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燕
《3-6歲兒童學習發(fā)展指南》中指出:珍視游戲和生活的獨特價值,創(chuàng)設豐富的教育環(huán)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滿足幼兒通過直接感知、實際操作和親身體驗獲取經(jīng)驗的需要。我園在樓層混齡自主游戲的探索研究中,注重游戲來源于幼兒;場地設定安全、充裕;游戲材料層次豐富、便于操作。
一、調查研究——幼兒自主游戲需要和幼兒園樓層場地劃分
1. 幼兒戶內(nèi)自主游戲需要
從幼兒在持續(xù)戶外混齡戶外自主游戲以及全園混齡模擬社區(qū)角色游戲后在活動小結、游戲討論、教師對部分幼兒進行的跟蹤觀察個案分析中反映出幼兒對游戲多樣化以及幼兒了對在室內(nèi)可以專注投入一種游戲、專注的個人或者人數(shù)較少的小組的形式研究一種游戲材料的需求。
2. 樓層自主游戲場地劃分
我園把幼兒園二樓樓層小、中、大三個年齡班的三個教室、音樂室、走廊、半戶外平臺、一樓畫廊共七個活動場地劃定為小二班、中一班、大二班共三個班、98名幼兒的活動場地。
3. “我想玩的游戲”活動調查
對幼兒希望玩的游戲進行征集,為自主游戲產(chǎn)生做好前期準備。
4. 師幼互動開展討論活動——我們的自主游戲設計
5. 設定游戲目標與計劃
(1)幼兒在1小時自主游戲中,通過獨立、商討、合作等多種形式,選擇不同的材料,參與游戲活動。
(2)知道手環(huán)顏色所代表的場所區(qū)域,能自主選擇游戲區(qū)域,在人數(shù)未滿的前提下,可自行在“總臺”處更換區(qū)域。
(3)提供的豐富多樣的低結構材料,滿足不同年齡段孩子的自主游戲需要,鼓勵幼兒自備材料。
(4)6個場地涵蓋五大領域的活動,包括快樂家園、自主建構、電子圖書、創(chuàng)意美工活動、開心小面團、音樂走秀游戲。
6. 制定游戲規(guī)則
(1)設立6種不同顏色的游戲硅膠手環(huán),每區(qū)域一代表色;手環(huán)存儲總臺設在小二班門口處。
(2)幼兒水果餐后,自取手環(huán),根據(jù)手環(huán)顏色到達相應游戲區(qū)域進行游戲。游戲過程中,可到總臺更換空余的區(qū)域。
二、游戲產(chǎn)生——游戲設計和場地劃分材料收集
1. 自主游戲項目
結合幼兒發(fā)展需求及幼兒自主游戲需求設計適合于幼兒在戶內(nèi)進行的,收集幼兒的建議,為幼兒提供孩子們可以安靜操作探索、可以熱鬧合作表現(xiàn)的游戲項目。
(1)電子圖書館游戲
游戲介紹:利用電子圖書館游戲材料,進行語音類繪本設計、傾聽故事、設計圖畫錄制看圖錄制一段語音等的游戲。
游戲材料:語音系統(tǒng)、語音盒、錄音書、集群電話、筆、紙。
游戲場地:大二班教室。教室寬敞、位置靠里,利于幼兒在比較安靜的環(huán)境里面專注的操作游戲材料。
(2)我型我SHOW游戲
游戲介紹:幼兒在音樂室合作搭建舞臺、裝扮、自組伴奏小組,合作走秀的游戲。
游戲材料:椅子、音樂播放器、打擊樂器、幼兒自制環(huán)保服裝、裝扮類玩具道具等。
游戲場地:音樂室。場地寬敞、有音響等播放設備,便于孩子在活動室內(nèi)自主劃分場地,設計當天走秀形式。
(3)創(chuàng)意美工游戲
游戲介紹:利用各種美工材料以及工具,進行美工創(chuàng)意游戲活動。
游戲材料:大量低結構美工材料、幼兒收集的環(huán)保材料、各種美工用具、玩具作品設計圖等。
游戲場地:中二班教室。場地有六人桌六張,便于幼兒在擺放、操作各種美工材料以及美工用具之余能有足夠的位置進行操作。
(4)小小面團游戲
游戲介紹:利用面粉、水及各種輔助材料進行面粉創(chuàng)意自主體驗活動。
游戲材料:面粉、水、盆、印模、搟面杖、橡皮泥、剪刀、塑料小刀、面粉、糯米粉、圍裙、袖套等。
游戲場地:小二班教室。場地有多張平面桌子并且可以隨意拼接,便于幼兒操作材料。
(5)自主建構
游戲介紹:利用各種低結構環(huán)保材料進行自主搭建游戲。
游戲材料:各種大小的紙筒、盒子、瓶子、紙板、塑料板、塑料草、設計圖等。
游戲場地:二樓走廊、平臺。場地寬敞,每位參與游戲的幼兒都可以按自己的設計進行自主建構游戲。
(6)彩色園地
游戲介紹:小班幼兒利用美術材料、工具進行涂畫自主游戲活動。
游戲材料:顏料、紙、筆、圍裙。
游戲場地:一樓美術區(qū)。大型美術桌、涂畫墻,給幼兒充足的涂畫嘗試。
三、游戲生成——游戲介紹和游戲體驗
1. 游戲介紹
通過游戲負責老師對游戲的材料、場地、游戲玩法建議的介紹,讓幼兒快速明晰參與方式、游戲材料、場地、基本游戲規(guī)則等。
2. 游戲體驗
通過半小時短時自主游戲體驗,讓幼兒實地體驗游戲場地、游戲材料、了解參與的流程,幫助小班幼兒克服陌生活動場地中的心理壓力。
四、混齡自主游戲——不同年齡段幼兒間互動效能
三個年齡班的孩子在自主選擇游戲項目的對應顏色手環(huán)后,在活動開始的時候前往游戲場地;在活動場地里面,不同年齡段的孩子通過操作材料,游戲內(nèi)容被結合在一起,中、大班的孩子在活動中對小班幼兒產(chǎn)生了很大的“榜樣”效能,小班的孩子對中、大班幼兒產(chǎn)生了很大的“社會交往”及“經(jīng)驗反饋”效能。小、中、大班的孩子混齡一起自主活動,通過經(jīng)驗碰撞、興趣交流、創(chuàng)意互動,產(chǎn)生出跟相同年齡段幼兒日常幼兒園游戲中很多不一樣游戲過程。
小班幼兒參與自主游戲通常對陌生環(huán)境和沒有本班老師在場的情況容易產(chǎn)生畏懼感以及對游戲材料無從下手的情況。而混齡活動中,中、大班幼兒的游戲行為為小班游戲在心理上提供了“安慰劑”的作用,使小班幼兒很快感知到環(huán)境、材料的安全性,從而投入到游戲中。
中、大班幼兒在游戲中觀察到小班幼兒的困難,通過講解、示范、建議等方式幫助小班幼兒參與游戲,在這個過程中,中、大班幼兒對自主游戲的思維創(chuàng)意也得到同步提升。
因此,混齡自主游戲不同年齡段幼兒間產(chǎn)生大量互動提升效能。
五、游戲發(fā)展——游戲前后師幼互動和反思調整
在自主游戲的活動前、活動后都組織幼兒進行師幼互動式的討論活動,鼓勵幼兒討論游戲過程、小結游戲修改建議、提出自己最喜歡的游戲環(huán)節(jié)、為下一次游戲做計劃。教師收集整理師幼互動情況,做出自主游戲活動反思及下次游戲調整計劃。
責任編輯 錢昭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