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海英 胡樂 (西南大學經(jīng)濟管理學院;西南大學園林園藝學院)
我國高校輔導員隊伍,是適應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對人才的要求,在繼承根據(jù)地辦的抗日軍政大學所設立的政治指導員制度,借鑒前蘇聯(lián)的經(jīng)驗和基礎上建立和發(fā)展起來的。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和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以及大學生擴招使得輔導員隊伍不斷擴大,年齡結構年輕化,學歷層次高層化,這些變化賦予了輔導員隊伍生機勃勃的生命力。然而,“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輔導員除了做好常規(guī)的班級管理工作外,還要負責安全教育、危機處理、就業(yè)指導、心理輔導、宿舍管理、學生活動指導等方面的內容,工作繁雜,范圍寬泛,致使輔導員焦頭爛額、身心疲憊,再加之輔導員職業(yè)發(fā)展一些制度還未健全,自身利益和自身發(fā)展的困境又消耗了輔導員工作的熱情,輔導員們越來越多,越來越早的出現(xiàn)了職業(yè)倦怠,職業(yè)迷茫,心里沒有明確自身奮斗的目標和意義。輔導員中國夢的提出,就是要將輔導員每時每刻的付出和他們未來美好的目標,生活的意義,事業(yè)的成功凝聚在一起,為輔導員職業(yè)賦予意義,為輔導員奮斗指明方向。
輔導員的中國夢是“引領夢”,這是由輔導員角色的定位和職業(yè)特性所決定的。輔導員要做學生的引路人:政治引領,輔導員要時刻把握時代脈搏,引領學生認真解讀黨的政策,學習和領會黨的精神,及時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使其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道德引領,輔導員要以身作則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三觀”,擁有遠大理想,胸懷大志,勇于拼搏,敢于擔當,感恩于心,誠信于行,樂觀豁達,善待他人;文化引領,輔導員應不斷學習引領學生刻苦努力,勇于進取,知難而進,百折不撓,善于創(chuàng)造,勇于實踐。輔導員的引領夢不是直接實施管理權力,而是通過與學生面對面的溝通、交流,進一步觀察、分析、改變和塑造學生個體或者群體,是一種“軟實力”引領。
輔導員的中國夢是“傳承夢”,這是由我們祖國輝煌的歷史文化文明所決定的。知識需要傳承,高校是知識的匯聚地,大學生為了追求真理而來,輔導員要將自己的所知、所學無私地全部傳承給學生,滿足他們的求知欲,增強他們的好奇心,激發(fā)他們的創(chuàng)造性;文明需要傳承,要將中國的優(yōu)良文化傳統(tǒng)傳承給學生,培養(yǎng)學生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優(yōu)良的行為做風,牢不可摧的毅力;社會正能量需要傳承,輔導員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校園風氣,生活環(huán)境和學習氛圍,將正能量傳承給學生,“見賢思齊”,鼓勵學生積極向身邊的優(yōu)秀黨員靠近,優(yōu)秀代表學習,將正能量融入學生心靈,提高他們自信心,責任心,用正能量提高黨組織的感召力,吸引力,喚醒學生心靈深處的正義感,勇于和不良行為做斗爭。
“桃李滿天下,學子盡乾坤”,輔導員的中國夢是“育才夢”,他與當代大學生的“青春夢”一脈相承。國家富強,民族復興,“兩個百年”的奮斗目標的提出和實現(xiàn)都依靠人才。輔導員作為高校一線學生工作者,“育才夢”寄托著每個輔導員的希望?!俺扇?、成才、成功”是輔導員“育才夢”的三部曲。
1 成人夢
做事先做人,成人是成才的基礎,做好人才能成好事。做什么樣的人,怎樣做人,是每個人一生都在回答的考卷。中華民族歷來講究做人的道理,孔子說:子欲為事,先為人圣。儒家經(jīng)典著作《大學》中也提出: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八條目,其中“修身”是核心。輔導員“育才夢”的第一層含義就是讓我們的大學生具有“成人意識”,自覺修身成人;做一個熱愛運動,身體健康的人,做一個心理健康,生存能力強的人,做一個會學習、會合作、會奉獻、適應社會變化和發(fā)展的人。大學生如果不會做人,即使聰明有才,才氣用到不該用的地方,就會做出有損于祖國,有損于社會的事情,會直接影響“育才夢“的實現(xiàn),甚至有礙于復興中華的“中國夢”的實現(xiàn)。
2 成才夢
“成才夢”是“育才夢”實現(xiàn)的關鍵。當代社會,已經(jīng)從一個學歷社會、身份社會走向能力社會,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求,高校教育的目標既是把大學生培養(yǎng)成適應社會發(fā)展和需要的棟梁之才。輔導員的“成才夢”,就是激發(fā)大學生成才的潛質,努力提高大學生的學習素質和專業(yè)素質,鼓勵學生將理論知識和實踐應用相結合,增強自身社會實踐能力等方面的建設,認真學習專業(yè)領域的文化知識,用科學武裝頭腦,培養(yǎng)大學生在自己專業(yè)領域干一番事業(yè)的理想和抱負,促使學生自覺向著實用型人才、稀缺型人才等國家、社會所需要的人才類型和崗位努力奮斗。
3 成功夢
