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鳴鳴
帶人之辛勞,以前未有切膚體驗。然人生就這樣,你未曾經(jīng)歷的艱辛,像缺失的課,遲早或許得補上。
年近六旬,女兒出嫁做了母親。我呢?自然從父親升至外祖父,“官”高一級,快樂和艱苦也一并降臨。
外孫勇航隔奶后,我夫妻倆帶養(yǎng)身邊。含飴弄孫固然開心,出錢出力卻免不了。雖曾為父為母,然女兒小時多系岳父岳母照料,育人難度,我們體會不深。精力旺盛、活潑好動的外孫,耗人精神——管吃管喝管睡管安全管教養(yǎng),提心吊膽聚精會神不得疏漏。若遇生病,更令人惶恐忐忑。
四五個月時,他左腰骨凸起硌手。“骨頭錯位啦!”老婆陽裳急出冷汗?!皠e慌,看看醫(yī)生再說!”我倒沉著。翌晨起個早,攜他去婦幼保健院檢查,醫(yī)生摸壓幾下,“缺鈣!”照片結論相同。
赴市中心醫(yī)院復檢,確證缺鈣且查出腿腳乏力——護理十天。
小不點躺上小木床,護士以纖纖手指或輕或重按摩他雙腿,孫兒舒服,咯咯咯笑得發(fā)抖。三十分鐘后,再以夾子夾住腿、頸數(shù)處通電療治四五十分鐘。
來回路上,我倆輪番抱他沐浴陽光,融化吸收鈣質。
十余天后,凸部復歸平坦。
兩人松口氣。
父親離世后,老母獨居。二○一六年三月底,兄弟姊妹齊歸家,圍繞她你一言、我一語,議照料辦法:一是請保姆。她頭搖似撥浪鼓,“不行不行,上回請個寡婦當保姆,料她心無牽掛。她倒好……”母親哈哈笑道,“打扮精精致致,不去婚介所,就手機聯(lián)絡找對象,哪來心事做家務呢?”母親臉轉嚴肅:“我數(shù)次下樓散步,見她跟個男人站樓梯口頭挨頭說悄悄話?!苯憬阈⊙诺?,“媽媽獨自在家,遇上壞人不得了!”此方案被否決。第二方案:四個子女輪流住家。母親推讓:“你們一屋的事,小雅身體不好,小鳴(指我)要帶孫,忙不過來?!比幻佳坶g堆砌笑意。兒孫繞膝,誰不樂意呢?其他三人你望我、我望你地看誰領頭。我己退居二線,老婆也退休,將外孫及保姆帶來,雖麻煩倒能對付。老幼皆重要,不能顧此失彼?!拔?guī)ь^,每家每年照顧三個月?!蔽覒B(tài)一表,母親笑了,哥姐妹贊成。
三室兩廳夠寬敞。騰出兩房,我住一間,陽裳與勇航住一間。保姆家在市內,早來晚去。
未滿周歲、天真活潑的曾外孫到來,老母家熱鬧啦。
晨六時他就起床,腳踩咕嘰咕嘰的叫叫鞋,戰(zhàn)戰(zhàn)兢兢手扶墻壁沙發(fā)桌椅房內走動。我呢,睡晚醒遲,尚沉浸夢境,他已至門口,啊噠啊噠地拍打木門。我開門,他瞧我光頭,左手扶床沿,右手拈擱床頭帽子,哦哦朝我頭頂戴上。片刻,他啊啊啊叫喚,單手使勁扯,試圖取下,我忙俯首。然他不罷休,喘著粗氣,仍舉帽要戴,我再次低頭……反復數(shù)次他才咯咯咯笑吟吟扶壁離去。我穿衣下床,洗臉漱口。
早飯畢,他一手牽保姆一手指門——要出去。我出門將擱樓梯下童車扛至坪中。保姆抱他下樓放車上系上安全帶,推車出大院,過巷穿街直奔公園。陽裳隨即打掃衛(wèi)生、洗滌衣服及外出采買。我要么出外辦事開會,要么看書碼字。母親去散步或與街坊鄰居聊天。
午飯前,童車咯噔咯噔一路歸家,滿臉通紅、手舞足蹈的外孫,拍打、踢蹬得童車啪啪作響。若沒及時趕回,我會下樓去大門口張望,待推車出現(xiàn),三步并作兩步迎上,從汗涔涔的保姆手中接過童車或小不點。
午飯后,陽裳與孫兒上鋪歇息。他醒來已近四點,保姆攜去路邊看街,我們仍各忙各。
