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洱,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兒童文學家陳伯吹之子。1934年出生于上海,1954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物理系。才氣逼人的他,19歲時就做出第一個“核發(fā)明”;21歲時參與原子彈研發(fā);1963年,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留學生被派往牛津大學學習,被外國核專家稱贊是“諧波加速器之王”。陳佳洱曾在1996年"/>
精英履歷 >>
陳佳洱,著名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著名兒童文學家陳伯吹之子。1934年出生于上海,1954年畢業(yè)于吉林大學物理系。才氣逼人的他,19歲時就做出第一個“核發(fā)明”;21歲時參與原子彈研發(fā);1963年,作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批留學生被派往牛津大學學習,被外國核專家稱贊是“諧波加速器之王”。陳佳洱曾在1996年8月至1999年12月任北京大學校長,被稱為“最親民”的北大校長,199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數(shù)學物理學部院士,2001年當選為第三世界科學院院士,現(xiàn)為北京大學物理學院技術物理系教授。
精英事跡1 原子彈搖籃里的“拼命三郎”
在原子彈研究建設初期,陳佳洱被要求在8個月內(nèi)建起一個原子核物理實驗室。當時,組員中只有陳佳洱略懂原子物理學,而且唯一的理論基礎,就是英文版的《實驗原子核物理》。陳佳洱只能一面自學,一面給助教們翻譯。時間緊,任務重,陳佳洱干脆把床搬到實驗室,每天都干到凌晨三四點。核試驗用的核子計數(shù)器稀缺,陳佳洱干脆自己建立了車間,自制各類核子計數(shù)器。經(jīng)過7個多月廢寢忘食的努力,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一個核物理實驗室居然被陳佳洱他們建成了。
【素材適用話題】艱苦奮斗 創(chuàng)新 廢寢忘食 核事業(yè)
精英事跡2 讓外國人豎大拇指的“諧波加速器之王”
1963年,陳佳洱被派往英國牛津大學學習,被推薦到盧瑟福實驗室后,他接到一個難題:加速器離子束消耗問題。經(jīng)過一年多的努力,陳佳洱發(fā)明了一個小微分探針,監(jiān)測各種離子的運行軌跡。他不僅發(fā)現(xiàn)問題,還在國際上首次提出驗證及解決方法。后來經(jīng)過他的改進,加速器的效率提高了三倍以上。世界頂尖物理學家都沒有攻克的難題,被陳佳洱研究出來,核專家沖他豎大拇指,稱他為“諧波加速器之王”。
【素材適用話題】專業(yè) 世界難題 實力和尊嚴
精英事跡3 北大的“親民校長”
1996年,已年過花甲的陳佳洱成為北大校長。在校期間騎自行車能到的地方,他絕不動用學校公車。于是一個騎著破舊的“二八大杠”,頂著雨雪風霜往返于各系之間的身影,成了北大校園的獨特景觀。一次,學校停電,陳佳洱找到配電室,人家問他是誰,他說:“我是陳佳洱?!惫と艘汇叮骸瓣惣讯钦l?”不說出自己北大校長的身份,很少有人知道這個樸實的老頭兒是誰。學生們稱他為“親民校長”,他說,“我自己并沒有把自己當校長”“我當校長不合適,我是一介書生”。
【素材適用話題】親民 淡泊 先生風采 低調(dià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