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雪寒
寫作話題為“自然”,肯定不是讓同學(xué)們老老實實寫一篇科普類的文章,更多的是希望同學(xué)們在感悟自然的同時,能體會到情。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才能寫出一篇佳作。東籬下的菊花、鄉(xiāng)野回憶……現(xiàn)在,讓我們一同去感受獨屬于自然的浪漫。
特等獎作品1
再也沒有
文/江蘇省盱眙二中 吳佳霏
夢里夢外,總有一種聲音縈繞在耳畔,是月光沿著山谷在流淌。
——題記
穿過透著晨曦的起居室,倚在觸感冰涼的扶手上,我仰視著摩天大樓。它不言不語,卻向我講述著那闊別已久的大自然、記憶深處的小山村……還有我的奶奶。
一曲悠遠的竹笛,一條彎彎的小路,一陣攜著花香和露水的風(fēng)路過玻璃泉,漾起層層漣漪。我緊抓奶奶的衣角,拖著收獲滿滿的竹簍,心里樂開了花。我一路上忙著采摘各式各樣的花草,采了黃花又去摘紅花,抱著黃瓜又丟了花,一路走一路丟,就像猴子掰玉米似的?;氐郊視r,我才發(fā)現(xiàn)手里只剩一朵懨懨的花和幾根狗尾巴草。奶奶見我垂頭喪氣,就像變戲法一般,不緊不慢地從口袋里、背簍里掏出我遺失的寶貝。她先把竹簍里的魚蝦倒進缸里,又把我那些花兒草兒整理之后插進花瓶里。她一邊整理著花兒,一邊說著笑話逗我笑。
“喲!看把我們毛毛樂的,今天收獲不小吧!”爺爺?shù)鹬禑熥哌M堂屋,用那粗糙的大手揉著我的小腦袋。
“對呀!我們今天抓了好多龍蝦,個個都很肥呢!”我手舞足蹈地比畫著,還夸張地睜大眼,向爺爺描述著。
“毛娃子,最會胡扯!”奶奶扯了一下我的衣襟:“哪里來的龍蝦!不過是河灣里的米蝦!你倆快去洗手,今晚吃米蝦蒸蛋,可饞死你們!”
“好嘞——”
于歐陽修而言,自然是“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于蘇東坡而言,自然是“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于陶淵明而言,自然是“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于我而言,自然卻是故鄉(xiāng)山間那裹挾著花香的風(fēng),也是那被山泉滋養(yǎng)了的野蟲的呢喃。
我背枕山河,陷入沉思。
(指導(dǎo)教師:秦奮)
點評
小山村簡單淳樸的生活就這樣在佳霏筆下靜靜流淌。佳霏的文字很具感染力,她將幼時生活的畫卷細致描摹,讀者似乎也能聞到花香,感受清風(fēng)拂面的涼爽。這就是文字的魔力吧!現(xiàn)在,我迫不及待想跟隨她的腳步,去那彎彎的小路上走一走,或淌入清涼的泉水捉蝦,一同享受自然的美好。
特等獎作品2
東籬那頭
文/四川省成都七中 李沚璇
九月初
斑駁的光影爬上東籬上的常青藤。常青藤病懨懨的,耷拉著土黃色的葉片。“我以為你會長久陪伴我的。”他苦澀地勾起笑,笑得很是惋惜。
一廬,一井,一籬,一人。東籬這頭沒有人來拜訪,他也只能與自然對話。
“這已經(jīng)是秋天了么?”醒來,已有陣陣涼意從東籬那頭傳來。
“它開了沒有呢?”他怔怔地呢喃。
那簇野菊,還在等誰?
九月下旬
野菊還是開了。
他俯下身細看。野菊一朵挨著一朵,蕊心尖兒是厚重的橘黃,往外,花瓣的顏色就是活潑的檸檬黃。野菊桿兒又是那么的瘦弱,被花朵壓得彎彎的黛色軀干,活脫脫一個弱不禁風(fēng)的美人。
籬下最小的那一朵開口說話了:“我是來自南山的籽,到此處尋你?!痹捴袔е唤z高傲又有一絲期待,似乎在渴望他能采下它。
“好。但是……值得嗎?”
“值得?!?/p>
九月末
這是它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最后一天——采下的野菊只能活兩天?!澳悴幌朐倏纯茨仙降娘L(fēng)景嗎?”遠處,輕紗似的霧籠罩著南山,偶有鳥鳴,從山的制高點擴散。“想,但是我知道自己會逝去,所以也不再留戀。”野菊的目光停留在門外已經(jīng)干枯的常青藤上,有那么一絲傷感?!罢椅业哪康??”他將手搭在它的身上,撫摸著那一脈金黃。
“我希望你能記住我。世上走這一遭,若是不能留下點什么,得多難過?你說,我能夢想成真嗎?”它抖抖花瓣,淡淡地笑著。
次年九月
東籬那頭,那簇野菊又開了。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他駐守在自然中,再未離開。東籬那頭,有著他的悠然,還有不為人知的思念。
(指導(dǎo)教師:張靜)
點評
李址璇以時間為線索,將陶潛和東籬野菊的故事娓娓道來。那朵倔強的野菊就像《小王子》里的玫瑰花,雖然有點傲嬌,但卻與陶潛心意相通,理解他的孤苦寂寞。一人一菊,相依相伴。這朵野菊就是大自然給予陶潛的安慰吧!沚璇的文字淡雅、流暢,能傳遞出陶潛的憂傷之情,很不錯。
課堂內(nèi)外·創(chuàng)新作文初中版2018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