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君花 彭妍妍
摘 要 隨著高等教育國際化步伐的加快,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大學生越來越多地開始受到西方文化沖擊,研究這一群體的社會主義價值觀的培育顯得尤為重要。本文以貴州財經大學為例,深入分析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生的特點及其暴露出的幾方面突出問題,總結這一模式對學生發(fā)展的重大意義,并就相關的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措施進行分析,探討中西文化相輔相成的融合路徑。
關鍵詞 中外合作辦學 價值觀 現狀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中外合作辦學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一種新生事物,它主要是指外國教育機構與中國教育機構在中國境內合作舉辦的以中國公民為主要招生對象的教育機構,旨在引進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管理經驗,促進我國高等教育的國際化進程。這一辦學模式的突出特點是跨境,學生要接受國外教學的模式與方法,但在教學實踐中有一點不容忽視,即不同的價值觀、文化習俗、行為方式等異質文化與我國本土文化在碰撞交匯中所形成的一股力量,不斷沖擊著學生原有的社會觀念和生活方式,沖擊著學生原有的民族精神與愛國主義情懷,所引起的矛盾與沖突必須得到合理的解決。因此,如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把握人生的正確航線,使中外合作辦學達到互惠、互利、互贏,成為了當前教育工作者亟待思考的新課題。
1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生社會主義價值觀現狀
通過對貴州財經大學的部分學生進行問卷調查,同時結合典型案例分析、訪談等方式,對當前大學生群體的思想動態(tài)進行總結,發(fā)現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生的基本特點及其價值觀所存問題大致如下。
1.1大學生群體的基本特點
第一,由于中外合作辦學收費標準普遍高于國內辦學收費標準,對學生的家庭條件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大部分學生都來自經濟條件殷實的富裕家庭。在這種環(huán)境下成長的學生,沒有經歷過挫折,不良習氣也較多,教育起來存在一定的難度。第二,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大學生多為獨生子女,基礎教育和家庭教育均良好,但由于缺乏磨練,害怕吃苦,雖有遠大理想,但自我約束能力不強。第三,中外合作辦學的錄取政策相對寬松,只要學生的綜合成績達到標準,一般都可以被錄取,這就導致生源在文化基礎上參差不齊,綜合成績普遍較低。
1.2大學生群體的價值觀現狀
綜合各種數據及相關分析,中外合作辦學模式教育培養(yǎng)的大學生,其在社會主義價值觀上總體是積極樂觀的,但鑒于這部分學生群體的突出特點,他們也在一些方面表現出了不足與缺陷。第一,缺乏學習動力。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中外合作辦學的課程設置極具挑戰(zhàn)性,需要學生面對語言學習和專業(yè)學習的雙重壓力,對學生的整體要求較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許多學生漸漸地從對這一培養(yǎng)模式有著高期待值轉變?yōu)槲冯y情緒不斷滋生,要么三分鐘熱度,自我約束能力差;要么忙于自己的私生活,無暇努力。第二,個人主義盛行。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大學生對待個人與社會的關系問題已然發(fā)生了根本性變化,部分學生憑著家庭的優(yōu)勢在群體中飛揚跋扈,更不愿參與一些集體活動,一旦價值觀受到沖擊,多會傾向于自己的個人意愿。第三,在這一模式下,學生更多的是接受一些西方的教育理念、文化和思想意識,其對西方國建的經濟文化、道德觀念、生活方式大多十分認可,逐漸看輕了原本應該擁有的中華美德,在各個積極方面表現消極。
2對中外合作辦學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必要性
對中外合作辦學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思想政治觀念,更好地解決學習或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所以十分重要且必要。具體來看,主要體現在以下兩方面。
2.1培養(yǎng)復合型國際化人才的需要
中外合作辦學雖然有著優(yōu)越的教學條件和學生顯著的個性特點,但并不是完美的,尤其在對學生的管理上效果不佳。要想讓學生成為復合型國際化人才,還要從基礎做起,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幫助學生及時更正思想上的迷惘,堅定民族自尊心與自信心,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榮辱觀。有了這一支持,學生才能在正確思想認識的幫助下,更好地學習文化知識,獲得更大意義上的提升,成為合格的復合型人才。
2.2應對發(fā)達國家文化沖擊的需要
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大學生年齡一般在20歲左右,此時他們的心理大多處于敏感、動蕩的時期,在思想上并沒有牢固樹立人生觀、價值觀,突出表現在,面對新生事物,難以客觀辯證地看待。加之,他們在學習中會不自覺地受外籍教師的思想意識、價值觀念影響,如果不加以引導,學生極易陷入到對國外生活的頂禮膜拜之中,從而背離中外合作辦學的初衷。所以,大力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應對發(fā)達國家文化沖擊的需要。
3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路徑
在中外合作辦學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程的作用受到了一定的影響。想要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真正落到實處,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必須從多方面入手,進行相互的補充與深化,打破以思想政治課程為主的單一形式,提升思想教育的時效性。
3.1轉變思想,加強價值觀教育的重視程度
當代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其價值觀的正確與否,直接影響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尤其是中外合作辦學條件下的大學生,他們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一直處于中西兩種價值觀的相互影響之中,如果不加以干預和引導,極易出現迷茫,無從抉擇。從這一現實出發(fā),學校的管理者及教師必須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轉變思想,堅持知識學習和思想教育兩手抓,并進一步加強價值觀教育的重視程度。
