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櫻
喬斯坦·賈德是挪威的國寶級作家,他憑借《蘇菲的世界》一書,躋身世界十大作家之列。他所創(chuàng)作的小說都充滿了豐富的哲理情思,讀起來十分耐人尋味。喬斯坦·賈德擅長以明快簡潔的筆觸,結合書信對話的敘述形式,將深奧晦澀的哲理融入到小說文本之中,以此為讀者打開一扇通往智慧的大門?!冬斞拧芬粫?,作者并不執(zhí)著于塑造故事的人物和情節(jié),而是在虛幻的框架上講述和追求真理,可以說,“神秘主義”思想貫穿整部小說的始終。
在小說中作者通過法蘭克,以及安娜,荷西幾個人的對話引出了十五億年前的宇宙起源,自然界的生物進化以及人類起源等眾多深奧的話題,有鑒于此,本論文就要通過對《瑪雅》中神秘主義的研究來闡述作者本人對于宇宙,生物進化,以及人類本身的充滿神秘主義的認識。
喬斯坦·賈德主要是立足于西方神秘主義思想的基礎之上進行《瑪雅》小說創(chuàng)作的,所在這里首先要對西方神秘主義這一概念進行必要的界定與闡釋。
西方神秘主義其根源于古希臘的秘教,在柏拉圖的哲學思想中得到很大的發(fā)展并且達到高潮階段,后又經過諾斯替教與新柏拉圖主義的進一步發(fā)展,最終與猶太教相結合形成了對世界產生巨大影響的基督教神秘主義傳統(tǒng)?!吧衩刂髁x”一詞在西文中有兩個對應的詞,一個是“Mysticism”,表示哲學與宗教意義上的神秘主義思想和學說,另一個單詞是“Occultism”,其含義是指:人為的對事物內部某種無形的、肉眼不可見的力量和進程進行操縱,從而得出自然科學無法解釋和加以說明的效果與經驗。這種神秘主義通常屬于巫術神秘主義的范疇?!癕ysticism”一詞的詞根是希臘文“Myein”即:“關閉”的意思,尤其指“閉上眼睛的意思”,由此我們可以這樣來理解“神秘主義”,人在仰觀宇宙時要將肉體上的眼睛閉合上,要用心靈之眼去體會、去感受我們所敬仰的浩瀚縹緲的宇宙,從而使人擺脫紛繁事物的連累,在心靈的靜觀、豁達中真正回歸到事物的本質之中去。而引領人們進入這種狀態(tài)的思維方式就是,非理性的,神秘的。
“神秘主義是基督教世界觀的主要內容?!盵1]從宗教意義上來說,“神秘主義”就是指“與神合一”,以一種獨特直接地方式與上帝之間建立起一種神秘的聯(lián)系。但直至今日,人們對于“神秘主義”還沒有形成一種統(tǒng)一的,所公認的定義,在不同的領域,與作品中對其的表述也是不同的。但是“神秘主義”的基本思想特征可以總結為以下幾點:“第一,宇宙被看成是一個不可分割的實體,是生命的有機體,它既是物質的,同時又是精神的,世界上所有的事物與事件都是相互聯(lián)系的,都是在運動的;第二,認為宇宙中存在著神秘的,理智無法認識的超自然的力量,并對超自然力量產生信仰并進行崇拜;第三,相信人本身也具有超自然的能力,能夠同自然力量打交道;第四,人的心理活動中的非理性因素,先于理性思維,對客體的認識之道,主要是通過沉思,集中注意力,與認識的客體發(fā)生冥合,產生頓悟,從而達到不可思維的彼岸?!盵2]綜上所述,我們可以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神秘主義是一種關于意識精神和宇宙本質的思想體系。
宇宙是什么?它從何而來,未來又將到何處去?這是一個困擾人們許久的問題,但是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發(fā)展的這幾千年來,人們關于這一問題的討論仍未得出一個公認的回答?,F(xiàn)在人們認可的回答有兩個:基督教觀念中人們認為宇宙是由上帝所創(chuàng)造的;宇宙是無開端的永恒的存在。而神秘主義認為:“宇宙從根本上說是超越了理性把握能力的,神秘的想象詩篇。”[3]
