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華
如果在路上遇到戴著橡膠手套、拿著垃圾袋跑步的慢跑者,不要吃驚。他們正以目前最新潮的健身方式“Plogging”鍛煉,一邊撿垃圾一邊慢跑。
所謂Plogging,其實是Picking up litter和Jogging的合寫。也就是說,在跑步的過程中,隨手撿拾地上的垃圾。就是這么一項看起來樸實無華,還有點臟兮兮的運動,從誕生的那天起,就直接秒殺了“健身房炫腹打卡,朋友圈曬步數(shù)”這些健身套路,得到了來自全世界的迅速響應(yīng)。
Plogging的開創(chuàng)者,并不是什么時尚潮人,而是57歲的瑞典人埃里克·阿爾斯特倫。之前他一直生活在一個干凈而美麗的小鎮(zhèn),他非常習(xí)慣自己身邊一塵不染的環(huán)境。2016年,埃里克搬家到首都斯德哥爾摩,當(dāng)他第一次在斯德哥爾摩跑步的時候,他簡直懷疑人生了———路邊怎么會有那么多的垃圾,各種塑料袋、紙袋、塑料瓶……
這些年來,人們對于城市街頭這些垃圾的存在似乎習(xí)以為常,而正是因為這種麻木,街頭的垃圾越積越多。雖然對大城市的環(huán)境污染倍感失望,埃里克還是想著:“是不是可以做點什么呢?哪怕地上少一個塑料瓶也是好的?!币驗槠綍r也有跑步的習(xí)慣,所以他成立慢跑團,一到節(jié)假日,就和一群愛慢跑的朋友,去公園、山上撿垃圾。沒想到,這一嘗試就成了一種習(xí)慣,出門就帶上垃圾袋和手套,也漸漸成了他們的運動標(biāo)配。每次跑完步,大家還會攤開垃圾袋比拼一下,看誰收獲最大。
埃里克的創(chuàng)舉受到熱愛健身和戶外運動的慢跑者歡迎,發(fā)展為風(fēng)靡全球的健身新潮流。在德國、美國、泰國和印度,都有拾荒慢跑者的身影出現(xiàn),帶“Plogging”標(biāo)簽的帖子在社交媒體得到熱轉(zhuǎn)。有跑友把這些“曬垃圾”的照片發(fā)到INS上,分分鐘就收獲了一大波網(wǎng)友點贊,還吸引了越來越多的人自發(fā)加入。
就這樣,埃里克為了“一點點改變”做出的嘗試,讓Plogging真正變成了一種運動。甚至有健身應(yīng)用程序,正式將它收錄為運動類型的一種,跟普通慢跑、瑜伽等并列。據(jù)統(tǒng)計,邊撿垃圾邊跑步的運動效果,甚至比正常跑步更好。同樣跑半小時,可以比普通慢跑多消耗30卡路里熱量。并且,撿垃圾的動作,近似于健身中最常練習(xí)的基本功深蹲,不僅能協(xié)調(diào)雙腿肌肉,還能順便訓(xùn)練核心肌肉群,讓運動效果更加顯著。如果撿垃圾的時候,有意識地換用不同的手去拾撿,也可以訓(xùn)練手臂肌肉。
Plogging這項運動不僅老少皆宜,也沒有任何場地和時間的局限,除了一個垃圾袋,完全是零成本。無論住在海邊,還是街邊,都可以隨時隨地Plogging起來。情侶約會一起跑步撿垃圾,好像有一種別樣的浪漫呢!朋友聚會也可以試試垃圾大比拼,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Plogging,感覺比開趴還開心。
隨著Plogging風(fēng)潮開始席卷全球,有時尚品牌給跑友們提供跑鞋,用撿到的垃圾就可以換一雙由17個塑料瓶再生做成的鞋子。據(jù)說到目前為止,跑友們已經(jīng)送去了200多萬個塑料瓶,都被用來做成了新鞋子……
世界自然紀(jì)錄片之父David曾為海洋塑料污染憂心不已:“單是英國,每年要使用77億個塑料瓶。每一年,大約有800萬噸塑料被倒進海里。”然而這些四處傾倒的塑料垃圾,絕不會真正消失,連一根小小的吸管,都需要幾百年才能降解。有無數(shù)的動物都在因為塑料垃圾的污染而死去,死去的鯨魚的胃里,塞滿了30多個塑料袋。我們隨手扔掉的吸管出現(xiàn)在了海龜?shù)谋强桌?。就連生活在南冰洋島嶼上的信天翁,也沒有躲過塑料垃圾的毒手。它們飛了數(shù)千英里尋找食物,很多時候會把塑料誤當(dāng)食物,自己吃塑料,也喂孩子吃塑料。
深圳的朱天圣看過這個紀(jì)錄片后,感到觸目驚心,他意識到,再不做一點什么,地球或許就毀在人類的手里了。2018年9月的一天,他在網(wǎng)上看到“跑步撿垃圾”的新聞,頓時興奮不已,埃里克一開始也只是讓生活的城市變得更美好,用自己的努力“做一點什么”,即使看似微不足道的努力,也能慢慢改變世界。垃圾那么多,如果要政府部門派人去撿的話,無疑會花納稅人更多錢。跑步的時候順手撿垃圾再分類,這個一舉兩得的主意簡直太棒了!他尋找深圳有沒有類似的組織,沒想到還真有,“德愛跑”這家民間公益跑團在9月組織“東西涌凈灘”活動,關(guān)愛海洋生態(tài)環(huán)境,老人和孩子可以在海灘上凈灘,身體好的可以上山穿越8公里撿垃圾。
聽說朱天圣報名參加跑步撿垃圾的活動,孩子也吵著要報名。朱天圣覺得很欣慰,這是最好的家庭教育,“我孩子才6歲,就已經(jīng)意識到保護環(huán)境的重要性了,或許地球在未來會變得越來越好?!?/p>
活動那天,每個人手里都拿著專用撿垃圾筷和袋子,連白發(fā)蒼蒼的老爺子也奔跑著加入Plogging的隊伍。還有人坐了一個半小時的地鐵,就為了來和大家一起撿50分鐘的垃圾。在大家的眼中,“跑步撿垃圾”雖然聽起來不夠高大上,卻是一項最酷的運動。因為它不僅是讓人“成為更好的自己”,也可以讓世界成為更好的世界。
在跑步撿垃圾的路上,朱天圣認識了很多新朋友,加了很多跑友的微信?;貋砗蟀l(fā)現(xiàn),朋友圈里都是一波曬垃圾的照片。有的朋友說,要將Plogging運動堅持下去,每天上下班路上都可以帶著工具,邊跑邊撿垃圾。這位朋友給自己設(shè)定了一個挑戰(zhàn):要在70天里撿700件垃圾,請大家在朋友圈監(jiān)督。確實,每天堅持打卡曬垃圾,比在朋友圈打卡曬步數(shù),更讓人值得驕傲。他的這個挑戰(zhàn)獲得很多網(wǎng)友的點贊,有人在下面評論說:“在慢跑的同時,一邊燃燒卡路里,一邊順手把垃圾清干凈,既能練出漂亮的馬甲線,還能保護環(huán)境,還有比這更酷的嗎?”朱天圣也決定將Plogging精神帶到日常生活中,例如下班后遛狗或者帶孩子散步的時候,隨身攜帶垃圾袋,順手撿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