晚餐后,他仍嚷嚷要出去。我抱他到大馬路人行道上,一家家店鋪挨過來看過去。服裝店金器店餐飲小吃店銀行等,鱗次櫛比、張燈結彩。他眼望燈光明亮的店面、來往穿梭的人流,在我懷里踢蹬。我忙放他下地,牽他蹣跚行走。
天常變臉。雨水敲打屋檐,他扶壁到門口,踮腳尖開鎖。我或保姆一手撐傘,一手抱他至傳達室,觀持傘進出人流,或望院外攤擔、汽車。有鄰居駐足逗他,“航航,跟我玩去好不好呀?”他手指院門外,哦哦哦直往對方懷里撲……有的對母親說,“朱娭毑,你曾孫好聰明結實哦!”說者兩手掌弓成圓形:“肌肉一鼓一鼓;”有的說,“朱娭毑,福氣好哇,四代同堂,您還這么硬朗!”眾人夸獎,令八旬老母開懷暢笑。年逾七旬的李老師,每次逗弄勇航玩。我湊趣道,“叫老娭毑!”“莫叫老娭毑,我才七十二呢!”她一臉認真。我忙糾正:“對對,喊娭毑!”人盼年輕,無論男女,概莫能外。
數(shù)代同堂,我心頭塞滿幸福。
天有不測風云,人有旦夕禍福。
五月十七日夜十一點來鐘,他忽然哭泣。嚶嚶啜泣聲,不絕于耳,且額頭發(fā)燒,嘴唇烏青。陽裳喂下開水及感冒藥,抱懷中輕輕拍打他后背,呵護安慰。已感冒咳嗽明早去醫(yī)院的母親,從客廳沙發(fā)上側轉身子,瞧著他說,“是難過?。 蹦赣H的話,催出了我的眼淚。整夜,他沒睡安穩(wěn)。
翌晨,我?guī)赣H赴醫(yī)院,問,“孫兒同去嗎?”陽裳說,“先熬點姜湯喝吧!”
陪母親在中心醫(yī)院打點滴。十一點左右,陽裳來電:“孫兒嘔吐,渾身滾燙?!彼呎f邊埋怨,保姆帶他到處玩,一時冷一時熱的,染上流感了?!澳f這些,先看??!”我通知小雅速速過來后趕回,與陽裳摟抱孫兒至中心醫(yī)院檢查。手胖難尋血管,得從額頭抽血。我抑制住恐懼,盯著護士將針插入額頭,鮮紅血液順針頭迅速流入玻璃管道……從不懼打針的他,啼哭掙扎。抽完血,我緊摟他走入候診廳排椅坐下,心有余悸地等化驗結果,并交代妻子:“你回家給娘老子取飯菜,并帶牛奶及飲水過來?!蔽萋┢膺B夜雨。幸虧保姆在家,否則真會一鍋粥。
輪到孫兒量體溫:三十八點五度!我抱他找醫(yī)生:“體溫高咋辦?”對方低頭刷刷刷給人寫診斷,“等化驗結果!”廳里坐滿病人,她忙不轉。
陽裳來后,我上五樓給母親送去飯菜。
化驗結果到手。醫(yī)生掃幾眼化驗單,開出處方:百事清熱顆粒、蒲地藍消炎口服液、利巴韋林噴劑、布洛芬混懸液(退燒藥)等,她交代,若無好轉,再做試驗,以防口手足病。
回家。他吃了小碗粥及藥,昏沉睡去。從兩點半至四點半。醒后高燒褪卻,哦哦哦地發(fā)出舒適叫聲。
心緒暫且放松,我開車接回母親。
晚餐后高燒再起,藥物飯菜全數(shù)嘔出。穢物弄臟客廳及陽裳衣服。我忙進衛(wèi)生間,接一澡盆熱水,兩人脫掉他衣服搓揉肉身至鼻涕流淌再穿上。片刻,他嗯嗯嗯地使勁——大便前奏。褪下褲子、揭掉尿褲端起雙腿,細條黑屎從屁眼接連滾出。“好,排泄毒素啦!”我驚喜。大便畢他玩積木。手無平時靈巧,但精神集中。我跟深圳的女兒手機視頻。她問東問西,見出擔憂。
入睡前,陽裳問我:“喂退燒藥不?”“反復時再說吧!”藥有副作用,能省則省。
他入夢境。忐忑恐慌如秋水漫入我心田:持續(xù)高燒,后果難料。小時候,我麻疹憋體內,體溫高達四十一度,全身烏紫,眼看無救。死馬當作活馬醫(yī),我被放入冰室數(shù)小時,退掉高燒,逼出麻疹,撿回性命。憶及往事,我不寒而栗:孫若出現(xiàn)那種狀況該咋辦?