在《瑪雅》一書中,作者并沒有開宗明義,直截了當?shù)馗嬖V讀者他的觀點,而是巧借安娜之口以箴言的方式表達了出來:“假如真有上帝,他必然善于留下身后的線索。不僅如此,他還是個隱藏秘密的藝術大師。這個世界絕對無法一眼看穿。太空藏住自己的秘密一如往常。星兒們在竊竊私語……”[4]在賈德看來,宇宙就不是自己生成的,也不是由上帝一個人傳說中的七天之內創(chuàng)作出來的,而是二者共同努力下形成的。這里所說的“上帝”不是我們傳統(tǒng)觀念中所說的上帝,而是指一種超自然的力量,一種用自然科學知識不能解釋的神秘力量。宇宙與世界都不是人們一眼所能洞穿的,人們要想正真洞察宇宙的奧密,就必須置身其中,參與其中,運用人類的精神意識與智慧去耐心的發(fā)掘“上帝”所隱藏起來的秘密,慢慢的抽絲剝繭,才能得出宇宙的真諦。
“宇宙大爆炸發(fā)生一百五十億年之后,給它的掌聲才終于響了起來?!盵5]宇宙大爆炸發(fā)生之后的一百五十億年里,人類經過不斷的進化,逐步有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思想和精神意識也不斷發(fā)展成熟,所以說,在一百五十億年后人們送給它的掌聲才終于響了起來。
《瑪雅》這部小說其實也是一部探討復雜的生命起源與進化的著作。在這部小說中賈德通過生物學家法蘭克之口說出了他對生物進化的看法:“有些人會以拉臉皮的方式開始自己的一天,我不會說自己屬于那一種人,但是我的年紀愈大——也愈是靠近我的終點——鏡里反映出來的動物表情便愈是明顯。我看到一只變形的青蛙,一只直立的蜥蜴,一個悲戚的靈長類?!盵6]當法蘭克站在鏡子前的這短短幾分鐘,透過鏡子他仿佛在自己身上看到了生物進化的整個神秘復雜的過程?!皟蓷惖倪M化遠遠早于人類,當?shù)谝恢挥⒂碌膬蓷惻郎习哆?,他不只是爬上海岸的一小步,還是長足的跳躍,直到靈長類足以見到自己光榮演化的萬花筒,起自最初那完全相同的一條路。”[7]通過這段文字我們不難看出賈德認為人與兩棲動物,其它的哺乳動物一樣都是由共同的的祖先——單細胞生物進化而來的。
生物進化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的神秘歷程:單細胞生物,兩棲類生物以及靈長類動物都是這個過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少了哪一個物種的存在生物進化便不可能繼續(xù)進行下去。當?shù)谝恢挥⒂碌膬蓷悇游镉珊Q笈郎详懙?,它是何等的輝煌,它樹立起了生物進化史上的第一座里程碑,同時也為人類的誕生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
“靈長類驀然回首,在光年之處的夜里回溯反思,見到遠親謎樣的尾。而今秘密之旅即將結束,當他終于醒悟,長長的旅途已至終點,你能做的,只是擊節(jié)贊賞,運用物種為后代存儲下來的四肢。”[8]在法蘭克與壁虎高登的對話中,法蘭克作為人類的代表,試圖解開人類的生命存在之迷,從地球上第一條生命誕生之時起,人類進化的序幕也便就此拉開了,單細胞生物經過漫長的進化之后,人類才得以誕生,作為靈長類中最杰出的代表傲立在地球之上,當人們對這一切幡然醒悟,明白生物進化中的奧秘時,他們能做的只剩下為后代存儲下進化而來的四肢,為人類開啟下一階段的進化旅程做準備——此時對于人類來說,每一代人的誕生都為整個種族的進化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瑪雅》中壁虎高登說了這樣一句箴言將法蘭克從睡夢中喚醒:“創(chuàng)造一個人得花上幾十億年,魂飛魄散卻只在轉瞬之間”[9]人類的發(fā)展進化是一個十分漫長的過程,從單細胞生物進化到如今的高級靈長類動物花費了幾十億年時間,人類從對自身一無所知到初識自己,進而又學會了思考,學會思考生命個體和世界之間的關系,最終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具有完整意義的人。死亡是每一列生命列車都需要到達的終點,沒任何人可以有幸避免。相對于人類的誕生來說死亡就相對要簡單的多——只需要短短的幾秒鐘,當你的呼吸消失,心臟停止跳動,大腦停止思考,那么你被人們宣告死亡了。與漫長的人類進化史相比,魂飛魄散真的只是轉瞬之間的事情。
在這部小說中,作者在探討人類的秘密的同時,還思考了生命與死亡的意義。生與死是一切文學永恒的主題,“是最高的哲學問題,也是最高的美學問題和藝術問題?!盵10]人類自從擁有了獨立意識以來,就一直在生與死之間徘徊、掙扎,但是生與死的問題卻一直無人能解答。
