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曉暉 幼兒園老師 編輯/吳鈺 設計/龐婕
路路是中班的一個小男孩,今年4歲了,聰明活潑,在幼兒園與小朋友游戲時常常是中心人物??墒墙螘r間,老師反映路路在活動中有說謊現(xiàn)象,有時候事情明明是他做的卻抵死不認賬,教育起來大傷腦筋。他爺爺也跟老師反映說:路路這些天愛撒謊,一件事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那樣說,不知道哪句話是真的。
說謊是寶寶日常生活中常常發(fā)生的行為,往往被人們視為一種惡劣的品質(zhì)問題。但對于寶寶來說,“說謊”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性質(zhì)各不相同,不能一概而論,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從寶寶認知和心理理論能力發(fā)展的特點來看,3歲寶寶已有說謊的經(jīng)驗,4歲寶寶開始出現(xiàn)策略性說謊,但這一時期寶寶的說謊行為基本上都是無意識的、不自覺的,屬于無意說謊。
有意說謊在孩子5歲時開始萌芽,如果這時成人不注意教育或引導,有意說謊就會發(fā)展成嚴重的欺騙行為,從而影響孩子的道德發(fā)展。針對寶寶的說謊現(xiàn)象,我們應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身教勝于言教,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家長的說謊行為,常是造成寶寶說謊的直接原因;教師對孩子說的話不兌現(xiàn),也往往被視為“騙人”。
例如,在課堂上,老師為了維護課堂紀律,激勵小朋友學習的積極性,常常會說:“誰表現(xiàn)得好,上完課就獎給誰一個小粘貼?!焙⒆觽兌挤e極踴躍地參與,目的就是為了得到小粘貼??墒?,老師下了課卻忘記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這使很多孩子認為老師“騙人”。老師的行為是無意的,但的確又是在“騙人”,這不能不影響到孩子,久而久之,他們也會跟著學說謊話。
所以,父母和老師應該先反思自己,切不可為了達到某種暫時的目的而欺騙孩子、對孩子說謊。遇事應對孩子說真心話,耐心地講道理。此外,對孩子許下的諾言要兌現(xiàn),做到言而有信。萬一忘記或無法兌現(xiàn)的,也應該道歉并說明原因,這也是尊重孩子的表現(xiàn)。
兒童說謊有多種多樣,但并非所有的謊言都是損人利己的,有時候是一種自我顯示、逞能的表現(xiàn)。寶寶由于理解問題簡單化和不善于分辨想象與現(xiàn)實,往往不切實際地說“大話”、夸“??凇?。
例如,在運動會前挑選小運動員時,教師問:“咱班誰跑得最快?”結(jié)果全班寶寶都爭著舉手說:“我跑得最快!”這是寶寶自信心的萌動。教師切不可將此視為“說謊”“吹?!保瑢⒆拥姆e極性應當加以保護。當然,不能讓這種自信心只停留在一種幼稚可笑、盲目幻想的低水平上,而應在注意保護、鼓勵的同時,給予積極的引導,讓孩子逐步學會客觀地看待自己所想所說與現(xiàn)實的差距,懂得實現(xiàn)美好的愿望,必須從小努力的道理。
所以,家長和老師在處理說謊時一定要公正、實事求是,不能用成人的道德標準去衡量兒童的行為。因為這樣不僅會傷到兒童的自尊心,影響到他們的人格發(fā)展,而且會導致更為嚴重的說謊,甚至從不道德的方面加以說謊。所以家長和老師要理解孩子的心理活動,保護他們的自尊心,講究教育對策也是防止兒童說謊的重要方面。
處理寶寶的說謊問題,方法要巧妙而隱蔽,這樣既能保護寶寶的自尊,又能讓謊言悄悄地遠離寶寶。
妙招 1 識別謊言的蛛絲馬跡
孩子說謊時,總會顯得比較緊張,怕被成人識破而遭到訓斥,但也總抱有一種僥幸心理。最初幾次說謊,如果沒被識破而逃過了批評,就會暗自得意,這等于變相地鼓勵他繼續(xù)說謊;如果被及時識破,受到相應的批評,那孩子也就不敢再輕易說謊了。
例如,有個寶寶在幼兒園玩玩具的時候,悄悄地留下一個玩具放進口袋里,回家后向媽媽夸耀:“媽媽,老師今天獎了我一個玩具?!眿寢屨f:“這個玩具不是在幼兒園里玩的嗎?”幸好媽媽及時發(fā)現(xiàn)了寶寶的說謊行為。
妙招 2不帶懷疑的眼鏡看寶寶
發(fā)現(xiàn)寶寶說謊后,家長應選擇適宜的時間和孩子進行單獨交流,盡量從孩子的視角去看待問題,弄清孩子說謊的原因,這種尊重與保護會鼓勵孩子遠離說謊。
在孩子承認說謊不對、表示今后會改正時,家長或老師應當給予及時的肯定、鼓勵和信任,相信他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這樣,孩子會受到鼓舞,逐步改掉說謊的毛病,養(yǎng)成誠實的好品質(zhì)。
妙招 3 創(chuàng)設舒適的心理環(huán)境
兒童的說謊是一種情境性行為,我們要善于“察言觀色”,不要讓孩子過多地處于恐懼、攀比等不適宜的環(huán)境中。應鼓勵寶寶參與同伴交往或者混齡交往,對于誠實守信的兒童,應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強化誠實行為并樹立正面榜樣。
妙招 4家園聯(lián)手,不給說謊留余地
加強家園聯(lián)系是教育寶寶不說假話、養(yǎng)成誠實品格的重要保證。兒童都希望在老師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得到老師的關注。這個時候的兒童特別聽老師的話,而老師應該抓住這個關鍵的時期,對兒童的一些不好的習慣進行科學的糾正,不過也需要得到家長的支持配合,共同來改正這些不好的習慣。
例如,有個小朋友不愿意上幼兒園,就說謊“老師打我”,結(jié)果家長不分青紅皂白就找幼兒園討說法,堅持要退園。有些家長認為寶寶不會說謊,小孩嘴里吐真言,所以寶寶說什么家長就信什么,缺乏對寶寶說謊行為的正確判斷。
作為教師,應當注意經(jīng)常和家長取得聯(lián)系、交流情況,一旦發(fā)現(xiàn)這類說謊現(xiàn)象,必須家園配合,正確把握對寶寶的期望,及時批評教育,絕不能任其發(fā)展。
后記
教育是一門大學問,需要我們用心去研究,一點點地探索。不管怎樣,當我們要做某件事或說某句話時,首先考慮是否從尊重孩子、信任孩子的角度出發(fā),久而久之,便會形成自己獨特且優(yōu)秀的教育方式。愿我們共同努力,探討出最適合學前期孩子的語言,使有意說謊盡量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