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馨
(遼寧省鞍山市中心醫(yī)院立山院區(qū),遼寧 鞍山114000)
老年慢性肺心病是由于患者的肺組織、支氣管和肺動脈血管病變引起的肺動脈高壓和肺循環(huán)阻力增高型心臟病,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疾病[1]。若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不能接受及時有效的治療,會使患者產(chǎn)生多種并發(fā)癥,其中心力衰竭是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fā)癥之一,此病發(fā)病較急,且病情嚴重,容易導致患者出現(xiàn)死亡[2]。臨床上在對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時,會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干預,以提高治療效果[3]。本文主要研究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加強護理的效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選取于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90例,隨機分為2組,每組45例患者。
實驗組患者中,年齡60~85歲,年齡均值為(72.26±5.94)歲;男女比例為24/21。對照組患者中,年齡61~86歲,年齡均值為(73.41±5.98)歲;男女比例為25/20。本次研究經(jīng)過我院倫理研究委員會的同意批準,所有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簽訂知情同意書,自愿接受相關治療和研究,2組患者的臨床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進行比較。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接受常規(guī)護理干預,內(nèi)容為:給予患者常規(guī)治療,并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監(jiān)測,對患者實施抗感染護理等。
實驗組患者在對照組的基礎上接受加強護理干預,內(nèi)容為:①心理護理: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是一種病情較急的疾病,加之患者的年齡較大,其容易出現(xiàn)多種負面心理,且治療依從性較差,護理人員要用溫和的態(tài)度和患者進行溝通,詳細反復的向患者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消除患者對疾病的陌生感和恐懼感;同時向患者講解疾病的治療方法以及治療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的不良癥狀,使患者有足夠的心理準備接受治療;讓患者了解疾病治療后的注意事項,使患者能夠順利的進行康復;通過心理輔導,消除患者的負面心理,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②肺功能鍛煉: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肺功能較差,容易出現(xiàn)呼吸困難的現(xiàn)象,所以要指導患者進行肺功能鍛煉;護理人員可以指導患者進行吹氣球練習,在吹氣球前,指導患者做深呼吸,然后使用合適的力度進行吹氣球練習,根據(jù)患者的身體情況,制定合理的練習次數(shù);腹式呼吸法練習: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練習,呼氣時,讓腹部凸起,吸氣時,使腹部凹陷,通過反復練習,可以提升患者的呼吸能力。③心功能鍛煉:幫助患者進行上下樓練習、早晨散步、呼吸體操等方法進行心臟功能練習,加強患者的心臟功能。
1.3 觀察指標:對2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第一秒用力呼氣量(FEV1)和6 min步行距離(6MWD)進行觀察對比。
1.4 數(shù)據(jù)處理:對2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FEV1和6MWD等指標使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學處理。左室射血分數(shù)、FEV1和6MWD等指標為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若兩組數(shù)據(jù)之間P值<0.05,則代表兩組患者在左室射血分數(shù)、FEV1和6MWD等指標方面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表1 兩組各項指標對比(±s)
表1 兩組各項指標對比(±s)
注:與對照組相比,*P<0.05
對照組(n=45)治療前 治療后 治療前 治療后左室射血分數(shù)(%) 41.26±6.43 61.31±7.06* 40.93±7.82 53.38±7.76 FEV1(%) 43.05±4.32 58.17±5.28* 45.56±4.24 51.08±5.11 6MWD(m) 186.24±8.59 203.59±9.12* 187.13±8.49 194.83±8.66心肺功能指標 實驗組(n=45)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FEV1和6MWD等指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FEV1和6MWD等指標均得到改善,實驗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見表1。
進入21世紀后,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問題日益嚴重,進而導致我國的各種老年疾病的發(fā)病率逐年上升。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是臨床上常見的老年疾病,此病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頑固性的低氧、低血癥,且病情較重、病程較長,患者年齡越大,病情越嚴重,對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zhì)量造成嚴重影響[4]。由于老年人的身體素質(zhì)較差,心肺功能嚴重衰退,使得病情更為嚴重,具有較高的病死率。目前,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還無法徹底治愈,只能通過長久的治療來緩解患者的病情,但是患者在長期的治療過程中,會出現(xiàn)多種負面心理,致使患者的治療依從性下降,進而影響治療效果[5]。通過長久的臨床經(jīng)驗得出,在對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進行治療時,給予患者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提高治療效果[6]。
加強護理干預是一種全方位的護理方式,加強對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護理干預,可以使患者了解疾病的發(fā)病機制和治療方法,使患者接受治療時,能夠具有心理準備;給予患者心理輔導,可以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進而幫助患者消除負面心理,幫助其樹立戰(zhàn)勝疾病的信心;向患者講解堅持治療對病情的重要性,使其積極接受治療,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幫助患者進行心肺練習,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肺功能,促使患者的病情好轉(zhuǎn),提高治療效果[7]。
經(jīng)過本文研究得出,治療后,兩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數(shù)、FEV1和6MWD等指標均得到改善,實驗組患者的改善幅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老年慢性肺心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接受加強護理干預,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值得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