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通師范學校第三附屬小學 陸 靜
小學綜合實踐活動,對學生來說,學生是這個實踐空間的主體,他們對實踐活動具有支配權和主導權,他們在實踐中能增長見識,提高各項能力。小學實踐活動不同于科學課、勞技課,也不同于數(shù)學課、美工課,這些課程一般都是教師講解,學生聆聽,教師再指導,學生不是真正意義的自主學習。目前小學實踐活動,很大程度停留在讓孩子瘋玩,或和孩子一起玩的狀態(tài),把教學目標定位在學生的興趣培養(yǎng),而不是探索精神的培養(yǎng)。有的實踐活動,過分強調直接體驗,忽視探究與嘗試,將實踐活動課等同于興趣小組?!缎W德育大綱》明確指出,“校外教育是學校教育的重要補充和擴展。學校和教師要主動和社會各行業(yè)建立聯(lián)系,充分利用這些專用場所和教育設施,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活動,在活動中接受教育?!泵總€人對金錢又有一定的掌控欲,那作為一名實踐活動的教師,該如何培養(yǎng)學生的理財能力呢,下面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
在現(xiàn)今信息化快速發(fā)展,銀行業(yè)巨變的今天,到自助銀行存錢取錢,已經(jīng)是一項人們生活的基本能力。許多孩子好奇銀行與自助銀行怎樣的運轉,好奇銀行人們的工作,他們急于解開貨幣的神秘面紗。教師可以帶領學生走近銀行,近距離觀察銀行工作人員的勞動,在銀行工作人員的解說與示范之下,學會如何使用銀行卡操作,體驗工作人員的辛苦。
數(shù)字是嚴謹?shù)模e一個小數(shù)點都可能導致大問題。在參觀銀行時,銀行叔叔從小學生們中選出五個人,拿起銀行給的一大疊一元鈔票,和驗鈔機比點數(shù)能力。孩子們飛快點數(shù),算好總數(shù)時驗鈔機早就完成了任務,大家驚嘆機器的神奇。后來孩子們又與銀行叔叔一起比賽打算盤,看看誰的算盤打得又快又準又正確。最后,銀行叔叔給孩子們講解了遠古時候錢幣的使用,從繩圈到貝殼再到古代金銀,直到現(xiàn)在的紙幣,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最后,就孩子們關心的自助銀行如何運轉這一問題,工作人員打開自助銀行后門,讓孩子們看清楚了自助銀行是如何運轉的。孩子們既增長了見識,又提高了努力學習的信心。
小學實踐課程不僅僅是好玩,教師的任務是讓學生玩有所得。比如在實踐活動《買菜》中,10元錢能買什么菜,學生們自由結伴分為若干組,每組兩名孩子,一起去買菜,一起回到烹飪室洗菜、切菜、炒菜,完成一樣菜品。在買菜前,有的孩子兩人之間會商量好菜名,根據(jù)菜名去買菜,比如要做西紅柿蛋湯,需要買哪些東西,西紅柿幾個,多少錢一斤,雞蛋的價格如何。有的孩子認為買菜太簡單了,誰不會啊,要做干煸茄子,所有的錢就全買了茄子,辣椒、蒜頭等到用起來的時候才明白了自己考慮不周,東西沒買全不說,錢還全花光了。有的孩子聰明,知道一組與另一組結合起來一起去買菜,結合起來后,兩組就有20元錢,這樣可以買到更多豐富的菜品,烹飪的輔助食材也會更豐富,像蒜頭、去異味的生姜也可以購買了。豐富的食材,是保證優(yōu)秀菜品的基礎,從孩子們的買菜可以看出孩子們平時關注家庭生活的情況。因為在購買過程中,有的孩子學會了討價還價,有的學會了買菜要貨比三家。
實踐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更關注于實際生活,不再沉溺在題海中,而在實際生活中學會了計算、心算、口算,激起了他們熱愛學習的情感。
在進行環(huán)保月主題活動時,教師帶孩子們進行了許多環(huán)?;顒印1热?,每天搜集班上或校園里的廢舊紙張,將教師用過的報紙,學生的草稿紙、或即將成為垃圾的紙搜集起來,整理好,交給收垃圾的老爺爺,既美化了環(huán)境,使校園干凈整潔,孩子們又有了收入。利用賣廢品所得,孩子們買來了自己喜歡的圖書、雜志,豐富了精神生活。
社會是個大家庭,社會是個大熔爐。教師可以帶孩子們去參觀超市,感受幾家超市,同一物品價格所標志的不同,思考一下,假如自己是家庭理財能手,該怎么合理使用每月的固定家庭生活費,怎樣買菜,買什么菜,到哪家超市購買性價比最高。精打細算的消費理念,讓孩子們懂得買東西要貨比三家,才可以讓自己一家人的生活過得更美好。
每年孩子們都能收到許多壓歲錢,如何安排好壓歲錢的使用,是購買書籍,是參加音樂、書畫培訓,幫助自己豐富業(yè)余生活,還是將壓歲錢進行投資理財,讓錢生錢,等等這些問題,教師都要有意識地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并體驗,在體驗中總結經(jīng)驗,在反思中獲得成長。
總之,對于學生的社會實踐活動,教師要帶領孩子到實際社會中去,去銀行、去超市、去菜市場,不斷激發(fā)孩子參與實踐的興趣,在真正的社會中,參與理財,學會買賣,鍛煉孩子的計算能力,挑戰(zhàn)自我,提高學生對數(shù)字的敏感力和實際生活中的理財能力,為學生今后合理規(guī)劃生活,不浪費、不奢侈,合理理財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