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社組織了不少活動:請侯寶林、張潔、何達(香港詩人)講演,請孔捷生、王亞平、劉心武座談,觀摩中國電影資料館的內(nèi)部電影。
當時的文學社聚集了不少文學愛好者,這些人后來有的走上專業(yè)創(chuàng)作道路,有的成為著名編輯、記者和學者,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
五四文學社與中國青年雜志社座談會(正面左七為作者)
五四文學社名譽社長王瑤、鄒士方(中)、侯仁之
茅盾書信及題簽
粉碎“四人幫”之后恢復高考,1978年2月我考入北京大學哲學系,成為“文革”之后的第一屆大學生(1977級),那年我已29歲。
由于我喜愛文學和攝影并有作品發(fā)表,校團委和學生會聘我為文化部干事。1978年7月的一天我向團委的負責人提出,聽說“文革”前北大有個全校性的學生文學社團“五四文學社”,我們現(xiàn)在是否可以把它恢復起來,以推動學生課余文化活動的開展。那位負責人表示同意,讓我同文化部的負責人張幼華共同籌備文學社的恢復工作。我提出文學社應該有自己的刊物,以便發(fā)表同學們的作品,并給刊物起名叫《未名湖》,有雙重含義:一是北大校園有湖名叫“未名湖”,這說明刊物是北大辦的;二是在刊物發(fā)表作品的大都是還“未”有“名氣”的學生。團委和學生會經(jīng)研究同意我的建議,并商量請北大的老校友、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沈雁冰(茅盾)先生撰寫《未名湖》發(fā)刊詞且題寫刊名。9月收到沈老的復信及題寫的刊名,全文如下——
五四文學社的同志們:
今日始收到來信,想因轉(zhuǎn)輾稽延??砑垖懗省V劣诎l(fā)刊詞,還是你們自己寫的好。日后我可以投寄一點短文,如雜感之類。
匆此,即頌進步,并致
敬禮!
沈雁冰九月十九日
看到沈老清秀、瘦勁的親筆書信和兩張題簽,大家十分激動。
9月23日上午,在北大圖書館召開了北京大學五四文學社恢復成立大會。北大校黨委副書記馬石江、副校長季羨林,北大名教授朱光潛、王瑤,魯迅摯友章廷謙(川島),詩評家謝冕,詩人張志民,作家劉心武,《北京文藝》的負責人周雁如,《人民日報》記者丁宏新和葉幼琴,《中國青年報》記者狄沙和顧志成出席了大會。出席大會的還有校團委和學生會負責人王麗梅、隋鳳花、袁純清、張幼華。會上展示了沈雁冰先生的復信和題簽,博得熱烈掌聲。校領導宣布五四文學社領導班子:北大黨委副書記韋明任名譽社長,朱光潛、曹靖華、季羨林、王瑤、章廷謙、謝冕、張文定等任顧問,張幼華任社長,鄒士方、李志紅、陳建功任副社長。馬石江、季羨林發(fā)言表示祝賀,來賓發(fā)言。會后與會者在圖書館前合影留念。
恢復活動后的五四文學社下設評論、小說散文、戲劇曲藝、詩歌四個組,評論組又分為兩個小組:電影評論組和書評組。第一批社員共有90余名。我被指定主管電影評論組和詩歌組。文學社除了不定期出版《未名湖》雜志外,還在《北京大學??飞祥_設“未名湖”專刊,雜志和專刊都由我主編。雜志我只編了一期試刊,出了校樣,但沒有出版,以后就交給其他同學去編了。以后我在《未名湖》雜志上僅登過兩首詩,其中一首署的是筆名士方?!侗本┐髮W校刊》上的“未名湖”??恢庇晌抑骶?,主要登載散文和詩歌,我著重選非中文系的社員的作品。我自己也在上面登過散文和詩歌。
文學社組織了不少活動:請侯寶林、張潔、何達(香港詩人)講演,請孔捷生、王亞平、劉心武座談,觀摩中國電影資料館的內(nèi)部電影。
