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芳
(連云港市贛榆區(qū)人民醫(yī)院 婦產(chǎn)科,江蘇 連云港 222100)
異常子宮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AUB)屬于婦科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會造成不同程度影響,研究指出本病在婦科門診就診量中超過1/3[1]。誘發(fā)本病的原因較多,不同的病因所致異常子宮出血可能采取的處理措施不同,為此盡早明確診斷其病因,采取針對性措施處理對于改善預后有著積極的意義。超聲診斷屬于比較常用的影像學技術,在臨床各個科室中均有涉及,在異常子宮出血診斷中有一定價值。但是,隨著宮腔鏡技術不斷成熟與發(fā)展,其在異常子宮出血診斷與治療中均有不錯的價值,可為手術治療提供有利的參考依據(jù)。為了探討異常子宮出血的病因及其臨床治療方法與預后效果,我院將收治的50例患者進行了如下研究與報道。
表2 50例患者術后1、3、6個月月經(jīng)變化情況比較[n(%)]
表3 50例患者對療效滿意情況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異常子宮出血患者50例作為研究對象,入組對象有完整臨床資料,接受超聲、宮腔鏡診斷,經(jīng)術后證實,有經(jīng)期延長出血量大、經(jīng)期縮短等癥狀,愿意配合研究,同時將功能性失調(diào)性異常子宮出血、生殖道感染等禁忌證排除在外。50例患者中最小20歲、最大48歲,均值(30.8±2.3)歲;病史6個月~10年,均值(4.3±1.2)年。
1.2 方法:本次研究所有患者接受超聲與宮腔鏡診治,其中超聲診斷按照常規(guī)超聲掃查處理,宮腔鏡診治所用儀器為XG-5型纖維光學宮腔鏡,7 mm宮腔檢查鏡、冷光源及液體膨?qū)m機,其他還有膨?qū)m介質(zhì)(5%葡萄糖溶液)、100~150 mm Hg壓力、200~300 mL/min流速。出血停止或月經(jīng)干凈3 d后檢查,出血不止則在月經(jīng)量較小時檢查[2],將宮腔鏡置入后依次對宮頸與宮腔及兩側宮角進行檢查,直視下定位活檢與診刮子宮內(nèi)膜異常部位,將刮出物送檢。診斷結束,根據(jù)病變情況實施宮腔鏡手術治療,主要為子宮內(nèi)膜異常部位電切術,術后定期隨訪觀察,主要為術后1、3、6個月各隨訪1次,對月經(jīng)周期、月經(jīng)量等情況進行調(diào)查,必要情況下再次超聲與宮腔鏡檢查。
1.3 觀察指標:總結異常子宮出血的病因,比較超聲與宮腔鏡診斷結果,并總結治療預后情況。
1.4 評價標準:療效滿意程度評估如下:①非常滿意:治療后出血量明顯減少或不出血,隨訪期間月經(jīng)周期與月經(jīng)量恢復正常;②一般滿意:治療后出血量有所減少,隨訪期間月經(jīng)周期與月經(jīng)量比治療前有所改善;③不滿意:治療后與隨訪期間未能達到前述標準或惡化。滿意率按照非常滿意率與一般滿意率之和計[3]。
1.5 統(tǒng)計學處理:利用SPSS19.0分析,以百分比%、卡方(χ2)檢驗處理計數(shù)資料,以均數(shù)(±s)、t檢驗處理計量資料,將P<0.05為統(tǒng)計學有意義。
2.1 超聲與宮腔鏡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病因比較:異常子宮出血病因主要有子宮內(nèi)膜息肉、黏膜下肌瘤、子宮腺肌病、宮內(nèi)膜不典型增生,其中超聲診斷符合率為82.00%,宮腔鏡診斷符合率為96.00%,二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超聲與宮腔鏡診斷異常子宮出血病因?qū)Ρ萚n(%)]
2.2 宮腔鏡治療情況:50例患者均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最短20 min、最長66 min,均值(35.76±4.52)min;術中出血量最少24 mL、最多87 mL,均值(38.57±5.42)mL;術后無大出血、子宮穿孔等并發(fā)癥,僅有3例一過性體溫升高,對癥處理后消失。
2.3 預后結果:術后無隨著隨訪時間延長,顯示月經(jīng)恢復正常率明顯增高(表2),患者對預后滿意率高達98.00%(表3)。
異常子宮出血在國內(nèi)發(fā)病率較高,門診科室中婦科疾病中本病可達到20%~40%,其中36~40歲屬于高發(fā)年齡段。本病在任何年齡均可發(fā)病,不同年齡段患者采取藥物治療僅有不足1/3滿意,超過2/3不滿意需進一步治療[4],而手術治療是比較理想的方案之一。超聲診斷盡管應用歷史較長,在很多疾病中都有不錯的診斷價值,但隨著宮腔鏡技術逐漸成熟,顯示在異常子宮出血診治中效果優(yōu)于超聲診斷,為此我院實施了相關研究,探討其診斷與治療及預后情況。
我院將收治的50例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作為對象,接受超聲與宮腔鏡診斷,確診后實施宮腔鏡手術治療,結果顯示異常子宮出血病因超聲診斷符合率為82.00%,宮腔鏡診斷符合率為96.00%,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患者順利完成手術,手術時間(35.76±4.52)min、術中出血量(38.57±5.42)mL,術后無大出血、子宮穿孔等并發(fā)癥,僅有3例一過性體溫升高,對癥處理后消失;隨著隨訪時間延長,顯示月經(jīng)恢復正常率明顯增高,患者對預后滿意率高達98.00%。結合同類研究與筆者經(jīng)驗分析,可以看出宮腔鏡技術應用在異常子宮出血患者中的優(yōu)勢較多,比如經(jīng)微型攝像頭與連續(xù)灌流,可放大子宮腔組織結構圖像,從而更清晰顯示內(nèi)部情況,直視下檢查與治療,操作更順利,能準確觀察與取材病灶,加上直視下電凝與電切,處理更方便,出血更少[5];宮腔鏡引導下完成手術更省時,創(chuàng)傷更小,切除更徹底;縮短術后恢復時間,減少住院時間,復發(fā)率更低,對卵巢功能無不利影響[6],甚至保留生育能力,更容易被接受。
綜上所述,異常子宮出血屬于常見疾病,宮腔鏡技術的應用,可為明確其病因提供更好的依據(jù),而且采取宮腔鏡技術治療效果滿意率高,可促進患者更快恢復正常月經(jīng),值得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