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虹縉
安全教育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好的事,需要在安全教育的實踐中不斷的積累經驗,并將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態(tài)化。“關懷-警示-反思-實踐”是在高校安全教育中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安全教學策略,將其制度化、常態(tài)化能夠提高高校安全教育的水平,確保高校師生工作、學習環(huán)境的安全性、健康性。
大學生即將走入社會,但他們對于社會的認識還很模糊,大部分學生都不能很好的處理個人的事,需要家長、老師的輔助。而且其行為易受到其他人或事的影響,例如,某個學生結交了一個愛玩游戲的朋友,他便從此沉迷游戲,導致成績下滑。這件事存在的安全隱患有多個方面,例如,游戲中渲染的暴力、血腥場面容易影響學生,使學生性格暴虐、孤僻,崇尚個人英雄主義,從而忽略與他人的合作,忽略了自己所處的真實的社會環(huán)境等。又如,成績下滑導致學生心理壓抑,如果得不到很好的排泄和化解,有可能使其抑郁,從而發(fā)展為輕視生命等安全問題。但有的學生卻能抵制外界的影響,準確的判斷是非對錯,正確的對安全風險做出識別,并有效的進行規(guī)避。這就是學生安全意識的差異,因此,在安全教育中,既要尊重學生個體,結合每個學生遇到的具體問題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并執(zhí)行科學的引導策略。還要關注學生總體,把握好學生安全教育的總體方向,不以偏概全,能科學的、正確的分析學生目前所面臨的安全風險,并結合“關懷-警示-反思-實踐”的安全教育思路,使高校的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態(tài)化。
高校安全教育面臨的環(huán)境日趨復雜化,這也是當前高校安全教育所面臨的一大難題。第一,大學生是未來國家的棟梁,他們接觸到的新鮮事物比較豐富,而這些新鮮事物不一定都是有益于大學生成才的,而大學生對新事物的安全意識防范不足,這就增加了大學生面臨的安全風險。例如,校園信貸,就是一個典型的對新事物安全防范意識不足的表現(xiàn),有很多學生被卷入其中,付出了慘痛的代價。第二,大學是一個具有很多機遇的地方,很多社會人、商人都看到了隱藏在大學生群體后面的各種機遇,這就導致其頻繁的涉足大學校園,致使大學校園安全環(huán)境日益復雜。調查表明,在大學生安全事故中有40%左右都是由校外人員引發(fā)的,可見校園安全教育環(huán)境的復雜性必須引起重視。第三,隨著大學的擴招,大學校區(qū)建設也在不斷的跟進,這就造成了很多大學都有多個校區(qū),而且校區(qū)較為分散,這就給安全管理造成了一定的難度。而認識不到這點,高校安全教育就難以與時俱進、跟上形式。第四,網絡的發(fā)展也使高校的安全教育環(huán)境變得復雜,一方面,網絡傳播的信息非常豐富,這些信息中包括了一些不健康的、腐朽的價值觀、人生觀等,對大學生造成了很大影響。例如,女生長得漂亮一些就覺得學習怎樣無所謂,趁著年輕用青春換點錢化才是“正理”。在這種思想的腐蝕下,她會離自己的人生規(guī)劃越來越遠,甚至無法回頭。另一方面,大學生對網絡的防范意識非常松懈,他們在游戲、交友等過程中很少考慮行為的安全性,也不會思考網絡傳播的各類信息的安全性,因此容易上當受騙,容易發(fā)生一些不安全的事故。因此,高校安全教學的研究必須打破常規(guī),進一步的改革、創(chuàng)新,實現(xiàn)“關懷-警示-反思-實踐”的制度化、常態(tài)化,使大學安全教育模式更完美,使大學生養(yǎng)成安全意識、提高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的制度化、常態(tài)化能夠提高全校師生的安全意識,促進安全教育水平的提高。而當前大學安全教育并未形成制度化、常態(tài)化,其發(fā)展還在探索之中。例如,學校禁止使用高功率的電器設備,這是安全教育的一部分,而很多學生不理解學校的做法,認為這是學校在“為難”學生。因為他們不知道違反學校禁令適用這些物品的嚴重后果,這也側面的反應了學校的安全教育宣傳不到位,安全教育、安全宣傳缺少制度化、常態(tài)化。又如,學校開展安全教育,關于校園信貸的安全風險反復講,但學生事后還是會去貸款,還是不把信貸的安全風險放在眼里。這就表明了學校安全教育的評估制度不到位。再如,某高校學生違規(guī)使用電器,導致電路故障從而引發(fā)火災,情急之下四人跳樓無一生還。這就表明學校的監(jiān)督、警示制度要不斷的強化??梢姼咝0踩逃挥行纬芍贫取⑿纬闪晳T才能使學生真正的認知安全風險,并自覺的準守相關的約定,這樣才能較少和避免一些安全事故。
