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我中華,何物最美?有人說,萬里長城,關河鎖鑰,雄偉巍峨,不到長城非好漢;有人說,西子湖畔,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歸去鳳池夸;有人說,西域風物,雪嶺天山,大漠黃沙,絲路駝鈴回響千年;有人說,九曲黃河,壺口雄渾,奔涌咆哮,浪淘風簸自天涯;有人說,蜿蜒長江,三峽險峻,赤壁沉沙,浪花淘盡英雄。環(huán)顧中華,灼灼其華,何物不美?何景不佳?總而言之,還是歷史最可夸。
長城萬里,西起戈壁,東到大海,數(shù)千年保護中華民族不受外來的侵擾,從戰(zhàn)國時期的李牧、秦朝的蒙恬到西漢時期的衛(wèi)青、霍去病,再到抗日戰(zhàn)場上英勇殺敵的將士,承載了中華民族或悲或喜的太多記憶。長城的美,不僅在于它的雄偉壯觀,也在于它象征著中華民族的血脈相承和民族精神,成就的是民族氣魄和中華上下五千年。
淡妝濃抹總相宜的西湖,三潭印月、花港觀魚、雷峰夕照、柳浪聞鶯等景觀固然值得欣賞,但“賴有岳于雙少保,人間始覺重西湖”,抗金民族英雄岳飛和擊退瓦剌入侵的于謙才是西湖最值得夸耀的歷史。壯懷激烈的《滿江紅》和“要留清白在人間”的《石灰吟》,給看似柔美的西湖平添幾多陽剛之氣。
歷史之美,還在于讓我們明得失、知榮辱。漢武帝劉徹、光武帝劉秀、唐太宗李世民等有為君主,伊尹、傅說、周公旦、趙普等治世良臣,均為后世所敬仰,最終取得輝煌的成就。商紂王、隋煬帝等窮奢極欲之君,趙高、董卓等亂臣賊子,賈充、馮道等無恥之徒,均為后代所唾棄,最終擺脫不了覆滅的下場。出使西域的張騫,首開絲綢之路,促進了東西方文明的交融;斬殺樓蘭王的傅介子,豪氣沖天;棄筆從戎的班固,以德?lián)徇h,萬里封侯,促進了民族融合,真正做到了“贏得春風度玉關”。
悠悠五千年的歷史,燦若星河。北到漠河,南至南沙,東臨大海,西攀珠峰,中華美景總伴隨著璀璨的歷史記憶,處處彰顯文明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