活動創(chuàng)建朋友圈。一方面,微信朋友圈可以與大學生現(xiàn)實的朋友圈進行有機融合,使得大學生能增強與現(xiàn)實社會朋友之間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微信朋友圈能突破現(xiàn)實朋友圈的局限。通過微信朋友圈,大學生可以建構社交人脈網,使得大學生的社會人脈得以有效拓展。
2)大學生可以進行自主展示。一方面,大學生可以利用微信這一手段進行內心的情感抒發(fā)與對問題的看法,既可以有效地緩解大學生的心理壓力,又可以使大學生找尋到心靈層面溝通的知己,開展深度化的社交溝通。另一方面,大學生可以利用微信來樹立自我形象,把微信作為宣傳自我的手段之一。利用微信,大學生不但能使更多的人認知自己,而且能使大學生在樹立自我形象的過程完善自己。
3)大學生可以增強自主意識。大學生在社交行為中應用微信可以起到增強自我意識的積極作用。一方面,微信促進大學生形成交往中的平等意識,有效改變大學生社交行為的陋習。另一方面,微信促進大學生主動表現(xiàn)自我,以增強大學生在社交中的自我意識。
2.2 微信對大學生社交行為所產生的消極影響
1)影響到大學生現(xiàn)實中社交能力的發(fā)展。目前,多數(shù)大學生是通過微信這一虛擬化的平臺開展社交活動。因為虛擬化的社交平臺與現(xiàn)實社會的社交存在較大的差別,導致在一定程度上微信會影響到大學生在現(xiàn)實社會社交能力的發(fā)展與完善,主要體現(xiàn)在大學生會出現(xiàn)對現(xiàn)實人情冷淡的現(xiàn)象,并且涌現(xiàn)出具有時代特征的詞匯,如“宅男”和“宅女”等。
2)危及到大學生人身安全。受到不法分子的影響,使得大學生在通過微信來擴展社交時會受到威脅隱患。一方面,不法分子會利用微信騙取大學生的錢財,給大學生造成經濟上的損失。另一方面,不法分子會利用微信在取得大學生信任的前提之下,采取不法行為以危及到大學生的生命安全。因此,大學生在使用微信進行社交時要有一定洞察力,保護自己的利益不受侵犯。
3)影響到大學生的時間安排。大學生通過微信進行社交,會出現(xiàn)大學生把大量的時間使用在微信上,出現(xiàn)大學生以微信為生活和學習的中心。這種情況極易導致大學生對學業(yè)所投入的時間減少,并且大學生的學習精力也會受到直接的影響。
3 微信對大學生德育素質教育實施的策略
3.1 在大學生德育素質教育實施中應用微信公眾號
在大學生德育素質教育實施中,高??梢允褂梦⑿殴娞?。一方面,使用微信公眾號,高??梢园芽刈〈髮W生德育教育的內容。高??梢酝ㄟ^微信公眾號向大學生發(fā)布有關德育素質教育的多元化的資料,以對大學生的德育素質教育產生積極的影響作用,促進微信對大學生社交行為的積極影響。高??梢酝ㄟ^高質量的內容來達到為微信公眾號吸粉的作用。另一方面,通過微信公眾號,高校既可以提升大學生對相關內容的關注度,又可以通過微信中的分享功能,來提升德育素質教育的影響力。一是高??梢栽谖⑿殴娞杻乳_展德育素質教育,以利用大學生碎片化的時間。二是通過微信公眾號,高??梢詽撘颇叵虼髮W生進行德育素質教育,以降低大學生對高校德育素質教育的抵觸情緒。
3.2 在大學生德育素質教育實施中應用微信群
在大學生德育素質教育實施中,高??梢允褂梦⑿湃?。一方面,高校使用微信群為德育素質教育的開展創(chuàng)造新的教學形式。在微信群中,高校可以指導學生對相關的問題進行廣泛地討論。在討論的過程中,師生不但能進行有效的互動與溝通,而且?guī)熒幱谄降鹊牡匚?,做到教學相長,如在討論的過程中,大學生也可以提供案例展開分析與談論,成為微信群中的教師角色。微信群有利于大學生對德育素質教育進行自主性的學習。另一方面,高校使用微信群實施德育素質教育要遵循定期性的基本原則。高校要定期組織學生在微信群進行主題式談論,使微信群成為高校實施德育素質教育的重要教學手段。
3.3 在大學生德育素質教育實施中應用微信朋友圈
在大學生德育素質教育實施中,高??梢允褂梦⑿排笥讶ΑR环矫?,教師可以通過朋友圈及時了解大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大學生通過微信開展社交從某種程度上會存在從眾的心態(tài)。教師可以利用大學生從眾的心理,向大學生分享德育素質教育的文章,以對大學生通過微信進行社交行為產生的積極影響。另一方面,教師可以通過朋友圈讓學生了解到高校德育素質教育發(fā)展的動態(tài)。教師可以通過朋友圈向學生宣傳正確看待微信的功能,指導學生掌握通過微信進行社交的知識與能力,既引導學生認知到微信對大學生社交行為所產生的消極影響,又引導學生建構自我保護的思想意識,防止自身利益受到侵犯。
4 結束語
微信已經成為大學生開展社交的重要途徑,并且對大學生的社交行為產生影響。高校在德育素質教育中,要從微信入手,利用微信對大學生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不但使大學生能從中受益,而且能有效提升高校德育素質教育的效果。
參考文獻
[1]管龍陵.論微信對大學生社交行為影響與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發(fā)揮[J].教育教學論壇,2016(37):51-52.
[2]冷震北.微信對大學生社交行為的影響與德育素質教育[J].教育教學論壇,2015(44):219-220.
[3]郭燕榮,麻文斌.試析微信對于大學生人際交往的影響——以蘭州大學在校生為個案的實證研究[J].社科縱橫,2014(6):110-115.
[4]張顏梅.淺談手機微信在大學生德育中的運用[J].阜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5(4):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