老母默坐沙發(fā)上看電視。她像一架運行八十余年的機器,間或去醫(yī)院檢查維修,然無需大修,令我于惶恐中,有了絲絲安慰。
我翻來覆去,徹夜未眠。
連著兩天,勇航忽而燒,忽而退燒——如同這鬼天氣,時而風雨交加,時而陽光朗照。
日拉稀三四次,黑黑的。他乖乖地坐進姥姥或保姆懷中紋絲不動,萎靡不堪。
屋外不時電閃雷鳴。屋內人心難以安寧。
發(fā)燒第四天。
上午九點來鐘,我撐傘去單位辦事,牽掛家中,心弦緊繃。剛踏入大門,陽裳來電:“臉長紅斑,像出麻疹?!蔽倚囊怀粒骸半y道我小時癥狀復現(xiàn)嗎?”忙打飛腳趕回,汗水順臉頰流淌,上身精濕。我喘著粗氣,“快,送中醫(yī)院!”我抱他下樓,老婆抓挎包緊隨。車疾馳至醫(yī)院門口,她倆下車。我停妥車進院,陽裳已摟抱孫兒坐二樓長椅上,說,“兒科人滿為患,去看急診?”
我到掛號處換急診號。窗內答復,去急診內科問問吧!
急診內科門口。年輕女白大褂告訴我,內科診斷不專業(yè),我仍帶你去兒科問問吧!我心懷疑慮,“兒科還要問?”“我院中醫(yī)為主,西醫(yī)設備、藥物缺乏,沒把握?!睙o奈,尾隨她去二樓。
窄小的兒科,中年女醫(yī)生周邊七八位少婦抱小孩候診。
女白大褂對女醫(yī)生說,“看看這位吧。”女醫(yī)生邊聽我倆介紹病情,邊用手電照他雙耳,再掀起上衣摸摸那一塊塊紅斑說,“高燒后反應。”我心稍安,“能開點藥嗎?”“不用,”她轉看其他病孩,“過晌會好!”我倆仍不挪腳步。兩位年輕母親搭腔,她們孩子以前紅斑還嚇人些,也是自然消失的云云。說得有根有葉,不像糊弄人。我們邁著沉重腳步離開。
孫兒奶粉量再度減少,仍玩耍卻不活潑。大便呢,次數(shù)不減,仍舊黑黑的稀屎。
“是否去醫(yī)院驗大便呢?”我懷疑診斷結論。
雨停。些許陽光緩慢透出云層。
五月二十一日上午,我陪母親到醫(yī)院照彩超、打點滴。午時,我去餐館就餐并帶飯給母親后,陪侍于側。
下午兩點。陽裳來電話:某藥鋪坐堂醫(yī)生,說是出麻子,開了中藥。她話頭一轉,“病無好轉,搬回去算了!”她私下跟我說過,房間光線暗淡,不適合小孩居住。她想提前回家。孫兒高燒反復且紅斑不退,將她嚇懵了,連我這遇事極少慌張之人,心也懸吊半空。母親三天兩頭看醫(yī)生,更照顧不來。搬回陽光充足、下有花園的家中,集中精力照管外孫,興許好得快些。我思來想去,無有他法,便打電話給姐姐小雅,要她或妹妹速來醫(yī)院接替,我們將搬走。但妻子擅自帶去藥鋪看病推倒醫(yī)院診斷,顯得草率。關鍵時刻,一著不慎,全盤皆輸。想起后果,我心頭發(fā)怵,吼道,“誰叫你去外面看醫(yī)生?”“樓上李老師推薦,是名老中醫(yī)!”她振振有詞。
進母親家,一股濃烈中藥味鉆入鼻孔,陽裳與保姆在給孫兒喂藥,黑黑的湯水,一調羹一調羹地流入嘴中。他頭扭來扭去,噗噗吐著氣,哇哇哇哭著抵觸。
