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毛東來
“今天我們公司在河北省交通運輸廳有件難事,不得不向您公開求援,請您用點‘權力’,救我們家鄉(xiāng)西安人民于水火!”近日,西安老候大件吊裝運輸有限公司負責人侯少剛,因為河北省公路超限運輸通行證審批難的原因,向河北省委書記王東峰“求助”。
之前侯少剛準備的資料齊全,完全符合審批標準,但耗時17天,依舊石沉大海。而王東峰一“批示”,通行證半天就下來了。隨即,河北省交通運輸廳立馬啟動追責,對行政服務環(huán)境進行整改。
批示完侯少剛的問題,王東峰又馬不停蹄地做出另一道批示,是針對棗強縣貧困女生王心儀的。因為文章《感謝貧窮》,這名考入北京大學的貧困女生王心儀的事跡引發(fā)了網(wǎng)友熱議。王東峰批示后,河北教育廳立馬表示,全省教育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王東峰書記批示要求,對貧困家庭學生全面排查建檔立卡,研究幫扶和救助政策惠及更多需要幫助家庭和學生。
緊接著,王書記又對另一件事作出批示。緣起網(wǎng)上的一段視頻,兩名男子駕車通過檢查站時,拒絕交警檢查,態(tài)度惡劣,反而質問交警“有沒有工作證”。原來,這兩名男子是河北省委督查室干部劉英林和郭順鵬,王東峰得知后,即刻批示:責成省委辦公廳會同省紀委、省公安廳和阜平縣委組成調查組,認真調查,嚴肅處理。
同樣的劇情一再上演,有網(wǎng)友發(fā)問,批示之前,這些事情都沒有相關部門負責的嗎?為何一旦有了批示,相關部門才出來表態(tài),將領導的批示執(zhí)行下去。
曾有聲音吶喊,“群眾利益無小事,解決問題不能總靠領導批示”。不能所有事情都先成為“網(wǎng)紅”或者是在輿論上引發(fā)爭議時,領導才對此作出批示,相關部門才行動起來。
對此,國務院辦公廳專門印發(fā)《2018政府公開工作要點》,指出建立政務輿情回應問責制度,對重大政務輿情處置不得力、回應不妥當、報告不及時的涉事責任單位及相關責任人員,要予以通報批評或約談整改。
然而,當事件真的發(fā)生了,有些相關部門尚且無視法律,不遵照規(guī)定辦事,更不要說第一時間關注民情輿論,他們還是習慣性地等待上級領導的“批示”?!盀楣俦苁缕缴鷲u”,身為官員,理應傾聽民聲,關注輿論,凡事不能等待上級有了“批示”才做出反應,應該在制度的規(guī)范下,建立相關的輿情制度與追責制度,這樣,民眾的權利才能得到根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