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紅
(福建省南平市政和縣實驗小學,福建南平 353600)
童話教學設計時,教師需要引入創(chuàng)新意識,更新教學情境設計、引導方法篩選、課堂訓練升級、教學評價更新,可以成功調動學生學習童話的熱情,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全面塑造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在具體操作中,教師要正視童話教學存在的固有問題,從教學實際出發(fā),對課堂教學進行科學衡量,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應對策略,以提升童話教學品質。
童話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有重要比重。在具體教學設計時,教師要針對學生興趣取向,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對教學情境進行多重創(chuàng)新性設計,以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童話的積極性。教師生動講解、利用多媒體展示信息材料,或者是發(fā)動學生展開課堂誦讀、演繹,給學生帶來直觀感知體驗機會,這樣可以極大提升童話教學效率,塑造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1]。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興趣一旦被激活,課堂教學自然進入良性軌道之中。
《陶罐和鐵罐》是一篇寓言故事,具有童話屬性。教師先讓兩個學生分角色朗讀課文,因為課前準備比較充分,這兩個學生表現(xiàn)非常出色。教師隨即給出思考問題:陶罐和鐵罐都具有自己的個性,你能夠給出總結嗎?這個寓言故事說明一個什么道理呢?如果要改編成課本劇,你有什么好建議呢?問題投放之后,學生便開始議論紛紛。有學生認為,陶罐為人謙遜,以善待人,具有一顆美麗的心;鐵罐太過尖刻,自以為是,不能和睦相處。也有學生說,這個寓言故事說明一個最為簡單的道理,就是為人要和善,不能太傲慢無禮,做人要像陶罐一樣,寬容大度,最終成為受人尊敬的珍寶。還有學生建議:課本劇只有兩個人物,顯得有些單薄,不如增加一些環(huán)節(jié),展示陶罐受人追捧、鐵罐受人冷落等內容,以提升寓言故事的教育性。
教師讓學生展開分角色朗讀,為學生展開學習創(chuàng)造良好情境,因為故事情節(jié)并不復雜,學生大多能夠自行掌握。教師給出適合度更高的思考問題,將課堂教學推向高潮。問題有一定難度系數(shù),激發(fā)意味較為明顯,學生都能介入思考,自然贏得課堂教學成效。
童話故事內容大多比較淺顯,學生通過自主閱讀學習便可以掌握基本情節(jié)。在教學引導環(huán)節(jié),教師需要對教學引導方法、教學輔助手段進行多重改進和優(yōu)化,以矯正學生學習方向,讓學生獲得更為豐富的學習認知和體驗。發(fā)動學生展開質疑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課堂辯論活動,調動學生展開信息搜集活動,引入多種游戲競賽活動,都可以提升童話教學品質,贏得童話教學的主動權。
《七色花》是標準的童話故事,故事情節(jié)比較復雜。在具體教學設計時,教師讓學生總體閱讀之后,將課文分成幾個部分,然后發(fā)動學生自由挑選一個片段,用自己的話陳述故事。小學三年級學生復述課文有一定難度,教師給出鼓勵性引導:確定講述的內容之后,先理順主要情節(jié),用幾句話列出復述提綱,然后對照提綱講述給同桌聽,熟練之后,參與班級展示活動[2]。學生開始訓練,教師深入學生群體之中,對學生個性表現(xiàn)給出指導。課堂展示開始,學生參與展示熱情很高,雖然有些學生講述還存在一些小問題,但整個展示活動還是比較理想的。
教師引導學生展開復述活動,這是比較有訓練價值的教學設計。引導學生先列出復述提綱,為學生規(guī)劃了操作路線,學生依計而行,其操作順利展開,展示效果顯著,說明教師引導是卓有成效的。