當時的文學社聚集了不少文學愛好者,這些人后來有的走上專業(yè)創(chuàng)作道路,有的成為著名編輯、記者和學者,在國內(nèi)外產(chǎn)生了廣泛的影響。如副社長陳建功,成為著名作家,曾任全國政協(xié)常委,現(xiàn)為中國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李翰華(筆名亞?。F(xiàn)為國際著名作家、翻譯家,現(xiàn)任法中交流促進會會長、法國國際藝術學院中方院長,他翻譯薩特的小說得了法國政府翻譯家獎,還獲得分量很重的歐洲騎士勛章,影響很大;張曼菱成為中國當代知名女作家、紅學家、電視制作人、社會活動家,作為“西南聯(lián)大”的史料搶救者與研究者,其擔綱制作的歷史文獻片《西南聯(lián)大啟示錄》榮獲中共中央宣傳部“五個一”工程獎和莊重文文學獎;黃蓓佳成為有影響的女作家,擔任了江蘇省作家協(xié)會副主席;王小平成為著名女作家,是著名導演鄭曉龍的夫人,為電影《刮痧》和電視劇《后宮甄 女儇傳》《羋月傳》的編?。粡埳虻こ蔀橘Y深傳媒專家,資深媒體關系顧問;查建英(筆名小楂),成為有影響的美籍華文女作家,2006年她的《八十年代訪談錄》由三聯(lián)書店出版,引起轟動;黃子平為著名文學評論家;高賢均曾任人民文學出版社副總編輯;粱左成為著名喜劇、相聲作家;夏曉虹,著名女學者,現(xiàn)為北大中文系教授;李勤,曾任新華社《半月談》雜志執(zhí)行主編,現(xiàn)任新華社手機電視臺臺長,是著名歌詞作家;胡小釘,現(xiàn)為北京電影學院教授,著名電影人……記得在學校時最有成績的一個是陳建功,一個是黃蓓佳。陳建功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短篇小說集《迷亂的星空》,黃蓓佳出版了自己的第一本小說、兒童文學集《小船、小船》。兩人當時都送過我題款簽名本,至今我還珍藏著。黃蓓佳的書是丁玲作的序,當時覺得黃很了不起。陳建功厚樸,重情重義;黃蓓佳清純、活潑、美麗,是學校文娛活動和舞會上的明星,十分搶眼。我主編《未名湖》試刊號時還向她組過稿,以后又在1978年10月17日“未名湖”??诙谏习l(fā)表過她的散文《花開串串紅》。
李翰華那時在西語系法語專業(yè)學習,他是圖書評論組的成員。由于我倆同朱光潛和羅大岡先生相熟,故來往頗多。每星期五下午他們看法文原版電影,他都叫上我去看并為我做現(xiàn)場翻譯。查建英那時是一個十分漂亮、靦腆的小姑娘,扎著兩條羊角辮,高挑身材,十分可愛。前些日子看電視,出現(xiàn)她的鏡頭,發(fā)現(xiàn)她的變化很大,我?guī)缀鯇げ怀鏊斈甑囊稽c影子。30多年過去了,誰還能留住芳容倩影呢!查建英在1982年左右即赴美,成為“文革”后第一批赴美留學生。她小小年紀,膽子真不?。?/p>
以后又增補了中文系文學專業(yè)1978級的熊光炯、王友琴為五四文學社的副社長。后來文學社名譽社長韋明離開北大,我們請中文系王瑤教授擔任名譽社長。記得張幼華與我曾往鏡春園拜訪王瑤先生,商請他任文學社名譽社長,先生痛快答應。先生欣欣然笑著,手持著煙斗,滿口山西話。1984年12月9日五四文學社舉行茶話會,邀我出席,見到王先生,我請先生題詞。先生題了“:望崦嵫而勿迫,恐鵜決鳥之先鳴?!边@是魯迅集屈原《離騷》句。
五四文學社的恢復成立是北京大學“文革”后的一件大事,也是北京大學校史上值得書寫的一筆。它的恢復成立標志著學生學術活動和社團活動開始走上一個新臺階?,F(xiàn)在北大學生社團多達幾十個,而至今還存在并活躍著的五四文學社應算是歷史最久的老大哥了。北大五四文學社的恢復成立開了“文革”后全國高校學生社團活動的先河,其歷史意義是不同尋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