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強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超高層建筑涌現(xiàn)出來,同時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一些建筑更加趨于異形化和藝術化,因此在在現(xiàn)如今的城市建設中,異形超高層建筑非常受設計師的青睞。基于此,本文主要對異形超高層建筑關鍵施工工藝進行探究,并通過實際案例加以剖析,希望對今后異性超高層建筑發(fā)展有所裨益。
關鍵詞:異形 超高層 工藝
—、引言
隨著我國建筑業(yè)的蓬勃發(fā)展,在城市化建設不斷進行的同時,建筑的格局和外貌不再趨于單一。就目前的大多數(shù)建筑而言,鋼結構的應用較為普遍。但也是因為鋼結構的普及和廣泛使用。導致在建筑施工過程中技術要求不斷升高。一旦在鋼結構施工的過程中出現(xiàn)失誤,輕則使得鋼結構出現(xiàn)變形,重則可能導致整體建筑質檢不合格和返工。尤其對于一些異性超高層建筑而言,鋼結構發(fā)生變形對整體建筑影響更大。所以,本文就結合具體的工程實例,對異性超高層建筑關鍵施工工藝進行了研究。希望可以盡最大可能的保障建筑的質量
二、關鍵施工控制工藝研究
(一)模板施工
在工程進行施工之前,有關技術工作人員務必要對項目使用的物料進行仔細的檢查。保證項目的物料要達到普遍的國家設定的標準,只有達到了相關標準才可以被運用到項目施工當中去,在對模板進行施工時。相關人員要精準地根據(jù)施工前設定的規(guī)劃來采取行動。才能夠推進項目的流程能夠順利運行以及質量的確保。在進行模板施工時我們重點要注意對模板安裝平直度的控制,利用科學有效的施工技術,可以很好的避免漏漿、漲裂等常見問題。在進行模板安裝的過程中,盡量的對安裝的具體位置進行標畫,從而盡最大可能保證模板安裝的精確和無誤。同時安裝模板之前要對模板的底角進行相應的處理,從而保證安裝后底角的相對平整,利用砂漿進行找平處理,保障所有模板的高度都處于同一水平線上,從而保障模板施工的整體質量。在進行模板施工之前。負責木工翻樣的有關技術人員要結合建筑工程的設計圖紙,詢問相關部門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是否存在變更,進而統(tǒng)一籌劃具體的模板排列方式,指導施工人員,對模板施工進行總體把控。在對模板進行支撐操作之前,要根據(jù)實際規(guī)范的操作要求,刷一定量的脫模劑,模板完工后,應該先檢驗鋼筋隱蔽情況,再進行封模。并且鋁合金模板施工過程注意事項以下:
①樓板澆筑時預埋可調斜拉桿的固定板。并按照模板圖紙所示安裝可調節(jié)斜桿,可調節(jié)拉桿的上端安裝在第三道方鋼高度;
②樓面對角線檢查無誤時,開始安裝樓面模板,為了安裝快捷,樓面模板要平行逐件排放,先用銷子臨時固定,最后統(tǒng)一打緊銷子。
(二)梁及平臺施工
.
一般來說,特殊的高層建筑工程的梁和底模都是厚度為0.018米厚的九個夾板。平臺板光柵為0.05×0.1米的木質正方形。木制側面之間的水平距離約為0.3米,梁的高度不小于7米,在梁的側面,采用雙拼裝扣件管,用一個合格的M16“拉螺栓”制成一個垂直的外殼。螺栓間距小于0.6米。預埋硬質塑料管和塑料套。
(三)壓型樓板施工
根據(jù)異性高層建筑的建筑特點。必須在中間的一些樓層建設壓型鋼板,這此鋼板可以看作是建筑的永久性模板。而在設計之初在一些樓層建設壓型鋼板的原因,一方面是為了解決樓板高空支架困難這一難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充當安全網(wǎng),從而杜絕高空墜落和火災等事故的發(fā)生,也側面提高了工程施工的效率,建立一個安全的施工環(huán)境。
(四)混凝土工程
1.施工工藝流程
混凝土施工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流程:首先便是原材料的計算,然后是混凝土輸送管道的鋪設。接下來是混凝土工程最主要的環(huán)節(jié),那就是混凝土的布料和澆筑,最后進行管道的回收、清理。
2.混凝土的布料和澆筑
混凝土織物需要作為獨立的混凝土材料桿使用。具體的方法是把它放在支撐堅固樓板的模板平面上。一端與泵混凝土輸送管道連接,另一端與軟管連接,水平布由人力推動,以預先設計的施工工藝為藍圖,首先在芯管結構上進行混凝土施工,將泵管設置在預留的電梯通道位置,并在鋼結構安裝后澆注外框架平臺,從而泵管放置在外框架平臺上,為了保證混凝土在振搗下能充滿模板,混凝土出口坍落度不應小于150mm,具有良好的工作性和保水性,可加工性主要通過目視檢查來測量,漿糊應用石頭包裹,石材不會暴露或分散。竣工后。應邀請有關部門驗收。
(五)防水隔熱工程
