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成長是今年兩會期間的又一主題。相對于教師的專業(yè)成長,新時代教師更重要的是精神成長。因為沒有精神力量的支撐,專業(yè)發(fā)展的格局會變得狹??;忽視精神成長,就不會有高質量的教師隊伍。可以說,精神成長源自教師內在的自覺,是專業(yè)成長的基礎和動力。
教師要實現精神成長需要做好六個要。一要職業(yè)自尊。教師要熱愛教師職業(yè),修煉好自己的品行,做實工作、做深學問、甘于奉獻,用高尚的職業(yè)自尊贏得學生、家長和社會的尊重。二要終身學習。終身學習理念是對終身教育理念的踐行和發(fā)展。教師必須要終身學習。不僅要學教育理論,學專業(yè)知識,還要學點社會科學、自然科學、人文科學等知識,用自己廣博的知識開啟學生的心智,助力自我成長。三要學點哲學。哲學是愛智之學,是一種整體世界觀的學問,其意義在于揭開生命的困惑,引領生命境界的提升。沒有哲學素養(yǎng)的教師是盲目的教師,有哲學素養(yǎng)的教師更能深入教育本質,用更廣闊的視野發(fā)現教育本質性、趨勢性和全局性的問題。四要有問題意識。問題是精神成長的起點、動力和貫穿成長過程的主線。教師沒有問題意識,精神就會枯竭,能發(fā)現教育中的問題才能實施有針對性的教育,才能讓自己在不斷探索中達到一個新的精神高度。五要有高質量的交流。交流不僅是一種學習方式,交流還意味著對話,意味著參與,意味著相互建構。教師的交流可以是縱向的,也可以是橫向的;可以是單一學科的,也可以是多元文化的;可以是針對教育問題的,也可以是針對社會及人類問題的。六要有特長,有自己的興趣愛好。例如,有寫作的愛好、有科技制作的愛好、有藝體愛好、有組織社團活動的特長、有課題研究的特長……這些愛好與特長看似與課堂教學無關,但對教育及教師長遠發(fā)展的影響卻是巨大的。
對于教師來說,精神貧困是最大的貧困,它比經濟貧困、知識貧困更可怕。教師應以寬廣的胸懷、遠大的志向,從系統(tǒng)發(fā)展的角度拓展自己的成長向度。關注自己的精神成長,讓自己成為一名有思想底蘊、有精神底氣的教師。當每一名新時代的教師都有強大的精神力量時,才能教出有思想、有底氣、有發(fā)展?jié)摿Φ膶W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