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世斌
“摁住葫蘆摳籽——一個一個解決”。打好精準脫貧攻堅戰(zhàn),是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xiàn)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必須啃下的“硬骨頭”。目前,脫貧攻堅已進入關鍵階段,全省各級黨員干部都要有“摁葫蘆摳籽”的精神,幫助貧困群眾真脫貧、脫真貧、不返貧。
摁葫蘆摳籽,首先要“瞅準”。要解決問題,找準問題是前提。當前,一些地方扶貧政策寫在紙上、掛在墻上、說在嘴上、總結在會議上,就是很難落實到行動上;一些地方表格橫行、數(shù)字扶貧、展板成堆、評比不斷,基層干部有苦難言;一些地方的扶貧政策生搬硬套,不因地制宜、因村因戶因人施策,拿“一張藥方治百病”,搞“一刀切”;一些村組不認真對待扶貧政策,為了減少所謂“矛盾”,簡單平分,搞扶貧“平均主義”;一些干部扶貧走過場、做樣子,作風漂浮、紀律松散,“三天打漁兩天曬網(wǎng)”,駐村呆不住、政策搞不清,弄得群眾也跟著霧里看花;一些基層干部把扶貧資金當肥肉,吃拿卡要、雁過拔毛,群眾反映強烈;一些貧困群眾等著扶、躺著要,爭貧、賴貧,哭窮、曬窮,“等靠要”依賴思想嚴重……這些問題,如不認真加以解決,國家的扶貧政策就不會落地生根,我們的扶貧目標就只能是一句口號。
摁葫蘆摳籽,要“摁牢”。發(fā)現(xiàn)問題后,要盯緊問題。針對脫貧攻堅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我們要區(qū)分哪些問題是客觀存在的,哪些問題是主觀造成的,哪些是在執(zhí)行上級政策時走了樣兒,哪些是制度漏洞造成的,找準“病灶”,開方抓藥,精準施治。比如,針對部分貧困群眾內(nèi)生動力不足、安于現(xiàn)狀的問題,加強政策宣傳的同時,給他們思想上補補“鈣”,采取宣傳、感化、示范引領、集中教育培訓、比學趕幫超等綜合措施,使貧困群眾對脫貧攻堅產(chǎn)生價值認同和情感共鳴,激發(fā)內(nèi)在活力。針對部分貧困群眾怕干事創(chuàng)業(yè)、怕失敗等精氣神不足的問題,要主動培養(yǎng)脫貧“領頭雁”、致富“帶頭人”,用“鄰家典型”的鮮活故事做樣本,讓貧困群眾在“吃魚”的過程中學會“釣魚”,讓群眾知曉“幸福的生活是奮斗出來的”。針對扶貧領域腐敗問題和不正之風,要扎實推進“脫貧攻堅作風建設年”,以作風建設新成效促進脫貧攻堅任務落實。各級紀檢監(jiān)察機關要多一份狠勁、多一份力道,見線索就查、露苗頭就打,對貪污挪用扶貧款項的行為嚴懲不貸,決不能讓這邊摁下去一個葫蘆,那邊再浮起來一個瓢。
摁葫蘆摳籽,最終要“摳凈”。發(fā)現(xiàn)問題、找準問題,最終是為了解決問題。脫貧攻堅不是一場運動,不能“一哄而上”“一陣風”,更不能“一勞永逸”,而是一場持久的戰(zhàn)爭。全省各級黨員干部要對標中央要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堅定的政治信仰和責任心,有足夠的耐心和意志,有扎實的工作作風和精準的工作措施,要下“繡花功夫”,扒掉“花拳繡腿”,以作風攻堅促脫貧攻堅。要把脫貧質(zhì)量放在首位,做到脫貧工作務實、脫貧過程扎實、脫貧結果真實。要弄清現(xiàn)階段主要矛盾和問題,弄“實”情況、做“實”工作、寫“實”文章,最終讓貧困群眾收獲“果實”。要實事求是,精準施策、靶向發(fā)力,“扶志”與“扶智”“輸血”與“造血”結合,上下、內(nèi)外形成合力。要堅持問題導向,集中力量解決扶貧領域“四個意識”不強、責任落實不到位、工作措施不精準、扶貧資金管理使用不規(guī)范、工作作風不扎實、考核評估不嚴格等突出問題,“摁”住問題不放手,一個一個加以解決。如此一來,才能“實打?qū)?、硬碰硬”集中?yōu)勢兵力打好攻堅戰(zhàn),才能摁住“葫蘆”摳凈“籽”,確保脫貧成果經(jīng)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
“摁”住問題不放手,一個一個加以解決。才能“實打?qū)崱⒂才鲇病奔袃?yōu)勢兵力打好攻堅戰(zhàn),才能摁住“葫蘆”摳凈“籽”,確保脫貧成果經(jīng)得起實踐和歷史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