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速
(盤錦市中心醫(yī)院,遼寧 盤錦 124010)
肺動脈肺栓塞(PE)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心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心臟病、靜脈血栓、以及腫瘤等因素引發(fā)的?;颊咧饕憩F(xiàn)為呼吸困難、咯血、胸痛、腹痛以及暈厥等臨床癥狀,嚴重者甚至可能出現(xiàn)休克和死亡,嚴重影響著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以及生命安全[1]。過去臨床上早期診斷PE具有較高的誤診和漏診率,導致患者錯過了最佳的治療時機,而隨著MRPA以及MSCTPA技術的不斷成熟,二者被廣泛應用于PE的診斷中,大大降低率誤診率和漏診率,提高了患者生存質(zhì)量。本文旨在對比分析多排螺旋CT與MR肺動脈造影技術在PE臨床診斷中的應用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接受的48例PE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根據(jù)診斷方式不同將其分為CT組與MR組。其中CT組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齡35~65歲,平均年齡(48.17±3.26)歲,病程1~7 d,平均病程(3.67±1.33)d;MR組24例,男13例,女11例,年齡36~67歲,平均年齡(49.28±3.62)歲,病程1~8 d,平均病程(3.74±1.42)d。所有患者均確診為急性肺動脈肺栓塞,均對本次研究知情且自愿參加;排除腎功能不全者、心功能衰竭者以及有對比劑過敏史的患者。將兩組間年齡、性別、病程等資料進行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CT診斷方法:采用GE公司64排螺旋CT掃描儀對患者進行掃描,指導受檢者取仰臥位,掃描范圍為從受檢者胸廓入口到雙肋腹角平面,隨后進行增強掃描,使用高壓注射器將非離子型對比劑370 mg/100 mL和氯化鈉注射液30 mL從受檢者肘部靜脈注入體內(nèi),注射速度為3.5 mL/s。設置掃描參數(shù):管電壓120 kV,管電流210 mA,螺距1.3~5.5 mm,球管轉(zhuǎn)速為0.5 s。對采集的圖像進行重建并將容積數(shù)據(jù)輸入工作站,隨后對圖像和數(shù)據(jù)進行圖像后處理。MR診斷方法:采用GE公司3.0 T MRI對患者進行診斷,在心電門控技術的基礎上應用快速掃描系列,TrueFISP亮血序列、HASTE橫軸位黑血序列、TrueFISP斜位亮血序列以及T2脂肪抑制序列。其中有4例患者補充3D-CE-MRPA,注射流率為3~4 mL/s,完成掃描后進行最大密度投影以及平面重建等圖像后處理[2]。
1.3 觀察指標:由2名工作經(jīng)驗豐富的高級影像學醫(yī)師進行圖像分析,對比兩組不同部位PE的檢出率以及間接征象比率。
1.4 統(tǒng)計方法:將本研究結(jié)果數(shù)據(jù)納入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中分析,計數(shù)資料比較采用卡方(χ2)檢驗以率(%)表示,若(P<0.05),則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PE累及范圍對比:兩組PE顯示率均為100%,且兩組栓子栓塞部位的比例并無顯著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PE累及范圍對比[n(%)]
2.2 兩組患者間接征象比較:CT組間接征象包含馬賽克征7例(29.17%),肺段高壓4例(16.67%),心包積液8例(33.33%),肺段梗死6例(25.0%);MR組間接征象為馬賽克征6例(25.0%),肺段高壓5例(20.83%),心包積液8例(33.33%),肺段梗死4例(16.67%)。兩組間接征象比例差異對比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PE患者發(fā)病后其臨床癥狀以及體征呈現(xiàn)多樣化,并無特異性,且早期并不會表現(xiàn)出較為明顯的癥狀,導致了早期診斷極易出現(xiàn)誤診或漏診,但由于PE病情發(fā)展速度較快,并且病情較為危重,若是錯過了早期的最佳治療時機不僅加大了治療的難度,還會對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威脅[3]。因此,早期對PE患者進行準確的診斷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
隨著醫(yī)療水平的不斷提高一級影像學技術的不斷成熟,多排螺旋CT以及MR肺動脈造影技術已逐漸被廣泛應用到PE患者的診斷中。采用多排螺旋CT掃描進行診斷能明顯縮短掃描的時間,避免受檢者屏氣過久,有效降低了心跳和呼吸運動產(chǎn)生的偽影,提高了成像的質(zhì)量,從而提高診斷準確率。此外,CT掃描能提高空間分辨率,降低了血管容積效應,從而PE診斷準確性。MR肺動脈造影能夠清晰顯示出肺段以上的栓子,具有較高的PE診斷敏感性和特異性,并且操作簡便快速,適用于對對比劑過敏的患者。但MR肺動脈造影對亞段肺動脈的栓塞診斷存在一定局限性,需要結(jié)合3D-CE-MRPA進行診斷[4]。本研究中,兩組PE顯示率均為100%,且栓子栓塞部位以及間接征象比例并無明顯差異(P>0.05),提示,兩種診斷方法在PE的診斷中均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綜上所述,MR與多排螺旋CT肺動脈造影在PE的臨床診斷中均具有較高的準確性,各有各優(yōu)勢,在進行診斷時可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選擇檢查方式,提高診斷準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