高效安全教育首先要體現(xiàn)出學校對學生的關懷、關愛,直觀的表現(xiàn)就是密切關注學生的行為,特別是學生的異常行為。例如,學生行動上的異常行為,如消費習慣改變、出入環(huán)境改變等,這些都要引起學校足夠的重視。又如,學生思想上的異常,如本來開朗的人變得沮喪、沉默寡言等,這些都要引起學校的重視。其次,高校安全教育要把對學生的關懷落到實處,例如,學生的學習、生活狀況學校應該全面的掌握,利用網絡平臺、移動工具等建立與學生交流的通道,密切的關注學生的思想、行為變化,及時
的對其不良心理進行疏導。再次,營造安全教育的良好環(huán)境,將關懷從學校對學生擴散到老師對學生、學生學生、社會對學生,形成一個大范圍的關懷環(huán)境,使學生在接受大學教育的過程中感受到來自各方面的愛護,使其能夠勇敢的面對挫折,理智的辨明是非,不斷的提高個人的安全意識。
安全教育的針對性是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態(tài)化的重要環(huán)節(jié),一方面,強調安全教育的規(guī)范化,將安全教育分為逃生安全教育、外出安全教育、網絡安全教育等方面,在規(guī)范化的教育模式下使學生形成安全習慣,使安全教育常態(tài)化。另一方面,強化學生的安全知識教育,例如,遇到火災等突發(fā)事件的逃生技巧;了解考試作弊不僅僅是個人行為問題,還會入刑等,宣傳和擴散安全知識,使學生愿意主動的接受安全教育,并遵守學校的安全制度等,以提高大學生安全責任感,使其在安全、健康的環(huán)境中更好的生活、學習。第三,重視對高校安全教育環(huán)境復雜性的認識,結合高校環(huán)境的不斷變化,分析和研究安全教育的最佳途徑。
高校安全教育制度化解決了安全教育難統(tǒng)一、難落實等問題,因此必須推進和完善。第一,從關懷學生做起,密切關注其思想、行為上的差異性,及時的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確保學校生活人身安全。此外,要將關懷、教育與警示結合起來,要通過一些手段對學生的不安全行為造成威懾,使其愿意接受安全教育并按照安全規(guī)范要求自己。例如,加強對學生胡亂用電的監(jiān)督和處罰,同時做好宣傳,使學生能夠深刻的認識到不安全用電的危害性,從而嚴格要求自己。同時又能夠全面的了解、認知學校對不安全用電的處罰,使其從自覺和被動兩個方面都能接受學校的要求,從而確保自己及他人的安全。第二,在實踐中不斷的反思和完善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使其形成一種制度,成為高校教育的重要部分。例如,女生自我防衛(wèi)教育,將其作為學生受教育的一部分,讓學生感受到接受這些教育是“理所應當”的,從而形成一種風氣傳播和繼承下去。第三,將高校安全教育的內容制度化、宣傳教育載體制度化、安全教育評估制度化、安全教育監(jiān)管制度化,總之使安全教育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能有章可依、有章可循,在安全教育中不會落下每個細節(jié)。
高效安全教育不僅關系著師生的個人安全問題,還影響著高等教育人才培養(yǎng)的成效,甚至影響一個國家的安全和未來的發(fā)展。對高校學生進行安全教育,范圍廣泛、內容多,要做到教育好每個學生就必須將高校安全教育制度化、常態(tài)化。“關懷-警示-反思-實踐”是長久以來在高校安全教育中總結的寶貴經驗,將其制度化、常態(tài)化是高校安全教育的必然趨勢,也是為大學師生創(chuàng)建一個安全、健康環(huán)境的有效手段,因此,對其研究還要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的深入,使高校安全教育能夠應對一切的安全風險,更上一層樓。
[1]童云飛,朱勤.平安校園視閾下高校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河南機電高等??茖W校學報,2016(01):56~58.
[2]王兆先.新時期高校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華北科技學院學報,2017(02):116~120.
[3]董銀蘋,韓洪文.論當前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創(chuàng)新——基于高校學生電信詐騙受害問題的思考[J].黃岡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05):77~78.