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艷玲
(江蘇省如皋高新區(qū)實驗初中,江蘇如皋 226500)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學科素養(yǎng)是素質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當下英語等學科教學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要想在英語教學中滲透學科素養(yǎng)教學理念,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和思維品質,提升他們的語言能力和學習能力,就需要教師加快變革,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因此,如何在初中英語教學中滲透學科素養(yǎng)教學理念值得深入探討。
語言和思維有著緊密的聯(lián)系。通過語言的學習與使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思維的發(fā)展,或者說學生在學習英語知識的過程中,可以豐富學生的思維方式,促進他們的思維發(fā)展[1]。在初中英語教學期間,英語教師可以為學生設置一些“活化”英語語言的活動,將英語文本知識同學生的實際生活緊密結合,使學生可以在真實的情境中形成恰當?shù)乃季S。而通過開展英語閱讀教學,可以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的靈活性、批判性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促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思維品質。
例如,在教學Life on Mars這篇閱讀文章時,英語教師在教學完后為學生設計一個“debate”教學環(huán)節(jié),以“What are the disadvantages and advantages of life on Mars or Earth?”為主題引導學生進行辯論,先組內討論,然后組間辯論,逐步深化學生對所學英語知識的理解和認識,尤其是借助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問題,可以使學生結合現(xiàn)有的知識以及生活經驗來做出判斷,這樣就可以發(fā)展他們的批判性思維,同時也可以提升學生學習英語知識的整體效果。但是在設計啟發(fā)性問題時,教師必須要結合學生的思維發(fā)展需求和認知能力,避免設置難度過大的問題,否則容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英語學習的最終目標是要使學生可以靈活地運用英語來開展對話,所以語言能力是學生學習英語的一個重要目標。而閱讀教學是培養(yǎng)學生語言能力的一個重要路徑,通過閱讀學習學生能夠積累豐富的英語詞匯和語法知識,這對提升學生的文本理解力和語言表達能力具有重要意義[2]。針對這種情況,英語教師可以采取“精泛結合”的策略來開展閱讀教學,具體就是科學地安排閱讀文本,力求做到有主有次,使學生可以集中精力和時間,采取多種手段和方法來開展學習,同時教師要適當補充相關教學內容。
例如,在教學This is me這篇閱讀文章時,英語教師可以結合相關的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一道“信息匹配”泛讀題,然后引導他們在對閱讀文本框架進行梳理的基礎上開展精讀,并繪制思維導圖。而在進行精讀文本內容時,教師要引導他們開展深入思考,如“What can you learn from your new classmates? Which classmate impressed you most? And why?”等,借此來深化學生對相關閱讀文本的理解,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能力。
學習能力培養(yǎng)也是初中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具體要求是要引導學生開展自主思考,充分發(fā)揮自身的主觀能動性,并不斷提升自己的英語水平。針對這種情況,英語教師需要注重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引導他們積極自主地參與課堂教學。如在課堂教學導入新知的過程中,英語教師可以選擇一些與教學內容有關且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引導學生快速參與課堂教學,借此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例如,在教學Growing up這篇閱讀文章時,考慮到這篇閱讀為記敘文,主要是描述Spud Webb這個NBA球員不斷克服重重困難,最后成為一名偉大NBA球星的故事。在上課時,教師可以改變傳統(tǒng)直接導入課堂教學內容的授課方式,先引導學生相互討論自己所感興趣的體育運動以及所喜愛的體育明星,之后再過渡到籃球這項運動,引出Spud Webb的個人經歷。此外,為了繼續(xù)激發(fā)學生學習這部分英語知識的興趣,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展示Kobe Bryant, Stephen Curry等籃球明星的比賽集錦,之后再為學生展示Spud Webb的個人簡介,使學生可以對比這些球員的身體條件差異,更加深刻地體會Spud Webb在這群“巨人”中立足所需要付出的努力。最后教師再因勢利導,引導學生思考相關的閱讀文本及內容,最終達到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意識、提升學生學習能力的目的。
在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教育目標下,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yǎng)學生的文化品格,升華他們的情感。在一堂課中,教學空間和時間有限,如果單純地向學生灌輸英語語法知識,那么勢必會影響學生思維的發(fā)展以及對學生文化品格和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所以,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在閱讀文本內容的過程中深入挖掘和提取有效的英語信息,確保他們可以深入理解和領悟語言知識中包含的文化以及情感價值,最終使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文化品格[3]。
例如,在教學Good manners這篇閱讀文章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提供When in Rome這篇介紹西方禮儀的閱讀文章,有效地滿足他們的好奇心與求知欲,讓他們多了解一些西方國家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基本文化現(xiàn)象。如可以為學生提供“When in Rome, do as the Romans do”這個關鍵閱讀文本信息,逐步向他們灌輸西方的文化和情感價值。然后可以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引導各個小組從多角度對比分析中國和西方國家的禮儀差異性,如“中西方禮儀差異性具體表現(xiàn)是什么?如何看待?”“中西方國家餐桌禮儀的差異性有哪些?”“中美婚禮儀式的差異性有哪些?”等,讓學生在課下搜集相關的閱讀內容。待學生對這些閱讀文本了解了之后,便可以感受到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性,從而對西方國家的一些文化風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認識,同時也養(yǎng)成了良好的文化品格。
學科素養(yǎng)培養(yǎng)是新課標下初中英語教學工作的根本出發(fā)點和落腳點。在實際的閱讀教學中,英語教師要立足于思維品質、語言能力、學習能力和文化品質等培養(yǎng)視角,為學生設計恰當?shù)拈喿x教學方案,確保可以有效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