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 威,余 江,王亞婷,陶紅群,鄧思維,冉宗信
1)四川大學建筑與環(huán)境學院,四川成都 610065; 2)四川大學新能源與低碳技術研究院,四川成都 610065;3)成都市環(huán)境保護科學研究院,四川成都610072
土壤具有緩沖和凈化功能,是人類生存的重要保障. 但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快速發(fā)展,人類活動給土壤環(huán)境帶來了嚴重危害. 重金屬作為一類持久且不易降解的污染物,威脅著地下水安全、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以及人類健康[1]. 在過去的半個世紀,全球約有2.20×104t的鉻、9.39×105t的銅、7.83×105t的鉛和1.35×105t的鋅被排放到環(huán)境中,有很大部分進入了土壤[2]. 中國土壤受到重金屬污染的情形也同樣嚴峻,全國有超過1/6的耕地受到重金屬污染,累計污染面積達到200萬km2[3]. 受到重金屬污染的糧食年平均量已達1 200萬t,經(jīng)濟損失超過200億元[4]. 與其他重金屬相比,鉛具有高溶解性、高生化活性和強致癌性的特點[5]. 鉛的攝入會導致人體腎臟、生殖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等出現(xiàn)問題,另外鉛對兒童的傷害尤為明顯,主要損害兒童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 從而影響智力發(fā)育[6].
重金屬在自然條件下很難降解,目前對受到重金屬污染土壤采用的修復方法有物理修復、化學修復和生物修復. 其中,化學固定技術因在經(jīng)濟和時效性上具有無可比擬的優(yōu)勢而得到廣泛應用[7]. 化學固定技術主要依靠施加固定劑得以實現(xiàn),固定劑能夠大幅降低重金屬的生物有效性和毒性,且操作簡單、投資成本低[8-9]. 但常規(guī)固定劑的施加可能改變土壤理化性質,不利于植物生長[10],而微生物具有改良土壤理化性質的作用[11]. 將固定劑和微生物結合進行固定化處理,不僅可有效固定重金屬,還可降低對土壤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破壞,對重金屬污染土壤治理具有一定的現(xiàn)實意義,但相關研究鮮有報道. 為此,本研究采用沸石、硅藻土和有機改良膨潤土對鉛污染土壤進行固定化處理,篩選出固定效果最佳的沸石及對鉛具有固定作用的硫酸鹽還原菌(sulfate-reducing bacteria,SRB)組成聯(lián)合固定體系,通過浸出毒性實驗判斷其固定效果,為固定劑和微生物組配運用于鉛污染土壤的修復提供理論依據(jù).
供試土壤采自成都市雙流區(qū)某農(nóng)田,取0~20 cm表層土,土壤理化性質如表1. 樣品自然風干,去除草葉和石塊等雜物,用球磨機磨碎后過0.2 mm篩. 土壤樣品采用人工染毒方式對樣品鉛進行加富處理. 即稱取3 kg風干過篩土樣于水桶中,加入硝酸鉛溶液進行染毒,并加入1 L蒸餾水,不斷攪拌30 min. 然后將土壤倒入托盤. 放置在陰涼通風處,自然風干3~5 d,磨碎過2 mm篩,備用. 染毒后土壤中鉛(Pb)的實際質量分數(shù)為829.1 mg/kg. 浸出態(tài)Pb的質量分數(shù)為132.1 mg/kg.
表1 土壤的理化性質指標測量結果Table 1 Measurement result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 of soil
1)實驗菌種.
有效微生物群菌(effective microorganisms,EM)是由光合細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等3大菌群70多種微生物組成,通過發(fā)酵工藝將上述好氧及厭氧微生物混合培養(yǎng),形成相互生長的基質和原料,通過相互共生增殖關系,形成一個結構穩(wěn)定、功能廣泛且具有多種多樣微生物群落的生物菌群. SRB為單一菌種,購自長征化玻試劑公司,采用改進的波斯特蓋特氏(Postgate)培養(yǎng)基對其進行培養(yǎng).
2)菌種的培養(yǎng).
本實驗用EM菌為EM菌工作液,已含細菌所需的生長條件,不需要再培養(yǎng),可以直接加入到土壤中. 按照改進的波斯特蓋特氏培養(yǎng)基的配方,配置好培養(yǎng)基,并在121 ℃ 蒸汽下滅菌20 min. 用前添加滅菌后質量分數(shù)為0.6%的鹽酸半胱氨酸溶液,其最高濃度為5 μg/mL(保持厭氧). 之后將提純過的硫酸鹽還原菌,接種于液體培養(yǎng)基中. 置于恒溫厭氧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2 d. 瓶內生長出黑色群落時為培養(yǎng)成功,備用.
