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顯宏
知道黑泥溫泉,是在南華縣文獻之祖陳元編纂的康熙《鎮(zhèn)南州志》中的一篇游記——《游黑泥溫泉記》:“溫泉,州西南一百五十里,在黑泥山,噴泉清潤。遠近男婦都來就浴。”
農(nóng)歷二月初八,我們參加“行吟大中山·馬櫻花之約”作家攝影家采風(fēng)組的一行五人有幸前往南華縣一街鄉(xiāng),參加當(dāng)?shù)氐摹霸杼習(xí)?。 “澡塘?xí)焙汀安缓π吆印敝g會是什么關(guān)系呢?
中午12點,我們來到黑泥溫泉,準備加入到當(dāng)?shù)貐⒓印霸杼習(xí)贝筌姟V灰姶稛熝U裊,有人在磐石下殺雞煮飯,還有人把小百貨搬到了懸崖絕壁下的河灘上出售。一陣叮叮咚咚的嬉水聲從巖洞里傳來,我們幾步?jīng)_上臺階,好奇地朝水聲響處探頭望去,見七八個婦女和小孩在里面洗澡,但都穿著外衣。征得她們同意后,我們才開始拍照。
另一個洞穴里也有戲水聲傳來,是兩男客赤裸沐浴。他們整個身子泡在硫磺水里,臉上寫滿了“享受”二字。硫磺水比較溫暖,一股淡淡的硫磺味彌漫在空氣中,就是所建澡塘過于淺了一點。難得來趟黑泥溫泉,肯定不能錯過這次享受的好機會,我們也脫了鞋襪,下池泡腳擦身享受一番,邊沐浴邊與身邊的彝族老表閑聊起來。聽他說,他是一街鄉(xiāng)田房村委會人,從十八歲起,年年農(nóng)歷二月初八日都來趕”澡塘?xí)?,已?jīng)有三十多年了。他告訴我們,黑泥溫泉是我們有文化人的叫法,洗澡塘才是本地人的習(xí)慣性叫法。原來,這條河還有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老一輩人都叫這條河是“不害羞河”,人們洗澡的這個地方叫“不害羞河邊”。但其實,人們到這里沐浴是神圣的祭祀祈福行為,受神的保佑,完全沒有必要害羞。
在對岸的另一個人工修筑過的石洞里,也傳來了嬉水洗澡的聲音,我們看見在洞口的石頭上,鋪著一塊春花色的頭巾,非常顯眼,就明白這是有婦女在里面洗澡的記號,就沒有貿(mào)然闖入拍照。過了一會,我看見一老婦人抱著一個幾個月大的嬰兒從石洞里走上來,把包裹好的嬰兒放入搖籃里。在過去缺醫(yī)少藥的年代,據(jù)說多病多難的小娃娃,人們都喜歡抱來黑泥溫泉洗洗澡,祛病消災(zāi),這樣就好養(yǎng)大了。
據(jù)陳元當(dāng)年的介紹,黑泥溫泉從上到下共有四潭——“最高者曰‘鸚鵡潭,在山絕頂,人跡罕到;次曰‘天蓬潭,潭上石擎如華蓋,旁穿一小孔,亦瑩潔可愛;又次曰‘象鼻潭,奔瀉如瀑布;最下曰‘馬槽潭,則遞注匯流之所也?!庇捎趤砣ゴ掖?,我們不可能到達最高處的“鸚鵡潭”,也沒來得及詳細考察確證陳元記載的四潭的具體位置。
從明末清初起,人們就在農(nóng)歷二月初八來黑泥溫泉趕“澡塘?xí)保两裱亓?xí)已經(jīng)有四百多年的歷史了。奇峰危石水成藥!南華黑泥溫泉含硫量適中,水溫50度左右,可治皮膚病、關(guān)節(jié)炎等多種疾病??上挫畲鬄?zāi)大難,小病小癢不纏身;可洗祛百病,一年到頭清清爽爽。 也難怪每年的“澡塘?xí)逼陂g,楚雄、南華、祥云、彌渡、姚安等地的彝漢各族人都來到這里沐浴治病,鼎盛時期曾多達一兩萬人,把這個躲藏在山縫里的朱家村擠得水泄不通了。
現(xiàn)在年輕人都外出打工去了,農(nóng)村多是空巢老人、留守婦女和留守兒童。我們所見,今年來趕“澡塘?xí)钡母鞣饺罕?,就只有三四百人。相對而言,來此洗澡的女人多,男的少;從祥云縣鹿鳴鄉(xiāng)趕過來洗澡的人多,南華本地人來趕“澡塘?xí)钡娜朔炊伲幌丛杼链宓娜嗽凇霸杼習(xí)边@一天,幾乎不去湊熱鬧,就坐在村邊路口觀看絡(luò)繹不絕進出黑泥溫泉的洗澡人。
我們遇見最遠的是一家從楚雄市子午鎮(zhèn)趕來的一對三十多歲的年輕夫婦,帶一老人和兩個孩子。他們頭天晚上三點鐘就開著自家的微型車出發(fā)了,早上十點半才趕到黑泥溫泉。他們遠途而來,可能不是單純?yōu)榱嗽诤谀鄿厝匆淮卧?,還有拜佛祈愿祭祀的活動。我見他們除了在這里殺雞煮飯外,還端著煮好的整雞和齋飯在黑泥溫泉旁的唯一建筑“子孫廟”里點燭、燒香、祭獻、叩首,儀式搞得十分隆重,有一種生殖崇拜的味道。在溫泉旁的懸崖上,掛著幾塊紅綢子,上供奉觀音像,善男信女到此都喜歡跪在大石頭上對著觀音像磕頭。據(jù)說心誠的人,生育都能遂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