“快停下!”我一聲斷喝,她倆嚇一驚忙放下碗盞與湯匙,外孫也止住哭聲,呆呆地望著我。我說,“頭發(fā)長見識短!中醫(yī)院比街頭巷腦診所還差嗎?坐堂的攬生意開藥吃,你就信以為真?”我怕誤診吃錯藥,心中煩躁,故臉色難看。老婆不甘示弱,將湯碗一墩,“這是老中醫(yī)噠,李老師說他從冇失過手!”“李老師熱心過了頭,誤診后患無窮!”我口氣放緩,“醫(yī)院診斷沒說出麻子,怎能隨便推翻呢?”老婆眼瞪溜圓,聲音蠻大:“你只信醫(yī)院,不信名老中醫(yī)!”“街頭診所魚龍混雜,不可輕信?!蔽也蝗葜靡桑叭ブ行尼t(yī)院復檢!”她火氣旺盛,“要管你管,我不管了?!鞭D身對保姆說,“陳姑娘,我們走!”她倆收拾好衣服,丟下我們,把門使勁一乓走了。孫兒病到如此地步,外祖母驚慌失措,病急亂投醫(yī)也難怪。莫說她,連我對醫(yī)院診斷也持有疑慮,畢竟久不好轉。真有個三長兩短,如何面對而立之年才有這獨子的女兒女婿及親家公婆呢?但設施完備、經(jīng)驗豐富的大醫(yī)院,相對而言更為可靠。緊要關頭須冷靜,莫輕易改弦更張。
我抱起孫兒起身,病歷本不見!“真還認真啦不是?”正生氣時,老婆進來了,怒沖沖地說,“去醫(yī)院就去醫(yī)院!”她火氣雖旺,卻曉得拐彎。
中心醫(yī)院兒科。三十七八歲模樣的副主任醫(yī)生聽完陳述,掀起他上衣四處摸摸,冇出麻子,無需開藥(跟中醫(yī)院診斷一樣)?!安贿^,”她沉吟片刻,“保險起見,再看看皮膚科吧!”門墻上有女醫(yī)生簡介:博士畢業(yè),從醫(yī)十余年。飽讀醫(yī)科書籍,不短的看病經(jīng)歷,難道會看走眼?我有了信心。
掛皮膚科號上七樓。四十來歲的男醫(yī)生,獨坐桌邊看書。他掀起勇航衣襟看看,用聽診器貼胸口及兩側診聽一會兒,“沒問題呀!”見我不吭聲,他笑笑:“藥物反應,既非濕疹,也非麻子!”“打針嗎?”“不用,”他邊寫診斷邊說,“打針難受,開盒滴劑,早晚各滴幾滴吧!”兩位副主任醫(yī)生看病,計十二元,加二十五元滴劑,總共三十七元。看來,并非所有醫(yī)生都折騰病人或開貴重藥,講良心的,該是居多吧!
送陽裳與外孫回家,我返還母親家取物品。自四月一日住入再搬走,計有五十一天。
姐姐搬入母親家。
當晚喝了七滴皮膚科醫(yī)生開的鹽酸西替利嗪滴劑,翌晨身、臉紅斑消失大半。對癥下藥,治病關鍵;花錢無效果,多為沒找準病根用對藥。
陽裳心服。
然病情反復。
上午,抱他去小區(qū)球坪玩耍。回來紅斑復發(fā),額頭微微發(fā)熱似有反復——我倆忘了病未痊愈莫吹風的醫(yī)囑。
老實待家吧。
晚上睡前,再喂七滴。姥姥懷中,他睡得踏實酣暢。
三更半夜,他忽放聲啼哭,咋哄也不湊效。我心慌意亂下床,摸額頭,無高燒;看身上,紅斑幾近滅絕。“去睡吧,沒事!”陽裳安慰我。“咋哭得如此傷心呢 ?”“嘿,癢唄!”我安下心來,自語道:“孫兒呀,癢癢算啥呢?人生之苦,你還剛剛品嘗呢!”
