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津麗,賈英杰,張 碩,張?zhí)N超,李小江,陳昱丞
(1.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科,天津 300381;2.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天津 300150;3.天津中醫(yī)藥大學研究生院,天津 300193)
惡性腫瘤是當前嚴重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一類疾病?,F(xiàn)代醫(yī)學表明許多惡性腫瘤都存在血液高凝狀態(tài),而血液高凝狀態(tài)亦是惡性腫瘤發(fā)生轉移的重要原因之一[1]。賈英杰教授認為“毒瘀互結”是惡性腫瘤發(fā)生發(fā)展的病理基礎,“正氣內虛,毒瘀并存”是腫瘤的病機關鍵。賈英杰教授結合多年臨床經驗,創(chuàng)立消巖湯,治以扶正固本,解毒祛瘀之法[2]。本研究觀察中藥消巖湯聯(lián)合大株紅景天注射液改善惡性腫瘤患者血液高凝狀態(tài)的臨床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1 診斷標準 血液高凝狀態(tài)的診斷標準:參照全國血栓與止血學術會議制定的相關診斷標準,血小板計數(shù)(PLT)>300×109/L,纖維蛋白原(FIB)>4 g/L;D-二聚體(D-D2)濃度>300μg/L;血漿凝血酶原時間(PT)縮短>3 s;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縮短>10 s。符合以上指標2項及以上者可診斷為血液高凝狀態(tài)。
中醫(yī)辨證診斷標準: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氣虛血瘀證”診斷標準,主癥:面色晦暗、體倦乏力、肢體疼痛、皮下瘀斑;次癥:肌膚甲錯、肢體麻木、頭暈目眩;舌脈:舌質紫暗或有瘀斑、瘀點;脈澀或沉弦。具備主癥2項,次癥1項以上,結合舌脈可診斷。
1.2 納入標準 病理診斷為惡性腫瘤者;符合血液高凝狀態(tài)的診斷標準;中醫(yī)辨證為氣虛血瘀證;18歲<年齡<78歲??ㄊ显u分(KPS)>60分;預計生存期>3個月;入組前2周內無活動性出血;且入組前2周內未行抗凝、抗血小板、溶栓及中藥活血化瘀等藥物治療;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
1.3 排除標準 出現(xiàn)嚴重心、肝、腎、腦功能障礙及血液系統(tǒng)疾病者;合并有糖尿病的患者;同時參加其他藥物試驗者;對本研究中已知藥物成分過敏者;因精神疾病等不能配合觀察者。
1.4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12月于本院腫瘤科住院的惡性腫瘤合并血液高凝狀態(tài)患者8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0例,對照組40例。觀察組中男 22 例,女 18 例;平均年齡(64.37±7.68)歲;臨床分期:Ⅲ期20例,Ⅳ期20例;肺癌16例,胃癌7例,直腸癌3例,卵巢癌3例,乳腺癌3例,胰腺癌2例,食管癌2例,前列腺癌1例,腎癌1例,結腸癌1例,子宮頸癌1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14例;平均年齡(63.32±8.83)歲;臨床分期:Ⅲ期23 例,Ⅳ期17例;肺癌18例,結腸癌4例,胃癌4例,胰腺癌4例,乳腺癌2例,直腸癌2例,子宮頸癌2例,卵巢癌1例,前列腺癌1例,腎癌1例,食管癌1例。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腫瘤類型、臨床分期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所有入選患者均簽訂知情同意書,并獲得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2.1 治療方法 兩組均給予大株紅景天注射液(5 mL/支,通化玉圣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號:國藥準字Z20060361),具體方法為10 mL大株紅景天注射液加入250 mL的5%葡萄糖注射液中,每日1次,連用14 d,間隔7 d。觀察組患者在上述基礎治療上加用中藥消巖湯(組成:黃芪30 g,太子參15 g,姜黃15 g,郁金10 g,夏枯草10 g,白花蛇舌草10 g等),每日1劑,水煎服,早晚分服,以3周為1個療程。共觀察2個療程。
2.2 觀察指標 治療前及2個療程治療后抽取患者晨起空腹肘靜脈血,使用全自動血常規(guī)分析儀檢測PLT;采用STAGO全自動血凝分析儀檢測血清中PT、D-D2。并觀察患者治療前、治療結束后中醫(yī)癥狀積分、KPS評分。
2.3 療效評價標準
2.3.1 實驗室指標 血小板指標:PLT;凝血功能指標:PT;纖溶系統(tǒng)指標:D-D2。
2.3.2 中醫(yī)癥狀積分 參照《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氣虛血瘀證”相關標準。按照癥狀的程度由輕至重,分別為0、2、4和6分。采用尼莫地平法評價治療前后癥狀改善程度,具體為:(治療后積分-治療前積分)/治療前積分×100%。顯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癥狀積分減少≥70%;有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有好轉,30%≤癥狀積分減少<70%;無效:中醫(yī)臨床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或加重,癥狀積分減少<30%。
