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艾華
(江蘇省連云港市開發(fā)區(qū)新縣中心小學,江蘇連云港 215638)
美國最佳教師雷夫說:“閱讀不是一門科目,它是生活的基石,是所有和世界接軌的人們樂此不疲的一項活動。熱愛閱讀的孩子將擁有更美好的人生?!彼裕鳛橐幻Z文教師,筆者一直在為營造書香班級而探索。
采他山之石以攻玉,納百家之長以厚己,廣泛的閱讀是搭建書香班級的基石。為了營造濃濃的讀書氛圍,教室布置了讀書角,墻壁張貼了讀書名言,后黑板的下方整齊地掛滿了“真閱讀工程”所推薦的必讀書籍,并要求學生做好讀書計劃。一段時間后,隨便抽取幾名學生一一調查,效果很不理想。那么,怎樣讓學生真正地讀起來呢?
經(jīng)過調查發(fā)現(xiàn),學生愛讀的書大致有兩類。第一,符合學生年齡特征,能滿足他們心理需求的書。學生的心理需求具有其特定的年齡特點,小學階段的學生一般都具有好奇心強,好表現(xiàn),尋求冒險刺激,渴望神秘的經(jīng)歷。所以像《魯濱孫漂流記》《藍色的海豚島》《小王子》和《絨毛兔兔》等就是他們的最愛。第二,能緊跟時代發(fā)展,適應時尚潮流的書。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進步,如今的學生對于科學,對于宇宙、未來的了解和渴望,對于流行、時尚的跟隨,都是筆者小時候所不能夠比擬的。那么筆者就給他們推薦了《世界100文明奇跡》《馬小跳365科普系列》《大科學家講的小故事》和《小靈通漫游未來》等也讓學生愛不釋手。
要想學生真正地讀起來,教師還需要幫助他們合理地安排閱讀時間,保障他們的閱讀精力,讓他們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于是筆者每天安排晨讀午讀為“師生共讀”時間。
背誦國學經(jīng)典影響深遠,意義無窮。誦讀千古美文、做少年君子,啟迪心智、充實學生記憶的黃金時代,厚積薄發(fā)、為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打下堅實的基礎[1]。因此,弘揚國學經(jīng)典,傳承中華文化不僅是每一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也是搭建書香班級不可缺少的板塊之一。背誦國學經(jīng)典的好處不容置疑,那么怎樣扎實有效地開展呢?為此,筆者做了大膽的嘗試。
首先,壓縮課內(nèi)閱讀時間,誦讀國學經(jīng)典。每兩課時壓縮10分鐘的時間,師生一起背誦國學經(jīng)典,一個學期以后,筆者所帶班級的語文成績不但沒有下降,還有了一定的提高。其次,爭取睡前時間,養(yǎng)成誦讀習慣。利用語文課時間師生背誦國學經(jīng)典效果固然好,但是這顯然是遠遠不夠的,怎么辦?家長配合爭取學生睡前十分鐘背誦。這樣一學期要背誦的《論語》半學期就完成了。
經(jīng)過一段時間潛心閱讀和背誦經(jīng)典后,有一次,師生共讀時間筆者隨意和大家聊聊魯濱孫這個人物,沒想到學生的話匣子一下子就打開了。這給了筆者一個提示,筆者要給學生搭建一個平臺,讓他們在這個平臺上暢快淋漓地講自己的讀書所獲。于是筆者又打起了作文講評課的主意。每兩周就有兩節(jié)作文講評課,這兩節(jié)課時間筆者一節(jié)用于習作講評,另外一節(jié)改成了學生的閱讀匯報課。匯報課的內(nèi)容豐富多彩:講精彩故事片段、評書中人物品質、根據(jù)書中內(nèi)容自編自演情景劇、朗誦古詩詞等。每次匯報課前學生都積極主動地做好課前準備,匯報課上學生真正成了課堂的主人。上學期,學生根據(jù)《三國演義》中的人物及故事情節(jié)排練的情景劇獲區(qū)二等獎;這學期學生參加區(qū)經(jīng)典誦讀比賽,獲學校唯一的一個個人組二等獎。
