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敏球
人與自然的關系,是文學永恒的主題。
在大自然面前,人是渺小的。雖則渺小,但不管遭受怎樣的災難,人仍然不屈不撓地活著,又顯現(xiàn)出一種偉大來。
趙菱的新作《大水》,就是這樣一部歌頌“人之偉大”的作品。
《大水》的主人公,是“我的奶奶”,名叫蘭兒。蘭兒生活在黃河岸邊豫東平原上一處叫黃鳳闊的古村落里。蘭兒十歲那年,大水第一次席卷了整個村莊。此后,一年又一年,大水總是突如其來,一共發(fā)了整整九年。
面對吞噬一切的大水,黃鳳闊的人們并未束手待斃。在洪水泛濫的日子里,他們依然努力地過活,造船打魚,重建房屋,互相支撐著活下去。在洪水退下去之后,他們又在布滿寬闊裂縫的土地上,把麥粒撒到裂縫里,種下麥子,“像螞蟻一樣挖洞壘窩,把眼淚咽到肚子里,仍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地生活”。
更為了不起的是,面對年復一年的大水,黃鳳闊的人們并不僅僅是順從命運,默默忍耐地“苦熬”,而是主動去對抗大水,對抗命運?!洞笏肥窃谥袊鴤鹘y(tǒng)生活的泥土里,生長出來的一部有分量的作品。它雖然是一部兒童小說,卻少有地寫出了一種屬于中國人的精神,中國人的智慧,中國人的力量。就像蘭兒爺爺說的:“千百年了,這片土地上什么災都遭過,蝗災、兵禍、旱災,都沒能打敗咱們?,F(xiàn)在洪水也打不敗咱們!”《大水》里的人們歷經(jīng)磨難抵擋洪水的故事,正是數(shù)千年來祖祖輩輩中國人在這片飽經(jīng)風吹雨打的土地上堅韌地活著的一個縮影。這正是民族的“偉力”之所在,也是人之所以為人最了不起的地方。因為把這股中國人的精氣神寫出來了,《大水》就具有了一種超拔的氣質(zhì),一種能夠穿透時空、引發(fā)廣泛共鳴的持久價值。
《大水》選擇了一個“大題材”,而支撐起它的,則是一個個“小人物”?!洞笏穼懟盍艘唤M組人物群像:精明能干的彩升、快人快語的辣椒花嬸、幽默風趣的老蝦爺……每一個人物都栩栩如生,就像活生生地從黃鳳闊的田地里、街巷里、門后面、古廟中走出來的一般。而所有人物中最令人印象深刻、過目難忘的,則是蘭兒的爺爺。這是中國兒童文學里一個具有代表性乃至經(jīng)典性的祖父形象。作為黃鳳闊最能干的人,無論家里地里,粗活細活,他樣樣精通,帶著一家人把日子過得紅紅火火;同時他又是整個黃鳳闊的靈魂人物,大水到來前帶領全村人提前躲避,大水退去后帶領全村人打寨墻,是這片土地上人們的“主心骨”。他是祖父,用自己的智慧和人生經(jīng)驗,潛移默化教給蘭兒很多人生的道理,同時他又是蘭兒貼心的伙伴,永遠用溫柔、細膩的心思關懷蘭兒,給了蘭兒無微不至的疼愛。他是一個“愚公”,即使寨墻被洪水沖垮,即使其他村民不理解,仍然堅持不懈地發(fā)動家人繼續(xù)壘筑;他也是一個“守護者”,守護著家庭、守護著村莊,還守護著一種中國人的傳統(tǒng)美德:同舟共濟、互助互愛。他是《大水》這部作品的一根關鍵性支柱,也是一種中國式“父親”的代表。
《大水》尤為難得的一點,它是一部純正的兒童文學作品,是真正用孩子的眼睛來看世界。蘭兒那許許多多天真的兒童之問,比如“大人們受的苦更多嗎?他們是怎么從小孩長成大人的???”,讓作品充滿了童趣。正是這種孩子氣,散發(fā)著光輝的童真之美,讓這部作品具有了獨特的魅力。
可以說,《大水》是一部既有大主題又有好品質(zhì),既有文學性又有可讀性的兒童文學力作。掩卷之余,那些在洪水退去后的大地上默默播散麥種的人們,那些在大地上騾馬般勞作打寨墻的人們,那些在寨墻之上高舉火把抵擋洪水的人們,他們的形象會刀刻一般深深地印刻在讀者腦海。正如趙菱在后記里所寫的:“大水來去,大地永存。”在這永存的大地上,堅韌地站立著的,是人,是不屈不撓、永遠不向命運低頭、一代又一代扎扎實實地生活著的中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