1)單一細菌固定化實驗.
取50 g制備好的土壤樣品,按表2接種微生物,每組實驗設3個重復,每克土壤樣品加入0.5 mL超純水,充分攪拌,置于陰涼通風處培養(yǎng)14 d,期間每天加水,保持田間持水量的70%. 其中,將含有SRB的土樣封口培養(yǎng),隔絕氧氣. 14 d后,停止加水,自然風干、磨碎、過篩,備用.
表2 實驗樣品制備Table 2 Experimental sample preparation
2)固定劑篩選實驗.
取50 g制備好的土壤樣品,pH值約為7,分別按0、2、4、8和16 mg/g添加3種固定劑(沸石、硅藻土和有機改良膨潤土),保持固液比不變,充分攪拌后置于陰涼通風處固定14 d,每組實驗樣品設3個重復. 用四分法獲取鈍化后的土壤,將其研磨后,過0.2 mm篩,待測.
3)鈍化劑和微生物復配實驗.
取未添加有機質的人工染毒土壤(pH值約為7)50 g,首先按照8 mg/g添加所篩選出的最佳固定劑,與土壤混合均勻,再加入菌液和20 mL超純水,充分攪拌. 每組實驗設3個重復,置于陰涼通風處.為保持一定的持水量,每天加水2 mL左右,培養(yǎng)14 d. 自然風干、磨碎、過篩,待測.
4)分析方法.
土壤pH值采用酸度計測定,測定時,保持土水質量比為1.0∶2.5,用磁力攪拌器攪拌5 min,靜置30 min后測定;通過電導儀測定土壤的電導率;采用重鉻酸鉀容量法-外加熱法測定土壤的有機質含量;采用凱氏定氮法利用消化爐和定氮儀測定全氮含量;采用消化法測定全磷含量;按照改進的BCR連續(xù)提取法測定鉛總量.采用美國EPA的毒性特性浸出程序測定土壤在不同處理方式時鉛的浸出態(tài)濃度[12-14].
實驗所用試劑均為分析純,所有實驗結果均為3次重復樣品數(shù)據(jù)的算術平均值,實驗數(shù)據(jù)分析和制圖采用Origin 9.1 軟件完成.
EM菌和SRB分別對土壤鉛的浸出態(tài)含量影響結果見圖1. 由圖1可知,兩種微生物菌劑表現(xiàn)出完全不同的特性. 接種SRB后,土壤鉛的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呈下降趨勢,且隨接種菌液體積的增加,土壤鉛的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不斷降低. 接種菌液體積為1 mL時,鉛的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減少了34.58%;接種菌液體積為4 mL時,鉛的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減少了38.32%. SRB是一種典型的還原細菌,去除重金屬離子的主要途徑體現(xiàn)在3個方面:① SRB利用自身表面的胞外聚合物吸附重金屬離子;② 利用硫離子對重金屬進行還原或直接沉淀;③ 通過電子傳遞途徑還原高價態(tài)的重金屬離子[15]. 本實驗SRB促進Pb2+濃度降低的結果與韓劍宏等[16]研究機理一致,即Pb2+與S2-結合發(fā)生了共沉淀現(xiàn)象.
圖1 不同菌種對土壤鉛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的影響Fig.1 Effects of different strains on leaching state of soil lead
EM菌的作用效果不同于SRB,實驗發(fā)現(xiàn),加入的EM菌越多,鉛的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也隨之增多. 當加入菌液體積為1 mL時,鉛金屬的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增加了4.67%;而當接種體積達到4 mL時,土壤鉛的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增加了28.66%. 顯示EM菌對鉛不具有固定作用. 本研究采用的EM菌主要由光合細菌、乳酸菌和酵母菌組成,乳酸菌和酵母菌在生長繁殖過程中,會分泌乳酸和乙酸等酸性物質[17-18],使土壤pH值降低,促進了鉛離子的溶解,這可能是導致鉛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增加的主要原因. 可見,EM菌對鉛實際上起到了活化作用,增加了其遷移性和生物利用性,不適合作為固定土壤鉛的微生物菌種.