“眼球上,創(chuàng)造與反思有所沖突,雙向見識的眼球,是神奇的旋轉門,創(chuàng)造的靈在自己身上遇見被創(chuàng)造的靈;搜索宇宙的眼是宇宙自身的眼”[11]從人類擁有獨立思考的意識的那一刻起,人類便嘗試在有限的生命里去探尋無限的宇宙奧秘,在這期間死亡的陰影一直籠罩著人們,是每一個人揮之不去都揮之不去的陰霾。不幸的是,生與死之間缺少一面照亮地下世界的鏡子,生活在宇宙世界的人們永遠不知道死后的歸處,而死去的人們也無法向活著的人訴說他們所看到的地下世界。
神秘主義標舉宇宙的無限和萬物的深度,因而具有了形而上的高度,關乎人類的生存及人性之根本,它雖然不能從根本上回答人們對于死亡的困惑,但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化解人們內心的苦痛,驅散人們心中的黑暗。死亡在神秘主義這里表現(xiàn)為兩重性:一方面人們不得不屈服于命運的安排接受死亡的事實;另一方面人們卻在獨立意識的引導下主動接受死亡的結果。在《瑪雅》這部小說中,作者通過講述法蘭克愛女的意外夭折,安娜那充滿神秘色彩的千年輪回,這些故事里包含的生與死,命運與輪回的問題引發(fā)了人們的深刻的思考。小說中主人公法蘭克痛失愛女,來到南太平洋一座位于國際日期變更線的小島上,遇到安娜夫婦,通過聆聽他們箴言式的對話,與他們進行溝通交流,法蘭克逐漸解開了自己心中那個因女兒之死而結下的心結,此時的他已經學會了去主動接受承擔死亡的結果,走出死亡的陰影。法蘭克一直追尋著秘密不僅僅是因為他的好奇心,更多的是想要通過自己的追求來加深自己對世界神秘性的了解,從而籠罩在他心上的死亡的迷霧。
通過上述的分析我們不難看出,喬斯坦·賈德將神秘主義作為精神支柱來創(chuàng)作《瑪雅》這部小說,并且用倒敘、插敘的手法為我們闡釋了神秘主義所涉及的宇宙的秘密、生物的秘密、人類的秘密,很好地彰顯了賈德對生命本質和人生意義的思考,具有很高的精神深度和思維的廣度,使神性與人性相互融合貫通,為人類打開了一扇思考宇宙、人生的空間大門,具有夸時代的意義。
注釋
[1]毛峰神秘主義詩學[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年,第20頁
[2]維米洛·多維大當代神秘論批判[M],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89年,第2頁
[3]毛峰神秘主義詩學[M].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lián)書店,1998年第47頁
[4]喬斯坦·賈德瑪雅[M].江美麗譯.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第83頁
[5]喬斯坦·賈德瑪雅[M].江美麗譯.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第122頁
[6]喬斯坦·賈德瑪雅[M].江美麗譯.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第109頁
[7]喬斯坦·賈德瑪雅[M].江美麗譯.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第122頁
[8]喬斯坦·賈德瑪雅[M].江美麗譯.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第123頁
[9]喬斯坦·賈德瑪雅[M].江美麗譯.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第106頁
[10]顏翔林死亡美學[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10頁
[11]喬斯坦·賈德瑪雅[M].江美麗譯.北京:作家出版社,2007年,第124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