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西日本新聞報刊》11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無員工店鋪、智能商店相繼面世,顧客感到困惑結賬時只需刷一下臉就能精準計算出消費金額——這種運用“掃碼科技”的便利店從去年開始相繼出現在中國大中城市街頭。
在電子支付迅速普及的大背景下,街邊商店使用電子支付的范圍不斷擴大,無員工店鋪也不斷增多。
當我在杭州探訪無人商店時,一家無人副食品店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該店鋪門前貼著二維碼,顧客只需通過支付寶或微信掃描二維碼就能錄入個人信息。約13平方米的店鋪內擺放著各類商品,唯一的店員則在角落忙著擺放商品。在另一家今年剛開業(yè)的無人食品店內,10平方米的店鋪擺放著幾臺商品販賣機。顧客只需通過手機掃碼就能解鎖入店,結賬時只需自行掃描商品二維碼并使用手機支付,整個流程完成后門鎖會自動打開。這和日本的販賣機很相似,但是不需要找回零錢,更加方便。
在人工成本不斷高漲的中國,無人商店很可能成為經營者的一張王牌。但也有很多上了年紀的顧客不太熟悉智能手機操作,非常需要店員給予幫助和指引。在北京某住宅區(qū)附近一家無人玩具售賣柜,顧客只需通過手機掃碼支付99元押金,就可以享受10元暢玩一整天的服務。但售賣柜上安裝了十多臺監(jiān)控設備,監(jiān)控范圍可以覆蓋到整個公園,連孩童玩耍都會被拍到,讓人覺得很不舒服。另一家位于北京的無人超市竟然販賣香煙和酒品。如此一來,未成年人豈不是可以輕松地購買煙酒商品?
當我們幾天后再次造訪時,這幾家無人商店發(fā)生了明顯變化。店內安排了幾名常駐員工,也新設方便顧客就餐的餐飲角。一家店鋪經營者說:“現在中國智能店鋪發(fā)展并不完善,消費者對智能店鋪褒貶不一。我們想嘗試多種運營方式??傊l(fā)現問題就修正?!?/p>
(陳琳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