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連云港市海頭中心小學 閆麗凡
為了改變我國英語教育中存在的“啞巴英語”“聾子英語”的狀況,近年來我國在基礎教育階段的英語教學中普遍加強了英語口語訓練,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口語水平的提高。如今,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需要具備強烈的創(chuàng)新意識,積極探尋英語口語教學的有效途徑,使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口語訓練活動中,在與教師、同學的交流中完成口語訓練,取得較好的訓練效果,達到提升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目的。
毋庸置疑,在整個課堂教學系統中,教師和學生扮演著最重要的角色,各種學習活動都是在師生之間的互動中完成的。在小學英語口語訓練課堂上,也同樣離不開師生互動。教師在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的過程中,通過運用恰當的語言,向學生傳遞英語知識和信息,利用各種各樣的提問,引導學生回答,促使學生應用英語口語進行表達,達到豐富學生的英語口語技能的目的。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的Unit4 Ican play basketball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口語訓練?!癉ear boys and girls,what can you do?”教師提出問題:“Can you tell me in English?”學生們有的說:“Yes,I can.” 也有學生說:“No,I can’t.”教師又讓學生舉例說出自己能做什么?!癈an you give us any examples?”教師又問。學生們開始舉例,有學生說:“I can play computer games.” 教師聽后說:“Oh,computer games?I think most of you can play computer games.”有些學生聽懂了教師的話,紛紛表示 “Yes,I can.”教師順勢引導學生:“Computer games are difficult for me.I can’t play it.I hope you can tell me I can speak English well.”在師生互動中,訓練了學生的口語表達,也對學生進行了思想教育。
師生互動是英語口語訓練的重要形式。在小學英語口語訓練時,教師的語音、語調等對學生的影響根深蒂固。教師在師生交流互動中,要針對學生口語表達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及時的指正,幫助學生掌握口語技能。
綜觀現在的課堂教學不難發(fā)現,教師在新課程改革理念的指引下,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學生已經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因此,生生互動是整個課堂的主要形式。在小學英語口語訓練時,教師緊密圍繞著口語訓練的目標和內容,設計適合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互動,讓學生在與同學的交流中,運用英語進行表達,積累英語日常用語,理解語言知識,提高英語口語表達能力。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的Unit2 Let’s make a fruit salad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課堂互動,圍繞著“制作水果沙拉”這個主題,讓學生同桌之間運用“have”進行口語交流。學生們迅速地進入口語訓練。有學生說:“Now let’s make a fruit salad.”“OK.We should prepare some fruits.”另一個學生說。“I have an apple.What fruits do you have?”一個學生問,另一個學生回答:“I have an orange and a mango.”“Do you have any bananas?We need more fruits.” 一個學生說。 “No,Idon’t.I have some grapes else.”學生回答。學生之間通過這種方式,對story time部分所學的內容進行了復習,專門訓練了 “Ihave something.”“Do you have...?”“Yes,I do.No,I don’t.”這些日??谡Z,豐富了學生的語言知識,鍛煉了其口語技能。
生生互動是當前新課程改革背景下英語口語訓練課堂的主要形式,教師在其中扮演著組織者、協作者的重要角色,通過采用有效的措施,依托適合的形式,促成學生的有效互動,讓學生相互影響,實現語言能力的發(fā)展。
小組合作學習是新課程改革所大力提倡的學習方式,注重學生的參與和體驗。在英語口語訓練時,小組合作學習已經被廣大一線教師普遍應用。在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除了小組內部的學生之間互動之外,小組與小組之間的互動也非常必要。教師利用小學生的好勝心,借助組間互動的平臺,讓學生相互激發(fā)、補充,促進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的Unit6 At the snack bar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口語互動,根據story time部分的內容,組織學生建立三人課堂學習小組,“Now let’s have a dialogue about eating at the snack bar.” “You can establish learning groups of three members.”學生們按照教師的要求,迅速建立了學習小組,圍繞著“在餐館就餐”這個核心內容,聯系生活經驗,進行合作交流。學 生 練 習 了 “I would like fried chicken.” “What would you like?”“What about you?” 這些句子的應用。之后,教師又讓學生以小組形式進行課堂表演,評選優(yōu)秀小組。各個小組的學生都認真表演,其他小組學生給予完善,“I want to eat some noodles.”“I would like rice.”豐富了學生的口語表達。
學習小組之間的互動也是小學英語口語訓練的一種形式。教師通過有效地組織小學生口語訓練時的組間互動,可以提高學生的參與性,促進學生之間的口語交流,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
信息技術的突飛猛進為人類生活帶來了巨大的改變,也沖擊著傳統的課堂教學方式,教育信息化已經成為大勢所趨,各種各樣的信息化設施和手段已經被廣泛運用于教學實踐中。在小學英語口語訓練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一體機、電子白板等,組織學生進行人機互動,讓學生借助信息化教學設備、平臺和工具,完成口語訓練任務,發(fā)現口語表達中存在的問題,增強英語口語能力。
例如,在學習譯林版小學英語四年級上冊的U-nit8 Dolls時,教師在學生完成了story time學習后,組織學生通過多媒體進行口語訓練。教師通過多媒體呈現出一張玩偶的圖片,讓學生與多媒體進行互動。當學生點擊到玩偶的頭發(fā)說:“Her hair is short.”可多媒體上的玩偶是長頭發(fā),于是玩偶就露出了一張哭臉。當學生糾正了說法 “Her hair is long”,多媒體上的玩偶就呈現出一張笑臉。同樣的方式,學生訓練了“Her nose is small and her mouth is big.”“Her eyes are big.”“His ears are big.”等簡單的句式,提高了口語表達的準確性。
學生與各種教學媒介之間的互動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的必要方式。教師依托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平臺,設計人機對話任務,及時檢測學生的口語訓練結果,使其改正口語表達方面的不足,輔助學生完善口語技能。
總之,英語口語表達對于學生的專業(yè)素養(yǎng)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教師結合初中英語實際情況和教學目標,精心組織各種各樣的互動活動,調動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開口用英語表達的過程中,盡情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暢談自己的獨特感受,大量地應用英語,從而使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為英語綜合能力的發(fā)展和核心素養(yǎng)的發(fā)展奠定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