童話課堂訓練設計時,教師要注意豐富訓練形式,注重學生學習情感、創(chuàng)造力等因素的培養(yǎng),展開多種形式的讀說、讀思、讀寫訓練,以切實提升學生學習思維品質。讓學生講述童話故事,評價、續(xù)寫、改寫童話故事,課堂演繹動畫故事,都可以有效激活學生想象力,只有促使學生在聯(lián)想、想象中感知童話、探析童話、創(chuàng)作童話,才能塑造學生童話學習認知體系。
《幸福是什么》這個童話故事篇幅很長,但情節(jié)前后觀照,閱讀并不存在太多問題,讀完故事,學生也可以弄明白其中的道理。為提升學習品質,教師為學生設計一個訓練任務:根據(jù)故事表現(xiàn)手法,自己創(chuàng)編一個童話故事,闡述一個最為簡單的道理。學生聽說要自己創(chuàng)編童話,大多出現(xiàn)為難情緒。教師給出引導:寫童話,關鍵是設計故事情節(jié)和人物,童話中的人物可以是人,也可以是植物和動物,這樣就為故事情節(jié)展開創(chuàng)造了良好條件。學生聽教師講解后,快速進入創(chuàng)作節(jié)奏之中。展示開始,學生童話故事編輯要比預想得好很多。有學生這樣編輯:從前,有一個人,養(yǎng)了一只貓和一條小狗。貓非常聰明,知道如何討得主人歡心,經(jīng)常在主人面前說狗的壞話。每當這個時候,小狗都要被主人暴打一番。有一天,來了一個小偷,那只貓看到有小偷進來了,嚇得躲藏起來。小狗聽到動靜后,大聲叫起來。小偷嚇一跳,想用手中的木棒打它,可小狗毫不畏懼,勇敢地撲上去,咬住小偷的褲腳不松口。主人被驚醒了,急忙出來,看到小狗的勇敢表現(xiàn),自己也感覺有些慚愧了……
讓學生寫童話,其訓練價值是非常明顯的,雖然很多學生都存在畏難情緒,但實際操作起來,其體驗會更為深刻全面。很多學生不僅能順利完成訓練任務,還可以對學習思維形成良好歷練[3]。
課堂評價是重要的教學組成部分,在童話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啟動多種評價方式,對學生表現(xiàn)展開深度解析,以成功激活學生學習童話的內驅動力。學生個人自評、學生互相他評、教師個性點評,多種方式融合性運用,為學生注入嶄新學習活力,這樣可以大幅度提升童話教學效率。
《去年的樹》是一則優(yōu)美動人的童話故事,關于童話蘊含的道理,可能不同的人會給出不同的解答。有人認為是“信守諾言”,有人堅持是“珍惜友情”,還有人說是“人和自然需要和諧相處”。教師在教學設計時,讓學生任選一個角度展開陳述,說說自己的主張。學生紛紛參與課堂討論,教師隨即給出個性評價,學生學習熱情更為高漲。教師評價語言非常豐富,而且呈現(xiàn)個性化特征:“你認為誠信是最為重要的,小鳥能夠一諾千金,想盡一切方法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看來你對誠信很看重,認知非常到位。”“去年的樹,變成了火柴被燒掉了。亂砍濫伐現(xiàn)象嚴重,破壞環(huán)境,自然會帶來嚴重后果。你能夠從這個角度思考,說明你關注社會、關注自然,有一顆公德心。表現(xiàn)真不錯,繼續(xù)努力?!苯處熢u價語言的創(chuàng)新,為學生帶來全新感知體驗,成為童話教學重要助力增長點。
小學童話教學深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和意識的影響,教師在教學設計執(zhí)行過程中引入創(chuàng)新意識,對教學設計體系展開優(yōu)化處理。創(chuàng)新教學情境、優(yōu)化教學引導、升級課堂訓練、更新教學評價,從不同視角展開教學革新,充分激活了學生童話情結,贏得童話教學的理想效果。
[參考文獻]
[1]趙長偉.小學語文童話教學的形式與途徑[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7,(6):125.
[2]許元英.生本理念視角下的小學語文童話閱讀教學研究[J].山西青年,2016,(17):137.
[3]王菲.小學語文童話教學改革的若干思考[J].現(xiàn)代教育科學,2014,(10):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