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志慧
(無錫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江蘇 無錫 214000)
我院將2015年7月~2017年7月期間所收治的66例艾滋病患者納入本次研究中,分析醫(yī)護一體化模式的護理效果。
2015年7 月~2017年7月期間,我院共收治艾滋病患者66例,采用計算機表法的分組形式將其平均分為研究組(n=33)和參照組(n=33)。研究組男20例,女13例,年齡20-55歲,中位年齡(22.5±5.3)歲;參照組男22例,女11例,年齡21-56歲,中位年齡(22.6±3.6)歲。兩組患者基線資料比較,不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兩組均行基礎護理模式,如按時休息[1]:艾滋病患者感染病癥后,因細菌感染需要臥床休息,在病房內應保持安靜以及空氣清新;飲食指導:為患者食用高蛋白、蔬菜豐富的食物[2];③血液以及體液隔離:因艾滋病患者易通過血液傳染,所以要做好隔離,保護不受到感染;④對癥指導:如果患者出現(xiàn)咳嗽以及發(fā)熱的情況,則立即匯報主治醫(yī)師[3]。
研究組行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具體方法為:①由科室建立艾滋病管理醫(yī)護一體化小組[4],通過微信、qq的形式和患者以及其他工作人員進行交流,患者入院治療的過程中,由護理人員詳細向患者講述小組的每個成員,并由小組內成員為患者的病癥進行評定,而后對每例患者的病情進行記錄,小組內的護理人員幫助患者進行檢查和指導,要求患者填寫完成個人信息后設立檔案,將病情發(fā)展情況及時和患者溝通和交流,并將詳細情況匯報給家屬。
②醫(yī)護一體化查房,每天早中晚各查房一次,以此詳細了解患者情況,如果患者出現(xiàn)心理波動的情況,則應立即對患者進行情緒疏導[5]。③因病癥特殊,所以患者患病后,因面對病癥的恐懼感以及治療效果的擔心,需要承受十分巨大的心理壓力,部分患者出現(xiàn)情緒崩潰以及焦慮情況,所以護理人員在保證患者隱私外,對患者所出現(xiàn)的心理問題及時排解。
所有數(shù)據(jù)均行SPSS17.0軟件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的形式表示,行t檢驗,數(shù)據(jù)對比判定為p<0.05的差異性,則證實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
研究組各項指標均優(yōu)于參照組,詳情見表1。
表1:兩組臨床指標對比(日)
研究組對護理人員滿意度評分為(97.96±2.14)分,參照組為(93.34±2.66)分,組間對比t=7.7739,p=0.0000;研究組對醫(yī)師滿意度為(93.22±2.73)分,參照組為(90.90±2.64)分,組間對比t=3.4894,p=0.0009;患者滿意度分析,研究組為(95.23±5.97)分,參照組為(90.31±6.13)分,組間對比t=3.3030,p=0.0016。
在當前臨床近些年的發(fā)展過程中,臨床護理模式和理念也發(fā)生了變化,醫(yī)院護理關系從以往的主導以及從屬模式轉變?yōu)榛パa方式,在醫(yī)療技術不斷深化的情況下,患者對于護理要求也變得越加嚴格,醫(yī)護一體化主要是要求護理人員在進行護理的過程中,幫助患者解決問題,達到患者和護理人員平等的地位關系,并在護理時,配合患者的要求完成護理工作,以此最大程度提升臨床護理滿意度。通過醫(yī)護一體化的應用,在進行這一護理模式的過程中,為患者提供診療服務,通過兩方共同努力和協(xié)作,來發(fā)揮主觀能動性特征,以此實現(xiàn)臨床護理滿意度的改善。
綜上,將醫(yī)護一體化護理模式應用于艾滋病患者中,能夠對患者的治療時間予以縮短,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緒,同時有效改善患者的臨床各項指標,因此這一研究值得臨床進一步推廣和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