我泡奶粉。他喝完,哭泣止住。
二十三日晨七時多,我被哭醒。他靠著姥姥肩頭啜泣。我掀開蚊帳,喲,臉頰紅斑僅留一兩小塊,其他不見蹤影。我欣喜若狂,從陽裳懷里接他。他抓著不松手。我使勁一扯,將他扯入自己懷抱,哭聲加倍嘹亮。我念起自編自撰的兒歌:《小黃狗》《小黑貓》《小綿羊》等,吟誦至半,哭聲止歇。
五月二十四日晨起床,斑點無影無蹤。
活力恢復。他手扶墻壁、沙發(fā)、桌腿等,在房間、客廳間蹣跚步履;客廳通飯廳處,有三級臺階。他攀住右壁間燈臺,左腳上探,手腳一使力,人上去了。若沒抓穩(wěn)往后仰,我忙扶住,他嚇得哇啦大哭。好在不放棄,數(shù)次攀登后,如履平地。
七八天后,他甩開我牽扶,舉雙手平衡身體踉踉蹌蹌前行,快跌倒時,我一把抓??;再過十余天,雙臂垂下,自自然然、亦步亦趨行走。
籠罩我們心頭的霧霾,被快樂、清新之風吹散。
樓下自家花園,樟樹、橘樹枝繁葉茂;灌木叢生,繚繞圍欄底部。各色花兒、姹紫嫣紅,爭相綻放。蓄水池已被磚土填充。待他走穩(wěn)之后,可獨自去走動玩耍——我規(guī)劃好下一步。
興奮之余,忽想起近段忘卻與老母聯(lián)系,不知病好徹底沒有?我使勁拍打兩下腦袋,忙拿起手機撥通母親家電話……
慢慢兒乖起來
相對而言,女孩文靜,男孩調皮抑或頑皮,該出自天性吧!外孫勇航也不例外,咬嚙手指、好動少安寧、搶奪他人玩具乃至出手傷人等,令人煩惱。然打罵使不得,唯引導其逐漸改過、慢慢兒乖巧起來方為正途。
記不得啥時起,約三四個月大,他就吸吮手指,你挪開小手它又攏去,如是者三。此類毛病,據(jù)說小孩皆有,他卻甚為厲害。稍不留神,右手食指塞進嘴唇:躺搖床吮,伏你肩頭吮,腦袋埋你腿上吮,趴沙發(fā)與地下吮……花樣翻新,且從吮發(fā)展為咬——吧唧吧唧咬嚼聲響亮。細菌吃進肚里不算,指頭發(fā)白發(fā)青、指骨變形更是駭人。
此種狀況,持續(xù)近兩年。糾正其嗜好,仿佛經(jīng)歷一場持久戰(zhàn)。
輕輕拍打手背,他有痛感自會抽出。待你轉身,指頭又進嘴。抱緊他,腦袋隔開其嘴唇與右手。他耐不住,咬左手。左右輪替,比單咬一指損傷輕微。讓他咬干凈什物。姥姥陽裳用消毒手帕將指頭纏緊。他咬嚙后感覺不對勁,哭成淚人。管不了那么多,食指纏得密不透風——安全了。
扎袖口。有段時間,他吮指、咬指特劇烈,甚或將食指、中指一股腦兒塞入小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給他穿長袖衣,扎緊袖口。熱時,卷起;咬時,放下。任他哭鬧,不為所動。
堅持就是勝利。
白森森變形的拇指,漸漸紅潤飽滿。
偶爾咬咬指甲——沒事或手無玩具時。不再吮、咬指頭,無需再裹再扎。
大功告成,竊喜。誰料某天,約兩歲多點吧,乘我不留意,他左手五指齊刷刷插入嘴唇,或將玩具往里邊塞邊咬——我頓感沮喪:“一下回到解放前?!?/p>
改掉壞毛病,非朝夕之功,終生不奏效者居多。如抽煙酗酒嚼檳榔賭博等危害,盡人皆知,然許多人至死難改。何況小孩呢?哪能畢其功于一役?但小孩可塑性強,若轉變教育方式、讓他不知不覺中領悟咬指危害,說不定事半功倍。
女婿寄來一套《培養(yǎng)孩子情商的小繪本》,共十本,小動物們栩栩如生、神態(tài)各異,分外可愛。它們的故事,跟孩子經(jīng)歷相仿佛。其中《從小講衛(wèi)生》中有“小豬的壞習慣”一文。小豬愛吃手指頭,豬媽媽咋說他都不改。和小馬一起踢球,他邊跑邊吃手指頭;與小松鼠捉迷藏,他躲樹叢后吃手指頭;睡覺時,他把指頭放嘴里,不然就睡不著云云。有天,他跟小鴨用沙子砌城堡,一邊玩一邊吃手指頭,肚子疼起來,豬媽媽忙帶它去看醫(yī)生。河馬醫(yī)生說,你咬指頭時,細菌吃了進去,所以肚肚疼——活生生的外孫咬指版。說完,河馬醫(yī)生拿出一根細長的針,刺入小豬屁股里……我問他:小豬豬哎喲(疼之意)不?他眼望前方,思索片刻點頭:小豬豬哎喲。我反復講,他反復聽,過后卻不改。然效果還是有:當我提醒一句小豬豬或者河馬醫(yī)生打針時,他會迅速抽出口中指頭。
我鍥而不舍地講這個故事,他也百聽不厭,兩歲零七個月的一天,他終于跟小豬豬一樣,不再咬指頭了,也不再往嘴里塞玩具啦。我興奮不已:好孫子,強于一輩子不改壞毛病的大人??!
