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世華 (江蘇如皋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實驗初中)
當前我國的數學教學中,對育人之道的認識、策略的實施等方面都有所欠缺,具體來說,有以下幾個方面:
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沒有認識到數學的育人價值,受傳統教育影響,過于注重數學基礎知識的教導和傳授,關注學生的成績提高,教學中缺少育人教育。此外,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也過于單一,成績仍然是評價的唯一標準,學生受到教學和評價方式的影響,一味重視做題和考試,學生的道德品質和各項能力沒有得到培養(yǎng)和鍛煉,不符合素質教育培養(yǎng)全面人才的要求,對學生的成長和全面發(fā)展也有不利影響。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已經意識到了在數學教學中進行育人教育的必要性,因此在課堂教學中加入了育人教育的內容。但是他們缺乏科學的教育方式,沒有找到將育人元素與數學教學連接的橋梁,兩者沒有很好地進行融合,大多數教師采取的方式都比較生硬,在教授數學概念、定理、公式時生硬的引入育人教育,教育方式比較粗暴,學生理解和領悟比較困難,也難以留下深刻的印象。
教師在教學中給予學生科學客觀的評價對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和健康成長有重要作用。數學教學中,評價環(huán)節(jié)是進行育人教育的黃金階段,但是很多教師忽視了評價的育人作用,在教學中進行評價時,大多只是對學生的解題思路、解題方法等進行評價,而沒有對學生的思考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探索能力等進行評價和鼓勵,錯過了育人教育的良好時機。
初中數學教學育人之道的實施策略已經成為當前數學教師研究的重要課題,科學的實施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教學質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具體來說,實施策略有以下幾點:
思想道德品質的培養(yǎng)是學生身心健康成長的基礎,因此,在教學中要特別注重學生的思想教育和品德培養(yǎng)。在初中數學教材中包含很多思想教育的元素,教師要積極挖掘教材內容,利用這些元素對初中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例如,我國數學的發(fā)展歷史中,有很多光輝燦爛的數學成就大大早于世界其它國家,如祖沖之推算出的圓周率是世界上最早的。另外,還有很多優(yōu)秀的數學家嘔心瀝血,為數學事業(yè)的發(fā)展貢獻一生,如華羅庚、陳景潤等,通過這些數學家的故事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和民族自豪感。
對初中生來說,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僅對數學學習大有益處,對其它學科的學習以及將來的生活工作都會有非常積極的影響。初中階段是培養(yǎng)學習習慣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養(yǎng)成的學習習慣將產生長遠影響。數學是一門嚴謹、邏輯嚴密的學科,也是學生最容易出現不良學習習慣的學科,例如,審題不嚴格,漏看錯看題目條件;計算馬虎、不細心,沒有驗算、檢查的習慣;做題時分析思考缺乏條理性等,這些不良的學習習慣不僅會影響數學學習,對其它學科學習也有不利影響,因此,教師要時刻灌輸滲透培養(yǎng)良好學習習慣的理念和方法,通過數學的嚴謹性和科學性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為今后的學習成長打下良好基礎。
數學知識來源于生活最終又應用于生活,生活資源是學生學習數學的良好基石。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數學知識與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數學知識,同時為育人教育提供良好的途徑,以此來開展德育、提升學生個人素質。教師在選擇生活資源時,要充分考慮學生實際,選擇有育人價值的生活內容,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知識。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深入挖掘教材中的育人元素,采取科學的教學方式,充分發(fā)揮數學教學的育人價值,使學生得到全面的德育教育和素質提升,保證學生的全面健康發(fā)展。
[1]王四鳳.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的實踐與思考[J].基礎教育研究,20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