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淼
2018年8月20日的“對話”網(wǎng)站上,刊載了簡·騰格的文章,題為《青少年越來越不愛讀書,這為什么值得注意?》,在文中,騰格對美國青少年在當下時代的“閱讀”情況進行了評介。
眾所周知,如今的年輕人,是與智能手機一起長大的,其與書籍或電影這樣的傳統(tǒng)媒體的互動,也與此前的人們有著根本的不同。騰格及其合作者調取了1976年以來針對美國全國范圍內一百多萬青少年的調查資料,他們發(fā)現(xiàn),在“如何打發(fā)空余時間”這一點上,如今的青少年有著天翻地覆式的變化。
比如,截至2016年,12年級生一般每天要花費6小時在社交媒體、短信和網(wǎng)上沖浪上;而如果把與數(shù)碼媒體有關的其他活動也包括在內,則該時間長度無疑會繼續(xù)增加。但是青少年也不是一直以來都花費如此之多的時間在數(shù)字媒體上,只是到了2006年,他們的在線時間才開始翻倍。且對于社交媒體的使用開始從“時有發(fā)生”到“變成日常慣例”——到2016年,在12年級女孩中,10個人中有9個坦承她們會每天拜訪社交網(wǎng)站。與此同時,玩電腦游戲的時間,也從每天不到1小時攀升至每天平均一個半小時——到2016年,每10個8年級生中就有1個,每周花在游戲上的時間多達40小時,這幾乎是一份全職工作的上班時間。
當然,許多研究者爭辯說,花在網(wǎng)上的時間多了,這并不必然表明花在傳統(tǒng)媒體上的時間就因此少了,但事實真的如此嗎?
騰格繼續(xù)介紹說,以往,70%的8年級和10年級生每個月會去看一次電影,如今這個數(shù)字已降低一半,而從1970年代到2000年代中期,看電影都是一件比較流行的事情;只是到了2007年之后,當“網(wǎng)飛”開始推出其視頻流業(yè)務時,去電影院才開始變得沒那么有吸引力。如今,看電影越來越成為某種孤獨的體驗。然而較之另一發(fā)現(xiàn),這一點還不算什么,那就是花在“閱讀”上的時間的銳減:1980年,60%的12年級生說他們會每天在課外閱讀書、報、雜志,但到了2016年,只有16%的學生這樣做(即使你也可以在電子設備上閱讀書、報、雜志,調查并沒有限定閱讀對象只能是紙質版本),還有,到2016年,12年級生中每3個就有1個,說他們去年沒有任何閱讀記錄。對于“電子一代”來說,書、報、雜志越來越不會出現(xiàn)在他們的日常生活之中了。
當然,如今的年輕人還是在讀東西的,只不過他們讀的,是短信和社交媒體字幕,而非探討深奧主題并需要批判思考能力的長文。因此我們要召喚傳統(tǒng)書籍的回歸嗎?騰格并不這樣認為,因為智能手機已經(jīng)是年輕人最常用的交流工具,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該有所節(jié)制;另一方面,在她看來,閱讀時間的減少,其影響可能非常深遠,因為閱讀書籍和文章,是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理解復雜議題以及區(qū)分事實與虛構的最佳方式。對于合格的大學生、公民和雇員來說,閱讀因此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