類似故事還有“小豬愛哭臉”。小豬豬愛哭鼻子,一旦哭泣,啥事也說不清楚,小動物們討厭它,不愿理它。豬媽媽、豬爸爸苦口婆心勸它:有話好好說,別哭鼻子。四處碰壁后,小豬豬最終去掉動輒哭泣的習慣,成為有話好好說、與小動物們開心玩耍、和睦相處的乖孩子。我一遍一遍地講,他一遍一遍地看和聽。十余遍后,他張嘴欲哭時,我來句:小豬豬不哭臉呀!他立馬凝住張嘴欲哭模樣。
引導小孩向好,硬是急不得。
孩童多感性、少理性。
外孫伸手打人,有時自覺,有時不自覺。不高興或與人爭執(zhí)之際,時常出手,然興奮過度也傷人。姥姥陽裳常被他莫名其妙地拍一下,人小手重,她頭發(fā)暈或眼眶變青變紫,打人者仍嘻嘻哈哈笑著——無意識的親昵舉動;遇見小朋友,他常飛快攏去粘住人家。玩得興頭高漲,他忽朝對方額頭或臉上一巴掌,玩伴頓時哇啦啦號啕痛哭,對方大人變臉,我們忙在他屁股上不輕不重地拍打幾下,再賠禮道歉算是扯平——其實,這多為他心情愉快的發(fā)泄。只是用錯了方式。
有次,我?guī)侥称簝攘镞_,瞧見數(shù)十米開外有個比他高大的男孩,腳踏溜溜板原地打轉轉。孫兒歡快地呼喊溜溜板,向對方奔去。我慢騰騰跟隨。他跑到男孩面前,去扳溜溜板,對方忙轉過身去。他二話沒說,朝男孩臉撲打一掌……大約是警告人家:別神氣!
這系橫蠻無理、有恃無恐啦。
無數(shù)次替他跟人檢討之后,我們采取預防措施:遇見他與小孩玩耍時,守候一旁,乘他出手時眼明手疾予以阻止。
我常跟他嘮叨,打人不好,小朋友怕你,不跟你玩,你說好不好呢?他懂事地回答,不好!邊回答還邊搖頭。不好歸不好,傷人卻依舊。
一次,他在小區(qū)坪里找到位男伴。對方老實,一臺腳踏車任孫兒踩得飛奔起來。旁有數(shù)個男孩、女孩瞧著眼熱,攀住龍頭要玩,他霸道地一一拍打,孩子們紛紛退縮。我見狀不妙,抱起他說,天黑了,回家吧!他腳踢身扭、拼命吶喊,要玩,要玩。我無奈地松手,他跨上車子,仍繞坪風馳電掣。有位七八歲男孩,一把抓住龍頭。他騰出一只手朝對方打去,大男孩迅疾回復一巴掌,打得他哇啦放聲大哭。我心痛地抱起他,邊走邊說,你看,吃虧了吧?下次還打不打人呀?他哽咽道,不打啦,不打啦!孫兒雖挨打,我卻不能指責對方。畢竟自家動手在先。
吃一塹長一智。一段時間,他規(guī)矩多了。
江山易改本性難移,好了傷疤忘了疼之后,他仍不時出手傷人。頻率雖較以前低,但我們間或得跟人檢討,只差磕頭作揖。
從此,遇見小孩,忙牽他繞道。
凡塵之人,哪能脫離眾生呢?小孩好奇,甚于大人。路遇孩子,無論大于抑或小于他,你還沒反應過來,他已奔跑攏去,哈哈暢笑。我不再制止他,邁開大步緊隨其后,說,勇航,跟弟弟(或哥哥姐姐妹妹)握握手吧!握握手,好朋友!我邊念邊想:握手莫動手!這招有效,他乖乖地伸出手,捉住對方使勁搖晃。對方若害怕,手往懷縮,他竟不放棄,堅定地抓住對方……我立馬交代:好朋友好好玩!此話管用,如同打了防預針。
近三歲的他,懂事多了,決少主動出擊。為防萬一,我仍會交代,跟小朋友握手呀!
