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立平
小學語文是小學教學科目中的重要科目之一,其主要教學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基本的語文能力,加強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小學語文的教學不是一個速成的過程,需要教師循序漸進地對學生進行引導,逐步實現(xiàn)小學語文科目的教學目標。
(一)小學語文“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的概念 “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是現(xiàn)代語文教學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方式,顧名思義,其主要教學特點就是循序漸進、逐步深入,教師要以某一語文知識點為教學重心,逐漸地加深語文教學,并且定期地對以往的舊知識點進行復習和鞏固,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思維,提高學生的語文能力,并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
(二)應用小學語文“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的作用 在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模式中,學生對教材中課文的理解都停留在表面,教師也沒有將課文進行深入講解。長此以往,學生的語文能力就不能得到真正的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水平也不能得到有效的提高。因此,小學語文的教學需要一種新的教學方式來改變教學現(xiàn)狀。教師可以將“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應用到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在進行教學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已經掌握的知識點引出新的教學知識點,這樣可以有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在進行新知識的教學時,教師要對以往的知識點進行回顧,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印象,還可以幫助學生鞏固已經學過的知識點,進一步加深學生對以往知識點的掌握和理解。這樣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就可以在教師循序漸進的教學過程中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方面,“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主要偏重于對學生單項語文技能的訓練,提高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掌握程度,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從而提高小學語文教師的教學質量,使小學語文的教學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通過應用“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來提高學生對生字詞的認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中,使學生掌握生字詞是小學語文教師的主要教學內容之一。在傳統(tǒng)的教學方式下,教師會帶領著學生對生字詞進行反復讀寫,這樣的生字詞教學方式導致小學語文課堂枯燥乏味,教學內容單一,學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很容易失去對語文科目的學習興趣,就不會積極主動地投身于語文科目的學習中,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就會受到嚴重影響。而教師將“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應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就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生字詞的學習速度,提高學生對生字詞的認讀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識讀生字詞和閱讀課文作為課堂的主要教學內容,引導學生對課文進行快速閱讀。教師要將課堂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結合起來,選出學生學習難度較大的生字詞,讓學生在課文中標注,然后帶領學生對課文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并引導學生對生字詞進行重讀,加深學生對生字詞的印象,從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然后教師就可以應用“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幫助學生對知識進行復習和鞏固,加深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例如,在進行《雅魯藏布大峽谷》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讓學生在課文中標注生字詞,然后帶領學生朗讀,同時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放映相關圖片和視頻,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通過應用“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來提高學生對文章的閱讀能力 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文章閱讀的教學是教學過程中的一大難點。小學生對文章的閱讀能力較差,不能很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中心思想。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會要求學生快速閱讀文章,然后回答相關問題。但是多數(shù)學生并不能在短時間內快速掌握文章的內容和主旨,只有在教師的引導和啟發(fā)下,學生才能逐漸理解文章。而教師在應用“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時,首先可以讓學生熟讀文章,身臨其境地去感受文章所傳達的情感和主旨。然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讀寫的方式來加深對文章的掌握和理解。例如,在進行《少年閏土》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先通過閱讀課文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然后引領學生對文章中的重點段落進行深刻體會,例如文章中描寫閏土少年時捕鳥的段落以及中年閏土見到作者時唯唯諾諾的神態(tài)描寫。教師還可以結合作者寫文章的時代背景來讓學生體會當時社會的黑暗和人民生活的艱辛,進而領悟文章對勞動人民深切同情的思想感情以及對閏土悲劇命運的哀嘆。
(三)通過應用“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作文水平低是多數(shù)學生在學習語文科目的過程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小學生在學習寫作的過程中,由于自身對字詞和句子的積累較少,因此作文中常常會出現(xiàn)錯別字問題和句子不通順問題。作文中出現(xiàn)的問題較多,學生可能就會受到教師的批評,這就會導致學生對寫作產生抵觸心理,對語文科目的學習興趣也會隨之下降,極其不利于教師的教學。因此,教師應針對學生在寫作中遇到的問題,積極采取有效措施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寫作水平。通過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教師可以將課文中優(yōu)美的詞語和句子勾畫出來,讓學生在平常的學習中加以積累。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的優(yōu)秀作文在班上進行傳閱,供其他學生學習。例如,在進行《觀潮》一課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學習課文寫景的方法和特點,描寫自己去過和看過的景點,并盡可能多地搜集能夠用來形容美麗景色的詞語來修飾文章。而在進行《山中訪友》的教學時,教師就可以使學生掌握移步換景的寫作手法,并引導學生將這樣的寫作手法應用到自己的作文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充分利用“遞進循環(huán)式”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對語文科目的學習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能力,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在小學語文中充分利用“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的有效策略有:通過應用“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來提高學生對生字詞的認讀能力;通過應用“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來提高學生對文章的閱讀能力;通過應用“遞進循環(huán)式”教學來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