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韓 成
心靈的缺口
□ 韓 成
一個日本人在海上救起了一個溺水的人,記者聞訊后便去采訪這位舍己救人的英雄,不想英雄卻對著鏡頭無奈地搖頭。記者讓他講出自己真實的想法。
他說:“現(xiàn)在我想起來可真后怕呀!海水那么深,那么涼,那個人又那么重,有一刻我以為自己必死無疑了,我多么不愿意就這么死了呀。所以,我想在這里告訴你們,我再也不愿意重復這樣的人生體驗了。從今以后,至少10年間,我決不再下海營救溺水的人。就這樣?!?/p>
金井肇先生是這樣評價這件事的:對生命的崇敬使這個人毅然去救助生命;對生命的崇敬又使這個人毅然決定不再去救助生命。這是兩種真實。
要知道,“美好”的種子常常會從“丑惡”的土壤中萌生胚芽。
鷹和雞
□ 李冬梅 編譯
一只鷹蛋陰差陽錯地落到了雞窩里,被一只老母雞和其他雞蛋一起孵了起來。過了一段時間,一只小鷹和其他幾只小雞一起破殼而出。斗轉星移,小鷹漸漸羽翼豐滿,身體里時時有一種渴望飛上藍天的沖動,于是有一天它問母雞媽媽:“我什么時候學飛行啊?”
這只可憐的母雞以前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不會飛翔,她也不知道別的鳥是如何教自己的孩子飛翔的。但是她羞于承認自己的缺陷,就說:“孩子,你現(xiàn)在練飛還早,你再等等。等你完全長大了,我就教你。”
幾個月過去了,小鷹開始懷疑媽媽根本就不會飛,但它始終下不了決心獨自飛去,盡管它那么向往藍天,可它更不愿愧對母雞的養(yǎng)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