壞毛病有,好習慣也不少,如不丟失東西。平日出門,攜帶的玩具及姥姥的小包,他會緊緊握著或抱胸前不松手。某次天熱上街,我買瓶礦泉水,他喝過幾口便雙手抱緊。我說,姥爺拿好不好呀?不好!他搖頭。連我都不放心,真夠得上小小守財奴。一小時行程,他抱到家才放下,半點也不感覺累。
自家物品如此看重,長大后,估計不會變敗家子。所謂三歲看老是有道理的。
勇航乖,不丟東西。我??陬^贊揚。
好習慣不分場合與對象,也易走向反面。比如,其玩具寧肯放著,也不允許他人染指。有次,隔壁單元娭毑帶孫子來玩。小孫子爬上勇航的電動小汽車。一旁正玩飛機的他,立馬上去,將對方擠下。對方爬一次,他將對方擠下一次……對方仍不屈不饒往上攀爬,他一不做二不休,一巴掌扇過去,對方小臉蓋上紅印。娭毑臉一沉,不理睬我的道歉,抱起小孫子出門,從此再沒來過。
自家物品不與人分享,別人的卻視為己有。他常眼盯人家手中玩具,不時去摸,或在玩具上指指點點。對方稍不留神,他會一把奪過快速玩?;虮阎写蝻w腳。對方哭至昏天黑地,他才會在我們呵斥聲中,戀戀不舍地交出。某晚,公園廣場人山人海,跳廣場舞的、瞧熱鬧的、抽陀螺的、快步穿行的,將偌大廣場擠得少有空擋。一男孩在媽媽陪伴下,手扶雙板的溜溜板,間或踏上去溜一時片刻,遇阻便停。孫兒繞一旁打轉轉,眼睛一眨不眨瞅著。對方剛松手坐地,他迅速搶奪過來,雙腳往上一踏。男孩愣住了,傻傻地呆望著。孫兒上上下下幾次以后,便熟練地駕駛于人流中穿梭前行。男孩反應過來,緊隨其后使勁哭喊……回家后,我將此事告之陽裳,她翌日便去玩具店買個一模一樣的溜溜板。兩天后,我興致勃勃地扛上肩牽他去廣場,誰料,他玩幾下就放下,眼光依然盯視別人玩具。害我歸家路上或背或提,再或牽或抱著他,渾身汗水涔涔。
熟悉的孩子,見他就繞道;初次接觸的孩童,見他瞧玩具時的貪婪眼神和急不可耐的指指點點,忙將他使勁扒開或干脆站開。他頓成孤家寡人。我嘆口氣,牽住他說,跟姥爺走吧!他一把甩開我,朝對方追去,對方跑得更快,或牽住大人的手,頭也不掉地離開這是非之地。
咋辦?我告訴他:自家東西,大方點,跟小朋友分享;別人的東西,莫去搶。不然,你獨自玩吧,沒人理你,知道不?說歸說,他也點頭,好似接受了,下次仍舊不改。
人之自私,娘肚子帶來,哪能輕易改變?
兩歲零三個月時,將他送進陽光貝貝幼兒園小班,過上集體生活,早送晚接。小伙伴們纏繞一團,有幼師管教牽引,不會出事。頭兩周,幼師向我投訴,勇航有些動手打人,不懂與人分享玩具。我說,是的,毛病能克服嗎?放心吧,女幼師笑笑,能改掉的!又過兩周,她沒再投訴,每周小結本上,已無類似缺點記載。經(jīng)阿姨的耐心引導,他適應環(huán)境,陋習逐漸去除。
莫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還得跟同齡人玩。何況,他已懂得與人分享。
果然,后來帶他外出,見孩子瞧他手中玩具,他會主動遞給對方,等對方玩過一陣,一把拿過來——雖不會大方到將玩具白白送人,但比不肯與人分享有明顯長進;對方玩具,他仍瞧著眼紅,跟隨于后看人家玩耍,不再搶奪。
不過,偶爾還會犯錯。有天,公園廣場天清氣朗,陽光照耀。他緊緊追隨大男孩在大理石地面運行的遙控飛機,不時發(fā)出咯咯咯的稚嫩笑聲,滿頭汗珠。時序雖屆冬令,我仍然幫他脫掉一層外衣。臨近中餐時分,我抱他回家,他腳蹬手打,我還要玩、我還要玩。我放他下地,他飛奔到大男孩跟前,一把奪過遙控器,啪啪啪地拼命拍打按鈕。大男孩追上來,他邊跑邊使勁按,飛機在幾米開外原地旋轉。我忙喊,蔣勇航,快把遙控器給哥哥!連吼七八聲,他才歸還。此時,對方已淚痕滿面。故伎重犯,說明他喜愛新鮮,一番欣賞、一番折騰,能活躍思維、增長見識、開闊眼界——雖沒經(jīng)人家首肯。然若無人分享,即便自家擁有,他也會很快喪失興趣,就像上次腳踏溜溜板一樣,也跟他滿屋玩具、許多長久沒動過一樣。一起玩耍,他才會有滋有味。世人多喜群居眾處,不愿咀嚼孤獨——大人小孩,概莫能外。