施工要點:首先是對基面進行預處理:先將基層表面夯實。在施工前要求基面盡可能平整、無塵土、干燥。處理穿過底座表面的所有管道,進入桶,煙道,等等。然后是引物的選擇:一般使用CW系列。在使用主劑之前,在基材表面刷一層CW-200透明底漆。該產品附著在基面上的灰塵,以增強基面與主防水劑之間的結合力,然后施加防水涂層:防水涂層均勻地涂覆在基座上,用橡膠刮刀或棕色刷子涂布,并且應該是反復在彼此的兩個方向上,盡量保證涂層在基座臺上,表面被穿透和粘結。采用KS系列產品涂料,需要進行兩次涂刷。第一次涂刷約為最后完成固化后厚度的1/3,一般需要十至二十四小時涂料才能完成固化,在第一次涂刷的涂料表面干固后,便可以開展二次涂刷工作,大約在固化密度完成2/3之后,在有墻腳、豎管的區(qū)域務必要刷一層到底部上的15Cm~30cm:最后就是要檢驗:待防水工程完成后,不要急于進行裝修建筑,要進行一系列有關防水性能的測試。得到“單項工程驗收表”,并由工程代表在表上做記錄,以此確保建筑物能夠達到相應的防水標準。
三、實例分析
在該工程中,根據(jù)建筑的設計規(guī)劃可以得知:主樓設有25層,裙樓設有5層,其中還包括一層獨立的地下車庫,該工程屬于五星級酒店,在這個工程中,2l層以下的樓體形狀為雙塔樓形式,而剩余的樓層則主要采用一個連廊將樓體進行連接,主樓和裙樓之間是通過一個弧形的大堂進行連接,在本工程中,外墻采用的是玻璃幕墻修建,樓體的整體高度為126m,其中主樓的高度在102m,而裙樓的高度在24m,建筑的主體結構為鋼框架.混凝土核心筒混合結構。鋼框架主要應用在屋面以及25層樓層的構架結構中跨度在10m范圍內,在15~21層之間,采用鋼桁架結構。該結構形成了一個走廊,實現(xiàn)了建筑物的連接,其跨度在45米的范圍內,該工程的受力體系較為復雜,芯管主要用于剪力墻結構的施工,埋設部分的位置保留在剪力墻上,埋置部分與鋼框架連接,形成特殊的超高層建筑。由于篇幅有限,本文主要針對以下幾個控制點來談論一下:
(一)超高層混凝土輸送管
在超高層混凝土泵送混凝土過程中,不僅僅只需要輸送泵車壓力需達到高壓要求,對于混凝土輸送設備來說,混凝土泵管安裝于泵管的選擇尤為重要。由于在超高層中,澆筑為高強度等級、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泵送壓力大,且混凝土與泵管摩擦力有所增加。因而普通的混凝土泵管無法承受超高層混凝土泵送帶來的壓力,且摩擦力的增加容易導致泵管削弱,進而導致堵管、爆管等現(xiàn)象,給混凝土施工帶來了巨大的安全隱患及施工質量。
本工程采用125A、壁厚9mm超高壓泵管。與普通輸送管道相比,125A管道的流道截面積增大25%以上,單位長度沿程壓力損失減小20%以上,管道磨損速度也相應下降,但隨著混凝土流速的降低,混凝土在管道內的輸送時間會增加。當泵送高度為400m時,混凝土在125A輸送管內的輸送時間約12.4min,比在普通輸送管內增加約4min。
(二)提高本工程建筑測量定位工效和觀測精度
為提高本工程建筑測量定位工效和觀測精度,確保工程施工質量,本工程采用全球定位系統(tǒng)(GPS)對控制網(wǎng)進行復測。GPS是一種可以向全球用戶提供連續(xù)、實時、高精度三維位置的設備,其具有很大的可操作性,可精準少時地測定放樣點的平面區(qū)域,見圖1。
1.GPS觀測要點GPS觀測作業(yè)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對于第一級和第二級GPS測量,應使用零相位天線和強制定心裝置來放置GPS接收器天線。定心精度應高于±0.Smm,天線應指向北方。操作應嚴格按照規(guī)定的時間表進行。觀察:檢查接收器電源線和天線等的連接后,可以打開:上電后,相關指標和儀表正常后,可以進行自檢,輸入站名和時間段等控制信息:在時間段的開始和結束時,應分別測量天線高度,并將平均值作為天線高度:當天氣太冷時,接收器應適當加熱。當天氣非常炎熱時,接收器應避免陽光直射并確保接收器正常工作。雷電和暴風雨天氣不適合測量。
2 GPS衛(wèi)星定位器計劃在第15個,第30個,第45個和屋頂位置的每個控制點進行重新測試。
兩個點A和B是固定在地面上的第一級控制點。并且它們的三維坐標值是已知的。C點是不同樓層或同一樓層不同平面的重新測試點。為了提高觀測精度,每次使用三組GPS衛(wèi)星定位器,分別設置在A,B和C點。根據(jù)觀察收集的數(shù)據(jù),通過計算機計算C點的三維坐標值。
3.將C點設計坐標與測量坐標進行比較,得到C點定位偏差。
四、結束語
本文詳細介紹了異形超高層建筑的關鍵施工工藝。并且結合了鋼結構建筑的一些共性特點,加以實例進行仔細探究,進而更加具體的描述了建筑施工的關鍵技術。目前,異形超高層建筑在我國各個城市乃至鄉(xiāng)鎮(zhèn)均有分布,建筑的形態(tài)也朝藝術化和復雜化的方向發(fā)展。所以我們要掌握其關鍵施工技術。并提高有關施工人員的技術水平,才能有效的提高工程建設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