沒有國家的成功,民族的成功就不會有人民的真正成功,同樣,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如果沒有每一個人民的成功,那么國家夢,民族夢就是沙灘上的樓閣。大學生們學有所成,學有所用是輔導員“育才夢”的最終目的,面對社會激烈的競爭,面對殘酷的就業(yè)壓力,輔導員“成功夢”就是激發(fā)學生自己內心成功的激情和欲望,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自己的成功;就是能夠找到自身與社會契合點,發(fā)揮自己的專業(yè)特長和才干做出自己的一番事業(yè);就是自食其力,為社會創(chuàng)造勞動價值的同時實現(xiàn)自我的價值和社會價值。
高校輔導員中國夢的精神實質就是為學生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這是輔導員中國夢的靈魂。高校輔導員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是高校教師隊伍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高校從事德育工作,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領路人,堅持輔導員的中國夢就是堅持為學生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堅持為學生的成長成才保駕護航就是努力去實現(xiàn)輔導員的中國夢。無論輔導員中國夢內容及表現(xiàn)形式如何變化,其精神實質永恒不變,它與祖國的“中國夢”、“民族夢”、“世界夢”一脈相承。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輔導員“育才夢”是一種長期奉獻的過程。奉獻,是一種精神,是一種習慣,更是一種責任,奉獻精神是高校輔導員的基本素質要求。輔導員講奉獻就要有堅定的政治思想素養(yǎng)做保障,即堅定的政治立場,穩(wěn)固的道德情操,和過硬的思想作風。輔導員的奉獻精神體現(xiàn)在工作上就是做到“五心”,即“關心、愛心、責任心、信心、耐心”,對學生的成長要付出愛心,對學生的問題要付出關心,對學生的成才要付出責任心,對工作的繁雜要付出耐心,將自己的所有青春活力都奉獻在工作崗位上,融入到學生的生活學習的點點滴滴中,只有這樣才能獲得學生的認可,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精神動力。
“活到老,學到老”,輔導員的“育才夢”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輔導員工作對象是大學生,當代大學生朝氣蓬勃、思維敏捷、擁有強烈求知欲,這就要求輔導員不斷學習,不僅要提升自己知識的深度和廣度,還能夠結合當今社會知識的日新月異,給予學生及時、準確和正確的學習指導和人生導航,做到有的放矢,提高對學生教育的針對性和說服力。要想給學生一杯水,教師自己必須先有一桶水,在做好對學生指導管理的同時,更需給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生命教育和職業(yè)規(guī)劃與就業(yè)教育等一系列教育,而這一系列教育都明確要求輔導員必須與時俱進、不斷學習。知識給予輔導員自信和力量,知識是輔導員圓夢的思想源泉。
“敢于創(chuàng)新,勇于開拓,積極進取”,輔導員的“育才夢”是一個不斷實踐創(chuàng)新的過程。高校是知識匯聚地,是思想火花碰撞的場所,作為高等教育中重要環(huán)節(jié)的學生工作面臨著許多新的挑戰(zhàn),輔導員不能滿足于傳統(tǒng)的學生管理模式,要跟上時代,緊跟大學生的所思所想,及時轉換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創(chuàng)新和擴展教育渠道,既要做好大學生人生和職業(yè)的導航師,又要做一名研究型輔導員,既要解決學生們的實際問題,又要總結問題提煉管理經(jīng)驗。因此,創(chuàng)新是輔導員圓夢的智力支持,是輔導員職業(yè)化的要求,是時代的要求。
“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習近平主席在闡述偉大的“中國夢”時特別強調這8個字,這不僅是汲取歷代的實踐經(jīng)驗總結,更是一個行動指南針,“中國夢”的實現(xiàn)正是靠一代代人的埋頭苦干和竭力奮斗,輔導員的“育才夢”的實現(xiàn)也離不開苦干實干,只有將夢想傾注于實干,夢想才不是空想,內化與心,外化與行,真正做到“三深入,三了解”,即“深入學生宿舍,深入學生教室,深入學生活動”,“了解學生思想狀況,了解學生學習狀況,了解學生生活狀況”,一切從實際出發(f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用自身踏踏實實的奮斗托舉大學生“青春夢”的實現(xiàn)。
輔導員的中國夢,雖然平凡但卻輝煌,因為這個夢想引領著另一個夢想,因為這個夢想傳承著另一個夢想,因為這個夢想托起著另一個夢想。實現(xiàn)偉大而美麗的“中國夢”需要每一個人的辛苦努力和付出,實現(xiàn)輔導員的“中國夢”需要每一個輔導員認清目標,奉獻、肯干、實干!人人有夢,人人圓夢,國家的夢才能真正實現(xiàn)!
[1]邵艷軍.中國夢理想下的價值觀解構與建構[J].人民論壇,2013(3).
[2]王寅秀,李新殿,薛長春,等.高校輔導員如何指引大學生托舉“中國夢”[J].高教研究,2013(2).
[3]許亞非.論大學生成人成才成功教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3(3).
[4]徐國良.基于職業(yè)精神的圖書館人的中國夢[J].旅游縱覽,20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