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錦標
摘 要:本文針對中小學生中存在的心理問題,簡要分析了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主要成因,指出中小學要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就必須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各學科課堂教學中、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學校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中,就必須有計劃對學生開展心理輔導、心理咨詢,開設學校與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溝通渠道。
關鍵詞:心理健康;問題;原因;途徑
中圖分類號:G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21-078-1
隨著現代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離異家庭的增多,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也急劇上升,這一現象不能不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和思考。本文針對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種種問題,提出了在中小學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具體策略。
一、中小學生心理問題的表現
科學了解中小學生心理障礙及疾病的成因,是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從教育的層面分析,筆者認為,影響中小學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主要來自家庭和學校兩個方面:
1.家庭方面。首先,不少家庭不懂得青少年生理發(fā)展的基本規(guī)律,不能用正確的態(tài)度和科學的方法關心、幫助、教育孩子,甚至連平等對待孩子也做不到。其次,大多數家長“望子成龍、盼女成鳳”心切,對孩子期望過高,限制了他們生活中的自由,扼殺了孩子的個性發(fā)展。有的家長不能接受孩子在學習中的失敗,一味的指責、羞辱孩子。再次,父母不睦,家庭關系緊張。單親家庭或務工家庭留守子女,親情缺失。
2.學校方面。一是“分數”第一,“中、高考指揮棒”統(tǒng)攬一切,課業(yè)負擔過重,睡眠時間和休閑時間嚴重不足,學生身心疲憊;二是少數教師缺乏愛心,對學生不公平;三是校園生活枯燥單調。
二、加強中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
面對日益凸現的學生心理問題,要求廣大教師應與時俱進,在平時的教育教學活動中融入心理健康教育,寓心理健康教育于學校各項活動中,面向全體學生,培養(yǎng)他們健康的人格,良好的個性品質,努力提高他們的心理素質和心理健康水平,增強他們正確認識自我,調控自我及承受挫折的能力,刻不容緩。
1.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各學科課堂教學中。學生很多心理健康問題,都是在質量低下的學習生活中產生的。因此,每個教師必須樹立維護學生心理健康的意識,時刻關注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與心理健康的發(fā)展。為此,教師在各科教學實踐中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1)改善師生關系,營造民主寬松的教育氣氛,這是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的基礎。教師應有意識的提醒自己在課堂與學生的交往中,要多激勵、多表揚、少批評、少否定。(2)要創(chuàng)造性利用教材,找準課程資源生成與心理健康教育的切入點,發(fā)掘教材中的心理教育因素。如教材中正確對待困難、挫折、建立良好人際關系的事例、典型人物成功的經驗等。(3)增加學生成功的體驗、建立積極的學習情感,增強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學生克服學習困難的堅強意志。(4)引導學生對學業(yè)失敗做合理的分析,正確歸因,緩解考試焦慮。
2.將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學校教育活動中。在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班級工作中,也應注重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班主任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起著特殊作用,因此班主任應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了解學生心理發(fā)展的特點,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發(fā)展。班主任首先自身要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將心理教育列入班級工作計劃,為學生創(chuàng)造民主、和諧的班級環(huán)境,鼓勵學生多交往,利用團隊活動,訓練學生的心理素質。一是要利用學校組織的各種活動,培養(yǎng)學生健康心理。學校組織的春(秋)游、團隊活動中可有目的的加強學生人際交往、合作互助內容,培養(yǎng)學生的意志品質;克服困難、經受挫折的社會適應性,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積極情感。二是要利用板報等宣傳陣地,普及心理健康知識。學??梢远ㄆ谵k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的板展;開辟一個心理健康教育專欄,定期宣傳;也可以利用校社、校廣播(或電視臺)推廣、普及心理健康知識;還可以針對學生中的一些心理傾向,作專題講座或報告,進行心理教育。
3.開設心理輔導課。中小學心理輔導課的內容一般包括自我輔導、學習輔導、生活輔導、創(chuàng)新輔導、人系關系輔導、青春期輔導。設計心理輔導課還可以進一步劃分更為具體化的可操作的內容細目,然后根據內容選擇活動方式。如學生人際關系輔導的最佳方式是運用討論、小品表演、講笑話、游戲活動、模擬情景、角色扮演等來增強學生的心理體驗,促進學生心理發(fā)展。
4.開展心理咨詢活動。心理咨詢活動可分為團體咨詢、小組咨詢和個別咨詢三種。團體咨詢多結合心理知識講座進行,就一種心理傾向作專題講座,然后與學生展開對話或討論,既傳授了一些心理知識,又幫助學生解決了一些實際問題。小組咨詢和個別咨詢的針對性更強,對個別存在的心理問題或有心理不健康的學生進行認真、耐心、科學的心理指導,幫助學生解決心理,這是維護和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效途徑。
心理咨詢工作一定要有專業(yè)人員操作。開展心理咨詢活動的初期可在學生中挑選一些熱心的同學擔任心理咨詢聯絡員,打消學生心中的顧慮,取得學生的信任,使學生一有困惑都愿找心理咨詢員幫助解決。也可用信箱(如知心姐姐信箱)的形式收集咨詢信息,然后反饋咨詢結果。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開展校內熱線電話,由咨詢人員解除未見面或不愿見面學生的心理困惑。在籌建學校心理咨詢室時,也可將心理閱覽室、心理宣泄室、心理訓練室考慮進去,多種形式地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
總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教育中,靈活運用各種資源,創(chuàng)造性地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熏陶,為社會多培養(yǎng)出品德高尚、知識豐富、心理健全的合格人才。
[參考文獻]
[1]朱志俠.學校環(huán)境對學生身心健康的影響[J].中國學校衛(wèi)生,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