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韋韋 (江蘇如皋市如城實驗小學)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學生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重視批判性思維的培養(yǎng),就是強調學生要進行“批判性閱讀”,善于從語文中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深層次領會和評價作者的意圖及寓意,從而對文意做出更深層的解讀。
閱讀筆記是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開始,在閱讀教學中被廣泛提及,但在具體實踐中往往成為一句口號。教師需要制定革新策劃。以閱讀筆記為例,自然,他們也可以為優(yōu)秀學生提供模范例證,這樣學生就可以通曉怎樣操縱,使閱讀筆記能夠順利進行。
例如,學習《只揀兒童多處行》一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獨立閱讀課文,教師提出閱讀筆記的要求:用鋼筆將其中的生詞等劃出來。讀完一段,用簡潔的語言概括。學生開始進行閱讀筆記,老師巡視,對成績優(yōu)異的學生在筆記中的標記,予以肯定,讓他們做好榜樣性的示范,教師對筆記的情況逐一核對,閱讀筆記中有代表性的及時在課堂上進行表揚。如段意概括,有的學生用短語進行標注∶第一段“體會多處行”,第二段“感悟春光美”,第三段“交流探究體驗,感悟花兒和兒童的特點”,第四段“交流探究體驗,感悟花兒和兒童的特點”。教師設計閱讀筆記,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筆記的使用方法,對學生閱讀筆記進行指導和適時總結,讓學生學會思考。教師的教學方法更多地是使用閱讀筆記,對學生記閱讀筆記方法的提升大有裨益。
在合作學習中,有一種形式就是閱讀論爭。進行閱讀論爭的關鍵是教師進行話題的設計。在教學中,教師采取相似文本銜接的策略,可以篩選出最能反映文本價值的比較點,如主題、表達、結構、語言、風格,等等。它可以是一個詞、一個句子、一個段落、一篇課文或一個題目,這樣學生就可以進行比較、研究和總結。積累可以加快知識的消化、傳遞和應用,并有效地構建思維主題。如果論爭的話題學生有不同的看法,教師可以進行適時地引導,使學生在論爭中沿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如《海倫·凱勒》這篇文章中,凱勒是聾啞人,這悲慘的命運給她帶來了致命的打擊,也使她成為英雄。這樣的情形告訴人們,人的成功,很多時候都是遭遇了不幸。學生中有不同的看法,教師可以就學生的不同看法進行分組,各小組開展論爭。海倫的成功是自己努力的結果,是人們的榜樣。因而,不能認為成功一定會有殘疾或有不幸的經(jīng)歷。在對話題的論爭中,學生的認知發(fā)展得到實現(xiàn),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得到發(fā)展。
所謂批判性閱讀是指在找錯和挑刺的方式下探索文本,其本質是讓學生敞開自己的思維閘門,從不同的方向和維度進行閱讀,完成閱讀思維的建構。在不斷探索的過程中,學生的不同思維更容易被激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培養(yǎng)學生的逆向思維,不采用傳統(tǒng)分析方法束縛學生思維。但是,讓他們根據(jù)自己的閱讀經(jīng)歷和主觀感受提出不同的觀點和意見,在經(jīng)驗上可能會有差異。教科書的文本在學生的頭腦中是權威的,所以,教師探索中可以進行類比讓學生形成不一樣的思維形式。學生在閱讀時,涉及批判性,老師要給予明晰的幫助,使課文的情感和語言表達在學生的思考范圍內。例如,在教學《月光啟蒙》時,教師對學生提出要求:作者說母親擅長童謠和講故事,作者小時候在月光下經(jīng)常聽母親的童謠和故事。這樣的設計你覺得合理嗎?按照現(xiàn)在的情形說說你的真實想法。學生們對教師的要求進行討論。作者的母親雖然是農(nóng)村婦女,卻可以教孩子童謠;童謠和故事并不復雜,卻給孩子留下深刻印象,當然,母親也不可能只通過唱童謠和講故事來教育孩子;作者對母親的教育方式只介紹了一個側面,說服力和全面性介紹不足,這是在討論中學生表述的共同觀點。
教師要求學生從不同的角度進行辯論。不論學生持有什么觀點,他的批判意識都會顯現(xiàn),批判性思維能帶來更多的啟發(fā),教師應重視學生的思維活動,有效激活學生的多向思維。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應積極探索培養(yǎng)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途徑,為小學生未來的學習和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