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用話題】自由 勇氣 追求夢想
中學時期,我在山西汾陽——一個晉西北的縣城里生活,縣城里剛剛開始有搖滾樂,我們從廣播里、從卡帶里聽到那些音樂。
有一天,收音機里說,在山西省會太原,會有一場崔健的搖滾樂演出,我們這些中學生非常向往。我和幾個同學結(jié)伴,騙大人說要買參考書,湊夠錢之后,每人花了兩塊八,坐長途汽車前往太原。
汾陽到太原的公路距離是一百多公里,那時候長途車大概開了五個小時,輾轉(zhuǎn)顛簸,兜兜轉(zhuǎn)轉(zhuǎn),才到達太原。我們最后買到票,在太原的一個體育場里看了這場音樂會。
這是一個很遙遠的距離。對生活在縣城里的年輕人來說,如果想分享音樂、分享城市的文化,就必須行走,必須離開你的故鄉(xiāng),必須前往更大的城市,才能獲得這些資訊、資源。
一年之后,我高考落榜了。我父親跟我講,你應(yīng)該上一個大學,但你數(shù)學太差了,肯定補不起來,還不如趕緊去學美術(shù),沒準兒你可以考一個美術(shù)類學校,因為那時候考美術(shù)不用考數(shù)學。我想,用一年的時間學好畫畫、考上大學的概率,應(yīng)該比學好數(shù)學的概率高,所以我就離開故鄉(xiāng),去太原學畫。
我記得是在秋天時,又有一個信息傳來:在北京,會舉辦羅丹的雕塑展。這個消息就跟我一年多前在縣城里聽到省城有崔健的音樂會一樣,同學們奔走相告。
我們一幫男孩子商量,要去北京,要去看羅丹的雕塑展。我們一起買了火車票,從太原到北京的火車要坐整整一個晚上,我們幾乎一夜未眠。
到了北京之后,出了火車站先去買當晚的返程車票,再坐公共汽車去看展覽。為什么要買當晚回來的車票呢?因為我們當天回來可以省掉一晚住宿錢。大家到了美術(shù)館時,實在太早,大門還沒開。后來,我們看到了迄今為止我看過最全面的一個羅丹雕塑展,包括他的很多手稿、素描跟速寫。
一次看音樂會,一次看展覽,它們成為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經(jīng)歷,而且它們引發(fā)了我的思考。對于生活在田野和山區(qū)的中國孩子來說,分享到這些文化資源是非常不容易的,我們想要尋找更多的文化資源時,必須要流動。
束縛、限制是人生常態(tài)。當面對另一種可能性,我們是不是有勇氣去邁出自己的腳步?當你邁出腳步的時候,自由就開始逐漸屬于你。
(王傳生摘自《看天下》2018年第23期)
【素材分析】一個人不能選擇自己出生于何處,但對于自由與美的向往卻是生而平等的,賈樟柯少年時期追搖滾音樂會,青年時期追羅丹雕塑展,向我們展示了逐夢的勇氣。敢于掙脫束縛,打破限制,沒有什么能夠阻擋你對自由的向往。
(特約教師 彭麗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