第一,堅持中國特色高校育人總方向。中外合作辦學培養(yǎng)的人才標準是明確的,其致力培養(yǎng)的是中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yè)的各類人才,所以必須堅定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內涵的一元化價值理念,以此作為合作辦學總的指導思想。
第二,嚴格規(guī)范外教課程教學內容。中外合作辦學這一模式不可避免地會讓學生大量接觸外籍教師,這些教師的思想文化、價值觀念與中國社會普遍的價值觀念存在沖突。為了最大限度地降低這種文化思想的影響,中外合作辦學的主管部門和承辦單位要對培養(yǎng)計劃方案及其合作辦學的形式與內容進行嚴格審查,同時對外籍教師的選聘、教學內容的監(jiān)控、教材的審核、學生思想狀態(tài)等各個細節(jié)進行監(jiān)管,從源頭抓起,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打好基礎。
第三,發(fā)揮黨團支部的引導作用。思想政治工作的開展,離不開黨團組織建設的支持、所以,在實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要充分發(fā)揮學生黨員、共青團員的帶頭作用,積極開展各種黨團建設的活動,利用這種隱性教育團結留學生隊伍,在平時的學習生活中自然地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滲透。
3.2豐富形式,增強價值觀教育的力度
中外合作辦學的特殊性決定了其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獨特性。從整體上看,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應做到顯性教育與隱性教育相結合,由內到外,由整體到局部,層層深入,落到實處。
第一,課堂教學中多元化推進。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學活動中,嚴格規(guī)范外教課程教學內容,并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中推廣討論式教學、案例式教學、音像式教學、互動式教學,進一步豐富課堂形式,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變?yōu)橹鲃訁⑴c,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堅定不移,愿意盡自己所能為社會為他人奉獻力量。
第二,課堂教學外的形式拓展。父母在子女的教育中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及作用。具體到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的學生群體而言,其社會生活經驗不足,在很多方面需要依賴父母。所以,在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過程中,學校應與學生家長保持溝通與聯系,通過家、校雙方的共同努力,讓溝通日?;?,從而更好地掌握生特點,用適當的方式開展教育,解決學生思想認識中的不穩(wěn)定因素。
3.3強化師資,為價值觀培養(yǎng)提供保障
與普通高校的師資隊伍相比,中外合作辦學由于其自身特殊的教育模式,其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教師隊伍有著更高的要求。突出表現在,面對價值觀念西方化、社會思潮多元化等方面的沖擊,廣大必須秉持堅定的理想信念,為學生提供正確的價值觀引導。
第一,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中外合作辦學的背景下,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必須直面挑戰(zhàn),從全球角度、國際視野出發(fā),結合大學生學習成長、就業(yè)、發(fā)展環(huán)境的變遷,以及時代所宣揚的思想理念,對課程培養(yǎng)目標、內容與形式進行創(chuàng)新,給學生更多的成長機會和思想引領,如此才能適應中外合作辦學的挑戰(zhàn),將學生培養(yǎng)成具有創(chuàng)新思想、開放心態(tài)、現代觀念、立場堅定的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建設者。
第二,強化教師培養(yǎng)和管理。思想政治教師是對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yǎng)的引導者,所以其知識水平和人格魅力至關重要。鑒于在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中外教師在行為舉止和思想觀念會給學生帶來思想的波動,思想政治教師應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水平,以更加強大的實力好人正確的思想觀念給學生帶來潛移默化的影響。
4結語
中外合作辦學這一模式給學生帶來了更大的認識世界的機會,其對學生的成長的現實意義,更是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關鍵。在大力倡導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背景下,高校應深刻認識自身教育的缺陷與不足,對課程體系進行拓展和優(yōu)化,從思想認識、教學方法和師資隊伍等方面進行全面的整合,綜合各個方面,深入各個細節(jié),盡最大努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參考文獻
[1] 張勇,巫新建.中外合作辦學的思想政治教育與學生管理模式研究[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09(01):118-121.
[2] 王華敏,李曉娟,黃蓉生.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知行現狀調查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05):100-103.
[3] 曹安.中外合作辦學視域下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研究[J].吉林省教育學院學報,2017(05):26-28.
[4] 沈宇龍.中外合作辦學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研究——以中國民航大學中歐航空工程師學院為例[J].科技視界,2016(20):156.
[5] 王琳,何薇,郭曉君.從愛國和敬業(yè)入手談中外合作辦學模式下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J].品牌(下半月刊),2015(02):151.
[6] 李紅軍.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校園思潮[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0(10):96-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