按質量比1∶1接種EM菌和SRB,對土壤中鉛的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的影響結果如圖2. 由圖2可知,同時接種EM菌和SRB,土壤中鉛的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有所降低,且隨接種量的增加,浸出態(tài)鉛的質量分數(shù)隨之減少. 但復合細菌的處理效果遠低于SRB單一菌劑. 當接種復合細菌4 mL時,與空白對照組相比,鉛的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僅減少了35.98%;而接種SRB 1 mL時,土壤中鉛的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減少了34.58%. 可見,EM菌與SRB聯(lián)合作用,依舊對土壤中的鉛表現(xiàn)出一定的固定作用,但EM菌降低了SRB的作用,使處理效果偏低. 因此,EM菌不適用于與SRB聯(lián)合.
圖2 1∶1接種EM菌和SRB菌對鉛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的影響Fig.2 Effect of 1∶1 EM and SRB inoculation on lead leaching state
圖3是在相同濃度梯度下,3種固定劑對土壤中鉛的固定曲線. 由圖3可知,3種固定劑對土壤鉛的固定效果依次為:沸石>有機改良膨潤土>硅藻土. 沸石最高固定效率達到61.1%,有機改良膨潤土最高固定效率僅為21.6%,而硅藻土對鉛的浸出含量并無明顯影響,表明硅藻土對鉛不具有明顯的固定作用. 此外,當沸石的質量分數(shù)為8 mg/g時,其固定效率大幅提升,由質量分數(shù)為4 mg/g時的31.2%升至60.3%;而當沸石質量分數(shù)為16 mg/g時,固定效率僅增加了0.8%,因此本研究以8 mg/g作為沸石的最佳添加量,且選擇沸石作為后續(xù)實驗的研究對象. 此研究結果與康宏宇等[19]一致,其原因在于,沸石是一種堿性金屬或堿土金屬的水化鋁硅酸鹽晶體,具有很強的離子交換吸附和專性吸附能力. 主要是通過調節(jié)土壤pH值和陽離子交換量來降低鉛的活性[20],其中沸石對鉛離子的交換能力最強.因此,沸石對Pb2+有很好的吸附作用[21]. OLIVEIRA等[22]認為沸石還可能對Pb2+有很好的催化去除效果,其催化的許多反應屬于正碳離子型.
圖3 不同固定劑對土壤鉛離子的固定效率Fig.3 The fixed efficiencies of different fixatives on soil lead
在SRB接種量為4 mL、沸石質量分數(shù)為8 mg/g 時, 將最佳單一固定劑沸石與具有固定效果的SRB進行組配,探究其對土壤中鉛的修復效果. 圖4表示單一SRB、單一固定劑沸石和SRB+沸石3種處理方式對鉛的固定效率. 結果表明,SRB+沸石聯(lián)合修復體系的固定效率最高,達到70.14%,而單一沸石處理的固定效率為60.3%,單一SRB處理的固定效率僅為38.2%. SRB+沸石聯(lián)合修復體系固定效率比相同條件下單一沸石處理提高了一倍,比單一SRB處理提高了近10%. 究其原因,沸石主要通過改變土壤pH值來抑制土壤中鉛的活性[23].李華等[20]研究發(fā)現(xiàn)沸石可以使土壤pH值升高,土壤的氧化還原電位會顯著降低,可能使厭氧微生物SRB活性增加[24],進一步提高了固定效率. 由此可見,pH值是影響SRB+沸石聯(lián)合修復體系固鉛穩(wěn)定性的重要因素,不僅可能改變Pb2+的存在形態(tài),增加溶出量,還會影響SRB的活性. 不過微生物能否降低對鈍化后土壤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影響,還有待于進一步探究.
圖4 不同處理方式對鉛的固定效率Fig.4 Fixed efficiencies of different treatments for lead
1)SRB對土壤鉛具有固定作用,隨接種菌液量的增加,土壤鉛的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不斷降低. 當接種SRB液體積為4 mL時,鉛的浸出態(tài)質量分數(shù)減少38.32%. EM菌則對土壤中鉛起到了活化作用.
2)單一固定劑對土壤鉛的固定效果依次為:沸石>有機改良膨潤土>硅藻土. 沸石對土壤鉛的固定效率最高,其固定效率可達到61.1%,有機改良膨潤土的最高固定效率為21.6%,而硅藻土對土壤鉛沒有明顯的固定效果.
3)SRB+沸石處理鉛污染土壤效果最佳,其中SRB接種量為4 mL、沸石添加質量分數(shù)為8 mg/g 時,固定效率達到70.14%. 固定效率比相同條件下單一沸石處理提高了1倍,比單一SRB處理提高了近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