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張斌利
去年十一月,我懷揣著教育夢想來到“三賢故里”,來到山西介休一中。
剛來一中,我在轉教學樓時看到,很多教室里有學生站著聽課,有的坐著懨懨欲睡,有的學生干脆趴在課桌上。我去學生宿舍檢查,發(fā)現有的學生不疊被子,東西亂擺,晚上十二點甚至凌晨一點有的宿舍還不就寢。
所以我從整頓宿舍、改善學生睡眠、科學作息、提高白天時間的利用率著手,打開工作的突破口。我根據自己以前的管理經驗,也查閱了大量的科技資料,并參考很多名校的作息時間,制定了新的作息時間表,在改革的進程中,我?guī)еI導班子和部分教師住進學生宿舍。
讓我感到欣喜的是,學生的宿舍僅僅一周就安靜下來了,宿舍秩序井然?,F在,宿舍文化也成為介休一中一道靚麗的風景。
到介休一中三個月后我提出“拼圖式教學工作”。
“拼圖式教學工作”是我在中國教育界首次提出的概念。拼圖式工作指的是將學科知識內容按知識的類別、結構、板塊、體系等切割成若干相對獨立的單位;然后根據學科教師自身教學特點、教學優(yōu)勢、知識板塊素養(yǎng)進行切割分配給每位學科教師;接著由教師備課到集體教研討論,再到應用于教師個人教學。從而由切分到組合,個人到集體,再回歸個人的三個環(huán)節(jié)完成整個教學工作任務。
雖然國內有些學校也在做類似的工作,但是工作安排缺乏系統(tǒng)性,思路缺乏清晰性,或者由于概念不清晰做得不太完美。
而我制定了拼圖教學的一系列環(huán)節(jié):
學科負責人是在教科研處的領導下,組織本組教師開展業(yè)務學習,負責計劃、組織、研討、總結本組的教育教學工作,是整個學科的把關教師。在拼圖教學工作中,學科責任教師根據學期所學內容,宏觀規(guī)劃教學內容,微觀進行切割、分快。其關鍵就是根據每個教師自身的教學特點、教學優(yōu)勢進行內容的整合、切割、分配,然后分配給學科組內每位教師。
任務下分之后,接受任務的教師轉入個體勞動階段。就所承擔的專題,負責教案、學案、課件、課堂練習和課后作業(yè)一條龍備課任務。個體備課本著“三化”“三性”原則備課,即精細化、高效化、專業(yè)化,針對性、反饋性、發(fā)散性。
備課教師在每周一次的學科教研日上,把所備內容打印分發(fā)給每個教師(包括ppt的展示),由責任教師組織,主備課人講解備課流程和各部分教學思路,其他教師提出改進意見,責任教師把關確定補充修正內容。
主備課人根據教研組討論意見,再進行補充修正,最后定稿共享資源。
“拼圖式工作”在介休一中落地僅僅半年時間,老師的工作熱情及水平得到了快速的提高,學校高考成績也破了歷史記錄。
2017年高考過后,網上瘋傳介休一中的畢業(yè)生回憶師恩的文章,每一篇都凝聚著孩子對老師辛勤付出的感恩之情,這也是我到介休一中以來一直在做的:教會學生考試的同時,一定要教會學生做人。
我堅信在每一件事情都講科技含量前提下,用愛一定可以為每一個孩子提供優(yōu)質的自然環(huán)境和人文環(huán)境。我希望在2018年能繼承發(fā)展2017年探索的經驗,為他們提供更優(yōu)質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