2.3.3 KPS評分 參照《實用腫瘤內科學》。顯效:治療后較治療前KPS評分提高≥20分;有效:10分≤治療后KPS評分提高<20分;無效:治療后KPS評分提高<10分或治療后比治療前KPS評分減少者??傆行?(顯效例數(shù)+有效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2.4 統(tǒng)計學方法 應用SPSS24.0統(tǒng)計軟件進行數(shù)據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x±s)表示,組內治療前后比較采用配對t檢驗,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構成比或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1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 治療前兩組各項實驗室指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血漿PLT、PT、D-D2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而觀察組較治療前明顯降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 1。
表1 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變化(x±s)Tab.1 Changesof laboratory indexe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x±s)
3.2 中醫(yī)癥狀積分及療效比較 兩組治療前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中醫(yī)癥狀總積分均較治療前改善(P<0.05),且觀察組較對照組改善明顯(P<0.05)。觀察組在體倦乏力、疼痛、舌暗瘀斑方面較治療前明顯改善,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 2。
3.3 KPS評分變化 兩組治療后比較,觀察組KPS評分提高患者人數(shù)明顯增加,與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血液高凝狀態(tài)是惡性腫瘤常見的臨床表現(xiàn),若不及時發(fā)現(xiàn),??刹l(fā)深靜脈血栓、肺栓塞、心肌梗死、腦栓塞等,甚至發(fā)生凝血機制異常,出現(xiàn)腦血管意外、內臟出血、彌漫性血管內凝血等嚴重并發(fā)癥,危及患者生命[3]。研究發(fā)現(xiàn),惡性腫瘤患者腫瘤細胞表達的組織因子和促凝物質是引起其血液高凝狀態(tài)的主要原因,而腫瘤細胞表達的組織因子和促凝物質在惡性腫瘤生長和轉移中發(fā)揮著重要作用[4]。
表2 兩組治療前后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x±s)Tab.2 Changesof TCM symptom 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x±s) 分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KPS評分療效比較Tab.3 Compared with KPSscore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between two groups 例
消巖湯系賈英杰教授根據多年治療惡性腫瘤經驗總結出的經驗方,其認為腫瘤病機為“正氣內虛,毒瘀并存”,以“扶正固本,解毒祛瘀”為治法。該方以黃芪、太子參共為君藥,滋陰益氣、扶正抗癌;夏枯草、生牡蠣、白花蛇舌草為臣藥,清熱解毒、軟堅散結;佐以姜黃、郁金行氣散結、活血祛瘀;全方共奏解毒祛瘀,扶正抗癌之功效[5-6]。
紅景天是傳統(tǒng)中藥,具有補氣清肺、活血化瘀之功效。大株紅景天注射液取自景天科植物花紅景天的根莖,是由大株紅景天經多道工序提純制成的中藥注射液,主要有效成分是紅景天苷,研究發(fā)現(xiàn)大株紅景天注射液具有輔助治療腫瘤作用[7],對肝癌、肺癌、膀胱癌等腫瘤細胞有明顯的抑制和殺傷作用,并且大株紅景天注射液能改善患者細胞免疫水平,輔助提高化療藥物抗腫瘤功效,同時表現(xiàn)出降低化療藥物毒性的趨勢[8]。
本研究結果表明,消巖湯聯(lián)合大株紅景天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液中D-D2水平,降低血小板,有效改善患者血液高凝狀態(tài),且消巖湯聯(lián)合大株紅景天注射液組較大株紅景天注射液組可以改善惡性腫瘤患者中醫(yī)癥狀,提高其生活質量。提示中藥消巖湯可能通過改善惡性腫瘤患者血液高凝狀態(tài),控制腫瘤細胞生長、抑制腫瘤增殖,還能夠在改善患者生活質量方面發(fā)揮優(yōu)勢,減少腫瘤相關并發(fā)癥發(fā)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