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管理模式對于中學學校發(fā)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在人文關懷視角下,加強學校管理,選擇科學合理的管理模式,能夠充分激發(fā)教師和學生對教學活動的熱情,為教師和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現階段,在中學的教育教學中,人文管理依舊存在很多的問題。首先,中學教育教學的理念發(fā)生了改變,很多學校忽視了“以人為本”原則,學校管理模式比較落后。例如,在中學教育管理模式方面,受應試教育影響,很多教師在教學中都只關注知識傳授數量,而忽視了學生對知識的接受狀況,教師與學生互動較少,缺少教學反饋,導致學生學習差異明顯;其次,在人文關懷視角下,很多中學的學校管理模式只存在于表面,停留在理論,管理體制刻板、生硬,導致管理模式強制性較強,非常不利于學校的發(fā)展;最后,人文關懷視角下,教育理念與實際教學管理體系缺少有效的融合,無法發(fā)揮人文管理理念思想的作用,教師和學生很難快速適應新的教學管理模式。
教學中,教師是核心引導者和組織者。學校應給予教師充分的人文關懷,尊重教師,使教師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為學校的發(fā)展貢獻自己的一分力量。
首先,保護教師的合法權益。學校中,教師才是教學成果的創(chuàng)造者,學校管理者應尊重教師,多關心教師的生活和工作情況,使教師能夠在舒適的工作環(huán)境中發(fā)揮自己的價值。學校應在能力范圍內,保障教師的薪資待遇和各項福利,想辦法提升教師的教學收入,加強薪金、課時費用管理機制,為教師構建意見平臺,多與教師溝通,給予教師發(fā)表意見的空間,使教師能夠在平等、民主的環(huán)境中發(fā)揮作用,從而提升學校管理模式的有效性。
其次,深入挖掘教師的潛在能力和價值。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無論是智力成果,還是精神傳遞都對教育發(fā)展有很大的影響。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總結和實踐教學理論,給予教師充分的人文關懷,對教師的教學成果給予肯定和認可,多為教師提供進修的機會,為其提供提升能力的機會,組織各類研討會,分享教學成果,對教師年度工作情況進行總結,對優(yōu)秀者給予表彰,對每一個階段教師的教學成果以及學生管理情況進行評價,充分挖掘其潛在的價值,不斷提升教師的工作熱情,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
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他們對知識的接收能力和理解能力也存在差異。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加強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在人文關懷背景下,結合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心理特點,選擇合適的管理模式,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去思考問題,了解學生的內心需求以及思想發(fā)展情況,為學生提供機會,使學生能夠表達自己的想法。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社會對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但在實際教學中,又受應試教育的影響較深,因此,想要加強管理模式創(chuàng)新,就必須堅持人文關懷,尊重青少年的年齡特點,在向學生傳授知識及技能的同時,發(fā)揮學生的特長。還要組織豐富的校園活動,例如,全員運動會、演講比賽、攝影展、書畫比賽等,多為學生提供一些展示自己的機會,幫助學生建立自信,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在中學教育中,鼓勵教師和學生參與學校管理,建立民主機制,讓教師和學生為學校發(fā)展出謀劃策,提升其對學校管理模式的認同感,從而促進學校管理質量的提升。設立家長接待日,與學生家長共同討論,提升學校的管理質量。
綜上所述,在人文關懷視角下,中學學校管理中應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學校管理者要給予教師和學生充分的尊重,深入挖掘教師的潛能,給學生表達自己意見的機會,鼓勵師生參與校園活動,為學校未來的發(fā)展而努力奮斗。
[1]黃書明.人文關懷下的中學管理新模式探索[J].華人時刊(校長),20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