隨時間推移,他漸漸理性、聰明起來。每每出門,他必帶上自家玩具,或小車或小飛機或小手槍。見別的小孩有玩具,他會主動地將手中的遞給對方,再接過對方玩具,交換著玩耍。在深圳女兒、女婿所住小區(qū)里,我目睹他與四五個孩子互換著式樣不同的小汽車,以一臺玩遍四五臺,熟悉了多種小車的形狀、特征,相互也高高興興的。其中一位女孩不愿交換,他也遺憾地離開,沒再動手搶奪。
學會分享,學會了與人和睦相處,自家也嘗到了甜頭。
外孫好動,除上鋪睡覺,難有片刻安寧。一忽兒自顧自地玩玩具,一忽兒樓上樓下來回跑動,一忽兒舉起玩具“給給給”地要你陪他——不管你是否得空,一忽兒拿你的手機要聽歌或故事,一忽兒“撲通”臥地打滾……姥姥喂飯時,他邊吃飯邊玩小汽車小火車小飛機等。更有甚者,翻箱倒柜四處查看,能到手的東西,摸摸、掂掂、玩玩……滿室滿地是他所扔物品,你行走得小心翼翼,否則一腳便踏個稀巴爛。要用家什,時常不見蹤影,忽然又從某床腳、沙發(fā)下被翻出來。有的則數(shù)月不見影子或再也尋覓不到。如我兩本幾萬字的日記本,兩年過去了,仍不知被他藏匿何處。更有甚者,他喜搞破壞。我書架下斗柜,常被他順手打開,精美之書被一本本拖出,左翻右看,忽聞“撕拉撕拉”幾聲,數(shù)頁書散落地面……我接待友朋房間,墻面被他用墨水筆涂鴉,無數(shù)根黑線或歪歪扭扭或形成重重疊疊小圈;墻裙木條被他扳開,露出凹凸不平的水泥,慘不忍睹。這些尚且不論,壞了、臟了乃至丟了,添置或修復就是。令人害怕的是,有些東西,比如藥品、雪花膏等,你稍不留神,他塞入口中,津津有味嚼吃,待你發(fā)現(xiàn),為時已晚,雖逼迫他呸呸呸地嘔吐出來,可你緊張得再也不敢讓他脫離視線。
我無法讀書寫作。樓上樓下所有房間,都是他竄來竄去的領地。一進你工作室,你更喪失了安寧。
姥姥與保姆雖感疲乏,可畢竟專事家務與照看孫兒。我卻不同,有業(yè)余愛好,不能因此而荒廢。
咋辦?
好動少安寧,成長必需。若不動不挪不跑不跳,他該是不舒服乃至生病了。一系列令人煩惱的舉止,無疑是健康快樂象征。循循善誘,將其引上正途,自會乖巧可人。
陪他誦讀古詩、打開智能機器人聽故事歌舞名曲、買來畫板教他繪畫等,讓知識的清泉汩汩地流淌進幼小心靈——正應了古人行之有效的庭訓、童子功之說。他漸漸安靜,我也從讀聽寫之中,鞏固了舊學、增添了新知?;畹嚼蠈W到老,跟孫兒一道,相得益彰。
然他畢竟年幼,添壓力,過于管、教束縛自由,不定還造成反感呢!近一年中,我采取多種方式,教他背誦了數(shù)十首古詩。因帶有強制、誘導成分,加上不解其意,他興趣始終不高,竟至后來我誦詩他就喊,莫念,莫念,我不聽啦!我幡然醒悟:過頭了。
身教重于言教。
趁他獨自玩玩具,我悄悄地飽沾墨水習翰墨,任其口中“嗚嗚嗚”于地板上駕駛飛機小車坦克等津津有味地獨自玩耍。待我聚精會神地習過幾張宣紙,忽然沒了聲音,回頭一看,喲,乖孫兒已坐小塑料凳上,認真翻看小人書,或拿著畫筆于畫板上涂鴉,甚至瞧著機器人,眼睛一眨不眨地傾聽故事……此類場景,常見于靜悄悄夜晚我的工作室內。
以身作則,勝于啰嗦煩人說教。
責任編輯:易清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