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吉加
依照佛教傳統(tǒng),十方三時一切正等正覺佛陀智慧、慈悲、勢能三作為顯現(xiàn)時,智慧化身是文殊菩薩,慈悲化身是觀自在菩薩、勢能化身是金剛手大勢至菩薩,因此,總集十方三時一切佛陀就會集于三怙主。
此造像是三怙主集會體相,中央為文殊菩薩,右邊為觀自在菩薩,左邊為金剛手大勢至菩薩,都是立像。文殊菩薩頭戴三頂尖天冠,靜息、微笑、姣美神態(tài),一面雙臂,右手持智慧寶劍,寶劍對直肩部向上揮舞,左手在前胸心間持藍綠絨蒿花枝,花朵在對直左耳處綻開,在此之上安放著經(jīng)典卷帙,由綾羅和珍寶裝飾體相,雙足直立于蓮花瓣底座上。在主尊佛文殊菩薩右邊矗立著金剛手大勢至菩薩靜息像,金剛手大勢至菩薩一面雙臂,面帶微笑,頭戴三頂尖天冠,眉毛纖細,眼線細長,鼻梁隆直,雙唇猶如寶瓶紅潤,體相裝飾綾羅和各種珍寶飾品,右手對直前胸持豎立五頂尖金剛,左手手指微彎持蓮花枝裝飾體相左面,并在對直左耳處美麗綻開,雙足輕盈地直立于蓮花瓣底座上。主尊佛文殊菩薩左邊矗立著觀自在菩薩像,觀自在菩薩一面雙臂,頭戴三頂尖天冠,頂髻明顯高起,雙耳上部綢布有如風(fēng)扇在兩側(cè)鋪開,面容慈祥,雙目大眼,眼線細長,上身裸體,頸部裝飾項鏈和半瓔珞,以野獸皮掩蓋左乳房,左手結(jié)說法印,右手對直右耳持白蓮花,雙足直立于蓮花瓣底座之上。
在三怙主集會體相背面有靠背六撐、寶塔、大鵬鳥等裝飾,在蓮花瓣底座底部有巖墊裝飾,巖墊間隙的正背兩面各有兩位大力士和兩只獅子裝飾,背面幕簾內(nèi)側(cè)鏨刻有藏文“?????????????”銘文。從佛像的風(fēng)格及題記上分析,屬于克什米爾風(fēng)格的佛像,是12世紀至13世紀由克什米爾工藝師在藏地雕塑的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