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達 陳子安
(紹興市中心醫(yī)院感染科,浙江 紹興 312030)
據(jù)調查報道顯示,每年國際上有50多萬患者被診斷為肝癌,認為其發(fā)生危險因素主要包括乙型肝炎病毒(HBV)或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很可能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和酒精性肝病,而大多肝癌的危險因素均源于肝硬化遷延不愈而惡化〔1,2〕。肝功能分為失代償期和代償期,其中以失代償期風險最高。由于失代償期肝癌患者存在嚴重的免疫缺陷,并且對感染具有較強的易感性,容易發(fā)生感染,從而加重肝功能負擔,導致器官衰竭,增加了死亡風險〔3,4〕。因此,采取及時有效的預防感染方法尤為重要。前列腺素(PG)E2是體內花生四烯酸環(huán)氧合酶的一種重要代謝產物,且可通過抑制免疫細胞吞噬殺傷功能,降低機體免疫功能,容易引起感染〔5〕。降鈣素原(PCT)和C反應蛋白(CRP)是常見用于評價感染的重要指標,對多種原因導致的感染具有一定的診斷價值〔6,7〕。本研究探討老年肝功能失代償期肝癌患者血清PGE2、PCT和CRP對感染的預測價值。
1.1臨床資料 選自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紹興市中心醫(yī)院收治的老年肝功能失代償期肝癌患者60例作肝癌組。排除繼發(fā)性肝癌,合并其他惡性腫瘤,入院前合并急慢性感染者,凝血功能異常,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精神疾病者。肝癌組男37例,女23例;年齡65~80〔平均(73.97±3.51)〕歲。另選同期健康體檢者50例作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65~80〔平均(74.19±5.43)〕歲。兩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1.2方法
1.2.1感染診斷標準 住院期間感染診斷依據(jù)《醫(yī)院感染診斷標準(試行)》〔8〕中相關標準。
1.2.2感染病原菌分離鑒定 采集感染患者痰液、血壓、咽拭子及尿液等標本,接種于巧克力平板中,立即培養(yǎng),采用法國梅里埃生物公司全自動微生物分析儀(VITEK-2 Compact)分離鑒定病原菌。
1.2.3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檢測 清晨采集外周靜脈血3 ml,2 500 r/min,離心10 min,分離血清,放置于-20℃下保存待測。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試驗測定PGE2含量,采用電化學發(fā)光法測定PCT含量,采用免疫比濁法測定CRP含量,試劑盒均來自北京利德曼生物技術公司,操作嚴格依據(jù)試劑盒說明書標準。
1.3觀察指標 ①觀察老年肝功能失代償期肝癌患者住院期間感染發(fā)生情況;②觀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況;③觀察各組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變化;④觀察PGE2、PCT和CRP聯(lián)合診斷效能,包括靈敏度和特異度。
1.4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2.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t檢驗、F檢驗及χ2檢驗。
2.1老年肝功能失代償期肝癌患者住院期間感染發(fā)生情況 老年肝功能失代償期肝癌患者60例中,住院期間發(fā)生感染患者17例(28.33%)。
2.2住院期間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情況 感染患者17例中,共分離鑒定病原菌16株,其中包括革蘭陰性菌10株(62.50%),革蘭陽性菌5株(31.25%),真菌1例(6.25%),大腸埃希菌4株(25.00%),銅綠假單胞菌3株(18.75%),肺炎克雷伯菌2株(12.50%),陰溝桿菌2株(12.50%),革蘭陽性菌5株(31.25%),金黃色葡萄球菌3株(18.75%),凝固酶陰性葡萄球菌1株(6.25%),表皮葡萄球菌1株(6.25%),真菌1株(6.25%),白色假絲酵母菌1株(6.25%)。
2.3各組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比較 感染組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明顯高于未感染組和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未感染組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各組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比較
與對照組比較:1)P<0.05;與未感染組比較:2)P<0.05
2.4感染患者PGE2、PCT和CRP聯(lián)合診斷效能 PGE2+PCT+CRP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明顯高于各單項指標檢測(P<0.05),見表2。
表2 感染患者PGE2、PCT和CRP聯(lián)合診斷效能(%)
與PEG2+PCT+CRP比較:1)P<0.05
臨床調查顯示,20%~40%的肝功能失代償期肝癌患者住院期間發(fā)生感染,其中有30%~50%患者死于感染,故而感染已成為肝功能失代償期肝癌患者的主要致死原因〔7~9〕。本研究表明,老年肝功能失代償期肝癌患者感染率為28.33%。因此,探討肝功能失代償期肝癌發(fā)生的感染早期預測具有重要意義。
PGE2是花生四烯酸環(huán)氧合酶的一種重要代謝產物,并且花生四烯酸在炎癥遞質和炎癥刺激作用下能夠激活磷脂酶A,進一步激活中性粒細胞且產生抗炎作用〔10,11〕。有研究報道顯示,PGE2能夠通過降低巨噬細胞促炎因子的分泌,而降低肝功能失代償期肝癌患者的免疫功能〔12〕。本研究表明,感染組血清PGE2水平高于未感染組和對照組,故而說明肝功能失代償期肝癌患者PGE2水平明顯升高。PCT是降鈣素前肽,組成包括116個氨基酸,是一種新發(fā)現(xiàn)的炎性指標〔13〕。相關研究表明,在健康者機體內PCT水平極低,并且不容易被檢測出,但當發(fā)生感染2 h后即能夠檢測到PCT水平,并于24 h內達高峰〔14〕。PCT在生理情況下主要由甲狀腺C細胞生成,其含量極低。有學者研究報道顯示,血清PCT受激素或者免疫抑制劑影響較小,在重癥感染患者中呈高表達,并且在感染特別是重癥感染診斷中具有較好價值〔15〕。本研究表明,感染組血清PCT水平明顯高于未感染組和對照組,故而說明肝功能失代償期肝癌患者PCT水平明顯升高。CRP主要是非特異性的一種炎性因子,主要由5條多肽亞單位以非共價鍵的形成連接組成合成的一種蛋白,其在感染、免疫系統(tǒng)疾病及組織損傷時,會導致機體發(fā)生免疫應答,上皮細胞或肝臟合成大量CRP〔16〕。研究報道顯示,在重癥感染患者中CRP表達量明顯高于健康者,并且具有較高的靈敏度,但由于其受多種外界因素刺激的影響,故而特異度較低〔17〕。本研究表明,感染組血清CRP水平明顯高于未感染組和對照組,故而說明肝功能失代償期肝癌患者CRP水平明顯升高。此外,本研究表明,PGE2+PCT+CRP診斷靈敏度和特異度高于各單項指標檢測,故而說明聯(lián)合診斷可明顯提高靈敏度和特異度。
綜上所述,老年失代償期肝癌患者住院期間感染發(fā)生率較高,且感染患者血清PGE2、PCT和CRP水平明顯上升,PGE2、PCT和CRP聯(lián)合診斷可提高靈敏度和特異度,對診斷感染具有重要預測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