一次偶然的機會,筆者發(fā)現(xiàn)一個喜歡繪畫的學生的繪畫本上畫了許多《水滸傳》《三國演義》中的人物肖像,且畫得有模有樣的,于是筆者就問:“這是興趣班的老師讓你畫的嗎?”她說:“不是,只是自己喜歡,就畫了下來?!睂ρ?!學生的興趣愛好不同,有的學生喜歡講,筆者為他們搭建了展示的舞臺,那么這些喜歡繪畫的學生,筆者也應該同樣給他們展示的機會。于是,筆者鼓勵喜歡繪畫的學生,在他們在畫的人物肖像邊上簡單地寫一寫人物介紹。這樣,一部分學生的繪畫本就被置于班級圖書角最醒目的位置,供班級同學欣賞。這些人物肖像具有鮮明的人物性格特點,可以幫助其他學生更深刻地記住書中的人物。筆者還精選出一些好的作品,貼在班級外走廊的墻壁上,供同年級的學生欣賞,這成了筆者所帶班級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看到教室內(nèi)外張貼的繪畫作品,并且不斷更新,一些不會畫的學生也心里癢癢了。他們也還真有招,不會畫,他們會貼!他們把雜志、報刊上一些有趣的人物漫畫剪下來貼在吹塑紙上。嘿!效果還真不錯。不過由此又給了筆者新的啟發(fā):讓貼一貼的內(nèi)容豐富起來。因為,現(xiàn)在的學生幾乎不看新聞,他們的信息量就局限于書本,那么報紙上的新聞可以作為學生貼報的內(nèi)容。這樣可以很好地彌補學生社會信息量的不足;另外,學生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閱讀,雖然閱讀量是增加了不少,但是對于一些好文章的評析還是束手無策。那么,一些大家短評也可以成為學生的貼報內(nèi)容,讓他們清楚好文章好在哪里,他們自己該怎樣賞析文章。一段時間后,讀書匯報課上學生評析蒼梧晚報小記者的文章,也可以頭頭是道了。
點燃激情激發(fā)創(chuàng)意:《西游記》是學生最愛讀的名著之一,講起孫悟空的故事那是每個學生信手拈來的小事,匯報課上他們講的是繪聲繪色,激情高漲。就在這時,筆者拋給學生一個作文題《假如我是孫悟空》,稍加思考后他們就在小組內(nèi)講了起來,大家互為補充,教室里不時傳來愉快的笑聲。筆者知道那是學生在盡情地使用孫悟空的魔法。眼見火候差不多了,筆者說:“你們快把你們想象的故事寫下來吧!”學生可以說是下筆千言,一揮而就。
“真閱讀工程”推薦的必讀書目,學生幾乎都是在師生共讀的時間完成的,可以說學生的閱讀態(tài)度是端正的[2]。可是每當臨近期末考試的時候,課外閱讀的一些相關習題還是會難住好多學生,這是怎么回事呢?熟讀了題卻不會做,那不是很委屈的事。經(jīng)過細細分析發(fā)現(xiàn),學生在閱讀時更多關注的是故事情節(jié),很少關注一些細節(jié)。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讓學生上網(wǎng)搜一些和閱讀書籍相關的習題,這些習題不僅可以自測,也用于同學之間互相考一考;同時,筆者也利用午讀時間在班級的電腦大屏上出示些相關習題讓學生搶答,以此來促進他們用自測的形式提高閱讀深度。
“真閱讀工程”的實施為筆者帶來了契機,在“真閱讀工程”的引領下,經(jīng)過一年多的實踐,筆者切實地感受到自己慢慢去除浮躁,帶領學生一步一個腳印地游覽書的百花園;還摸索出巧搭書香班級行之有效的七個板塊,并用這“七彩”繪出了一個多姿的書香班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