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南京市成賢街小學 張 琳
“記錄”一詞似乎與體育課的關(guān)系并不那么“親密”,細細想來更多的“記錄”是來自教師的,學生課上多是練習,課后基本上對體育課沒有什么回顧。教師的記錄主要集中于學生每次測試的成績、學生的“出勤”情況等。那么,每個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進步情況、受表揚情況、及時評價等方面又由誰來記錄呢?《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提到關(guān)注學生的自我評價,但是在課上要求每個學生都對自己進行評價,也只是口頭表達,只限于“自己說給自己聽”,其中有多少價值有待考量。其實,記錄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回顧的過程。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我發(fā)現(xiàn)這小小的記錄過程,背后隱藏著巨大的力量,這就是“記錄”的力量。當你記錄下來,很多學習的過程就這樣呈現(xiàn)在眼前,這些過程也許是受到表揚,也許是成績在進步,更或者是課堂上的“調(diào)皮”。有時候,我們費盡心思的“上下求索”,卻忽略了這最簡單的方法。
作為一名一線的小學體育教師,應帶領(lǐng)學生一點一滴地記錄體育課,如“今天你被表揚了嗎?”“今天‘一分鐘跳繩’跳了多少次?”“今天我學會了某種運動技能。”……這是我工作幾年來一直帶領(lǐng)學生做的事情,讓學生能夠清楚地回憶出體育上“我學會了什么”“我的運動成績是否進步”“本次跑步我的目標是什么呢”,等等。本學年,我任教一年級,這是我工作5年來第三次任教一年級,相比于前兩次駕輕就熟了許多。在開學初,我為每一位學生準備了一本“小小體育記錄本”,學生們很驚奇,紛紛問我:“老師,老師,這是用來做什么的?”“這是我們體育課的專屬記錄本,用來記錄在課上發(fā)生的點滴,如今天我們學會了稍息、立正,學會了站隊,當然也用來記錄體育課上你得到的表揚?!蔽一卮鸬?。短短一個多月,學生的小小記錄本上“歪七扭八”地記錄了得到的表揚、學會的技能、跳繩的成績,等等。每當我提問我們學會了什么時,他們總能大聲地告訴我;有時候?qū)W生還會帶著自己的小本本,向我“炫耀”自己得到多少次表揚,這時我看到的是學生臉上得意的表情。我想,這也正是體育的魅力所在。在前一學年,我任教五年級,我也用同樣方法帶領(lǐng)“大朋友們”共同記錄成績,高年段的學生,更注重的是體育成績的提高,為了增強體質(zhì),我會每周安排一次50m×8跑。我們不僅僅限于每周跑一次,更注重比較,而比較的對象則是前一次50m×8的成績。記得有一次,一學生跟我起了爭執(zhí),他認為自己已經(jīng)盡力跑了,可是他的成績是在持續(xù)退步,當我們爭執(zhí)不下時,我們同時打開各自的記錄本,發(fā)現(xiàn)他的成績與之前最好的成績相差20秒之多。最后,他自己主動承認了錯誤,表示今后每一次50m×8都會認真跑。
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都存在差異性,尤其在低年段由于成長的快慢差異性就更大,有的學生表現(xiàn)出運動技能強、學習動作快;反之,有的學生在接受新動作方面就很慢,運動技能也比較薄弱,所以我在課堂上不會使用統(tǒng)一的標準來衡量學生,更注重在低年段的教學中“鼓勵”的作用,學會“記錄”正是讓鼓勵落到實處的好方法之一。這本小小的“體育記錄本”,不僅可以記錄課上每一次測試的成績,同時也能夠正確引導學生與自己前一次的成績進行比較,進步了就是成功。從細微的進步鼓勵學生,讓學生樹立學習體育、鍛煉身體、增強體質(zhì)的信心。
贊揚的話語都是大家樂意聽的,學生也不例外。那怎樣讓課堂上的贊揚變得實實在在,能讓學生看得見,家長看見呢?這無疑需要我們記錄下來。在低年級,一般采用發(fā)貼紙的方式,每當學生能夠按照教師的要求完成各種教學任務時,將會得到一枚小貼畫,這就是贊揚。學生們經(jīng)常會得意地“炫耀”自己得到多少贊揚,不再是“口說無憑”了,這不僅增強了他們學習體育的熱情,同時也增強了自信心。作為一名體育教師,應盡量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得到不同層次的表揚,多一分耐心、愛心,讓他們都嘗到得到贊揚的那種滿足和自豪,幫助他們揚起健康的生命之帆。
在高年級的體育課堂中,更多的是增強學生體質(zhì),培養(yǎng)學生合作、競爭的意識。如何培養(yǎng)學生高效、有活力地完成一節(jié)課的學習任務呢?一般采用制定小目標的方法,如在每周的教學中,我會安排50m×8跑的小測試,并且要求每名學生記錄自己的成績,在教學中有意識培養(yǎng)學生將自己前一次測試的成績作為對照成績,一步一步實現(xiàn)小目標,最后完成大目標。記錄每一次的成績,自己能夠清楚地了解目標是什么,而且是“跳一跳”就能夠達到的目標,有助于學生的進步,增強學習自信心,從長遠來看,每一次小目標的達成能夠促進最終大目標的實現(xiàn)。
《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到:關(guān)注學生的自我評價和教師的評價。其實這方面我在工作最初一兩年做得比較薄弱,之后采用“小小記錄本”的方式,我經(jīng)常課后在學生的記錄本上記錄他們課堂上的表現(xiàn),也常常引導學生記錄對自己的評價。每隔一段時間,翻一翻學生們的小本子,看一看學生的自我評價,會發(fā)現(xiàn)學生越來越了解自己在體育方面的能力,會制定合理的小目標。同時也能夠了解學生對我提出的中肯評價,認識到自己的閃光點和不足。
這樣的記錄不僅僅是教師作為主體,學生更是記錄的主體。學生的思維是“天馬行空”的,在他們的記錄本上經(jīng)??梢钥吹揭饬现獾挠涗?,“今天課上我因為調(diào)皮跟學生哄鬧被教師批評,下次我要改掉跟同學哄鬧的缺點。”“今天,老師批評了我,明明就是他先動的手,他有錯在先,為什么要批評我?”……這樣的記錄還有很多,這不僅是學生自我的反思,更是給予我當頭一棒,一直認為自己做得公正,卻不想還是存在這樣的問題,更值得我反思。
其實,對于教師來說,每一次小小的記錄會讓教師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對于學生來說,記錄是一種鼓勵,是一種贊揚,有時候更是一種目標,是對自己的肯定,是對不足之處的認識,是在體育成長道路上的一種經(jīng)歷。
[1]徐德輝.體育課課后三記錄[J].中國學校體育,2002(3).
[2]于海.做好體育外堂課的聽課記錄[J].體育師友,2011.
[3]石冰冰.體育課堂觀察記錄表的設計與實施探索[J].中國學校體育,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