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勁松,楊宏發(fā),郭 琴,何 芳,歐陽劭
(南華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湖南 衡陽 421000)
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心衰)屬于臨床常見病種,發(fā)病時,患者的臨床癥狀為心力衰竭。由于該病具有預后差,病死率高的特征,嚴重影響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所以,探討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治療方案意義重大[1]。本組實驗特意選取84例急性失代償心力衰竭患者進行分析,其中對部分病例采用左西孟旦治療,取得了比較理想的效果,且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反應較少?,F(xiàn)將具體結(jié)果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選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間收治的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共84例,將其按照治療方法的差異性隨機分組,觀察組42例實施左西孟旦治療,該組中男24例,女18例,年齡57~86歲,平均(71.62±2.15)歲;對照組42例實施多巴酚丁胺治療,該組中男23例,女19例,年齡56~85歲,平均(70.69±2.09)歲。所有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對照組給予多巴酚丁胺治療,剛開始治療時,將藥物滴速控制在每分鐘2.0 μg/kg,待患者完全適應此滴速后,隨后依情況調(diào)整藥物劑量,注意對患者密切監(jiān)測,確保用藥的安全性。
觀察組給予左西孟旦治療,剛開始治療時,將藥物劑量控制在12 μg/kg,為患者靜脈滴注10 min,若患者無任何異常反應,可適當加快滴速。同樣密切對患者監(jiān)測,連續(xù)治療1周圍1個療程。
1.3觀察指標:觀察兩組治療效果、用藥不良反應及治療前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每搏心脈血量,詳細記錄相關數(shù)據(jù)并比較。
1.4療效評判指標:顯效:治療后,患者臨床癥狀明顯改善,濕啰音、水腫消失等,心率60~90次/min;有效:治療后,患者水腫、濕啰音等與治療前相比,均有所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明顯好轉(zhuǎn);無效:治療后,患者水腫、濕啰音無任何變化,臨床癥狀與治療前相比明顯加重??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1兩組治療效果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分別為:97.62%、78.57%,其中觀察組中顯效者29例,有效者12例,無效者1例;對照組中顯效者14例,有效者19例,無效者9例,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兩組治療效果對比[例(%)]
組別例數(shù)顯效有效無效總有效率觀察組4229(69.05)12(28.57)1(2.38)41(97.62)對照組4214(33.33)19(45.24)9(21.43)33(78.57)χ2值12.094P值<0.05<0.05<0.05<0.05
2.2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觀察組和對照組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分別為7.14%、38.08%,其中觀察組中低血壓者1例,低血鉀者1例,消化道癥狀者1例;對照組中低血壓者4例,心室顫動者5例,低血鉀者3例,消化道癥狀者4例。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兩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對比[例(%)]
組別例數(shù)低血壓心室顫動低血鉀消化道癥狀發(fā)生并發(fā)癥觀察組421(2.38)01(2.38)1(2.38)3(7.14)對照組424(9.52)5(11.90)3(7.14)4(9.52)16(38.08)χ2值15.278P值>0.05>0.05>0.05>0.05<0.05
2.3兩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每搏心脈血量對比:治療后,觀察組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每搏心脈血量均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間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組別例數(shù)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LVEF) 治療前 治療后 每搏心脈血量(SV) 治療前 治療后 觀察組4231.02±1.4137.62±1.0964.59±2.3775.61±2.10對照組4231.03±1.3837.14±1.1564.37±2.2568.62±2.19t值0.6244.6270.5187.638P值>0.05<0.05>0.05<0.05
總結(jié)臨床發(fā)現(xiàn),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患者發(fā)病時以呼吸頻率加快、心率加快為主要表現(xiàn),分析原因是交感神經(jīng)興奮性的增加導致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tǒng)有效激活,使得心肌收縮力及射頻血分壓有所降低[2]。目前,臨床主要采用正性肌力藥物對該病進行治療。但總結(jié)研究發(fā)現(xiàn),本品對心肌細胞鈣離子濃度會起到直接增加作用,最終使得患者心肌收縮力明顯增強,造成患者血壓出現(xiàn)異常,故方案的安全性非常有限[3]。
本組試驗對對照組患者實施多巴酚丁胺進行治療,其療效非常有限,且患者用藥同時出現(xiàn)的不良反應較多,方案安全性不太理想[4-8]。而左西孟旦屬于新型鈣增敏劑,藥物進入人體后,會對收縮部位鈣離子敏感性實現(xiàn)有效提高,同時會產(chǎn)生正性肌力,達到保護患者心肌細胞的目的[9-12]。結(jié)合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7.62%,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7.14%,對照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為78.57%,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38.08%,數(shù)據(jù)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左西孟旦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療效顯著,且方案安全性較高。此外,觀察組治療后的左心室射血分數(shù)、每搏心脈血量均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說明左西孟旦治療急性失代償性心力衰竭的同時,能夠保護患者心肌細胞,故方案的推廣優(yōu)勢更高一些。
綜上所述,高齡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失代償患者的安全、有效治療方案是左西孟旦,方案值得進一步推廣于臨床。此外,建議更多有關學者參與到高齡慢性心衰急性失代償患者的治療工作中,為臨床用藥提供更豐富的醫(yī)學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