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慧文
隨著畢業(yè)季的離愁別緒逐漸消散,一大批年輕人步入職場。有人在網(wǎng)上問,職場新人不會看人臉色辦事說話,怎么應對復雜的人際關系?不會說話、看臉色,常被人刁難,總是吃力不討好……總有人被類似的問題困擾。
從校園邁入職場,一些年輕人容易感到不適應;加之人際關系的規(guī)則通??床灰?、摸不著,需要慢慢感受和體會,更讓一些年輕人感到無所適從。
于是有“熱心人”試圖幫別人學會處理人際關系,各種“處世經(jīng)”粉墨登場。比如,有文章告誡說“在單位不要輕易展示自己的理想抱負,要認清自己”“和同事不要輕易成為朋友”,還有人給新人支招,要先摸清同事間的關系,到能畫出“關系結(jié)構(gòu)圖”的程度……
有媒體曾對2000多人進行的一項調(diào)查顯示,89.7%的受訪者對職場上的“為人處世”存在困惑。表現(xiàn)為:“跟領導打交道很難把握分寸”“面對‘潛規(guī)則不知該不該堅持自己”等??梢姡谠S多人眼中,“為人處世”“人際關系”常常與潛規(guī)則一類的字眼聯(lián)系在一起。
實事求是地講,職場上具有良好人際關系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它不僅讓同事身心愉悅,還可以讓你有更廣闊的信息來源和機會,更能讓團隊合作順利高效。
年輕人可能確實在待人處事上有需改進之處,但處理“人際關系”絕不應被歪曲為對同事的遮遮掩掩,對各種消極“潛規(guī)則”的妥協(xié)。不是任何情況下不得罪人就叫人緣好,不是逢聚會必到場、逢飯局必買單才叫會做人,不是隔三差五找人談心約飯加微信才叫建立人脈,更不能寄希望于送送禮、找找人、拍拍馬屁就能在職場如魚得水、不用腳踏實地就能混得風生水起。
到底怎樣才能處理好人際關系?曾國藩曾在《與沅甫九弟書》中寫道:“左季高待弟極關切,弟即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懷智術以相迎距?!比缃?,在之前提到的調(diào)查中對職場“為人處世”的準則,人們回答最多的是“愛崗敬業(yè)”“不卑不亢”和“自信坦然”。真心、坦誠、敬業(yè),永遠別因為聽多了前人的“經(jīng)驗教訓”就用戒備取代了真誠,別為了迎合他人而把精力放錯了地方,別為了搞好關系做一個只能點頭賠笑的“好人”。
在有些人眼中,辦公室人際關系復雜,似乎這里就意味著人情大于能力、銳氣和理想等同于孤立。但實際上,真正埋頭做事的人不喧囂。如果非說有什么處理“人際關系”訣竅的話,那就是靠敢于擔當責任、勇于直面矛盾、善于解決問題,靠既有人情味兒又不失原則立場的態(tài)度贏得領導的贊賞和同事的認可。
青春那么美,沒必要在人際關系上糾纏。真實或虛偽、刻意或自然,大多數(shù)人都會有所感覺。比起圓滑世故、平庸無聊,率真勇敢、干勁十足更受歡迎,那些常被忽略的樸實品質(zhì),比所謂的“處世經(jīng)”更得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