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怎么樣教授學生解決問題呢?其實解決問題不是最難的事情,但是有時候找到這個問題才是最困難的。因為當你找到問題的時候,解決它就很簡單了。”
——德克·萬德倫(DIRK WYNANTS),比利時家具設計師
“塑料是一個非常厲害的材料,現(xiàn)在很多人都在說:塑料是不好的,塑料會造成污染,會污染很多海洋,我們應該使用盡可能少的塑料。但是呢,我覺得重點不在于要減少塑料的使用,而且要更加有效的、更好的利用塑料。因為它就像‘超人一樣,可能我們在真正需要那種大場面重要的時候去使用塑料。”
——法比奧·諾文布雷,意大利著名建筑師、藝術總監(jiān)、設計師
“中國的新生代他們很喜歡用微信,我們把它叫做“微信人”這是我們對于新生代中國人的一種定義。他們的生活方式是怎樣子的呢?中國傳統(tǒng)的生活方式是聚餐,但是現(xiàn)在新生代越來越特立獨行,但是他們又不孤獨,他們孤而不獨,他們?nèi)绾沃糜谒麄兊墓陋毟心兀克晕覀內(nèi)绾卧O計中國未來的內(nèi)飾呢?這是我們目前正在研究的問題,這就是一些小小的提示,我們聚焦在這些設計的元素上,在內(nèi)飾設計上可能最多的還是這個座位,不是說中控,不是換擋,而是座位。座位會有新的材料、新的設計需要我們的想象力聚焦在中國,為中國做這樣的設計。”
——秋山芳久,日產(chǎn)設計(中國)/英菲尼迪設計(北京)副總裁
“品牌是品類的控制器,我們有責任去定義這個品類的美學,但是品類的美學依附于我們品類的屬性,我們的品類特征來構(gòu)建我們的原型,這種原型出來才是美的,因為它的有關依附和歷史,但凡沒有歷史的根基是不可以的,藝術品一個畫家只需要一個人喜歡就行了,你做商業(yè)設計,你要一堆人喜歡,這一堆人一定對這個品類有利益上的相關,有共同的指向性,這個指向性,就是我們這個企業(yè)要去占據(jù)的利益的核心,這是我們開發(fā)產(chǎn)品的起點?!?/p>
——陳國進.陳與陳定位設計公司董事長、藝術總監(jiān)
“請記住,你是專業(yè)的,你是有尊嚴的,你有一個清晰的工作流程,你必須讓客戶認識到你的專業(yè),你不只是一個藝術家?!?/p>
——石漢瑞,平面設計大師
“當我還是個年輕設計師的時候,認為設計是表達自我,在三十多年設計生涯中,這種觀念逐漸轉(zhuǎn)變?,F(xiàn)在我設計體現(xiàn)人們意向、需求的東西,而這些需求是共通的,而不是我自己的想法。我在設計時,會去理解人們難以用語言準確表達卻真實存在的需求和想法,所以大家會驚奇,‘你怎么這么了解我,怎么知道我會喜歡這個東西。這不是我表達我的設計,更像是用設計分享大家的某種思想、想法。”
——深澤直人,日本著名產(chǎn)品設計師
“通常我是與人的談話來尋找靈感的,這可以帶給我很多思考,讓我去了解客戶的偏好,以及他們生活中存在什么問題,需要什么樣的設計來讓他們的生活中增添色彩,這些對我來說都是很好的靈感來源,讓我去創(chuàng)作更好的設計,也保證了我在設計過程中有很好的體驗,而且我比較喜歡可視化、震撼的東西,所以我會拍一些照片,里面有很多有創(chuàng)意的細節(jié),最近我去了一個飛機的博物館,拍了很多的照片,里面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細節(jié),但是值得強調(diào)的一點:設計不是我個人的一種詮釋,應該符合用戶的需求。產(chǎn)品的屬性應該是服務于產(chǎn)品的,而不是服務于設計師本身的?!?/p>
——崔川·奇基,英國考文垂大學客座教授
“每一個產(chǎn)品,在設計過程中都要經(jīng)歷‘對的設計‘解決問題的設計‘傳遞善意的設計這三個階段。所謂‘對的設計,包括產(chǎn)品方向,產(chǎn)品定位,產(chǎn)品意義;‘解決問題的設計更多的關于設計過程,例如設計成本;最終,產(chǎn)品并非一個冷冰冰的事物,而是一個連接設計師與用戶,品牌與消費者的觸點,傳遞設計師對生活的理解與感悟,這就是‘傳遞善意的設計。善意,最直白的理解,可以是‘美觀,再深入下去,又引申出‘綠色環(huán)保等等理念?!?/p>
——賈思源,深圳市上善工業(yè)設計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開物成務材料創(chuàng)新(深圳)有限公司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